第51章 多爾袞:我有一計
- 從大明開始失控
- 漳靈
- 2185字
- 2024-10-21 08:00:00
不久后,身在南京的鄭森收到了一封家信。
信里的內容很簡單,他爹給他把船弄來了。
“我爹他什么時候這么積極了?”要不是認得紙上的字跡是老父親的,他都要懷疑是不是有人要騙他。
事實上他想多了,當在港口望著一艘艘大船揚帆破浪趕到港口的時候,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我家什么時候有這么多船了?”
船到位后,接下來就是運糧食了。
在選擇航道的時候,鄭森考慮到大多數船只沒有過往北航行的經營,因此特地將有過往北航行經營的人集中起來,讓他們作為頭艦在前頭為運糧船隊領航。
徐達則按計劃率領北伐主力轉換路線,沿海岸進發,而在原來的路線上,則由常遇春率領一部對大運河沿線的城池發動猛攻,以混淆視聽。
常遇春成功吸引了大部分清軍的注意力,徐達行進十分順利,沿途的小城小鎮基本沒有能力抵抗他的大軍,一路沿海岸往北殺去。
征集來的船只比徐達計劃中的還要多,多到甚至能騰出一部分船用來運兵,于是一部分兵馬上船,直接走海路往北去。
他也不用擔心清軍有什么防備,剛從遼東南下的清軍根本就沒幾艘船,別提進行有效的反擊就連想都沒想到,明軍另辟蹊徑沿海路進攻。
清軍主力已經意識到在山海關外的明軍不是主力,當喜峰口失守的消息傳至京城,女真人震驚地發現,明軍距離中樞竟如此之近,隨時都有被直搗黃龍的危險。
此時兩個選擇擺在了多爾袞面前,一是命令支援山海關的兵馬迅速返回,爭取在明軍殺到京城前在順義等地以主力擊潰南下明軍,然后回身南下迎擊北伐的明軍,徹底擊潰大明奪取天下,二是將從南邊撤回來的兵馬調轉槍口,趁明軍注意力集中在京城的時候殺個回馬槍,退入關外奪回遼東,至于奪取天下一事就只能指望后人的智慧了。
存亡之際越是猶豫不決越是容易一敗涂地,多爾袞對此也很無奈,之所以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路線,乃是因為在內部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聲音。
一部以禮親王代善為首的滿清勛貴,在得知遼東事變后便一直要求返回關外奪回遼東,另一部則是以降清的漢臣范、洪等人為首,他們強烈建議不要返回關外。
正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南下的明軍數量絕對不多,以八旗主力迎擊乃是十拿八穩能贏,到時遼東隨手可取。
反之一旦返回關外以大明現在的情形來看,大清想要再次入關可就難了,要知這世上可沒有第二個李自成。
多爾袞在兩種選擇中猶豫不決,他其實傾向于漢臣,但不管是選擇哪一個選擇,都有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擺在他們面前急需解決。
他的弟弟多鐸,受傷過重此刻還躺在榻上生死難料,其麾下的大軍在得知主帥重傷之后也是士氣低迷。
京城一座大明王爺的府邸中,多爾袞與向來不和的兄長阿濟格一同守在床邊,床上躺著的正是他們的弟弟多鐸。
有御醫正在為他診治,見御醫診斷完畢,多爾袞顧不得身份急忙上前詢問:“如何,可有醫治之法?”
老御醫搖搖頭:“王爺身負刀傷本就兇險,方才診脈王爺脈搏混亂,其人昏迷不醒嘴上還念叨著話,此乃身、魂皆傷,一時之間恐難醫治。”
“廢物,要他們有什么用,這些狗屁御醫連大明的皇帝都醫死過幾個,我看他們全都是庸醫,干脆殺了他們換咱們的巫醫來治。”阿濟格眼神不善,嚇得那老御醫趕緊下跪求饒。
“求王爺饒命!”
“看你說的什么話,巫醫又不是沒試過,要有用我還用著你吩咐,你且起來,回去研究一個藥方來。”
“多謝攝政王、多謝攝政王!”老御醫趕緊逃離是非之地。
床上的多鐸嘴一張一閉,多爾袞湊近一聽,只聽見從弟弟不斷重復說著一個地名,“南京~南京~”
多爾袞嘆息一聲,知曉弟弟這是因為屢次在南京城下吃敗仗,對南京起了執念了。
阿濟格冷哼一聲,不合時宜地說起了風涼話:“你不常說勝敗乃兵家常事,你看多鐸這個沒氣度的樣子,一個南京數攻不下就算了,還把自己折騰成這樣。”
多爾袞神色不悅,三兄弟中他和弟弟多鐸關系好,而兩人都與兄長阿濟格關系不怎么好。
要不是考慮到情形不妙不宜再生事端,他定要給這個不知好歹的兄長一點顏色看看。
“現在不是說風涼話的時候,多鐸要是能醒來,對士氣很有幫助,眼下軍中無統帥,那代善等人正眼巴巴盯著咱們兄弟,若要集中兵馬對抗明軍則少不了分給他們兵馬,這兵馬分出去容易再想拿回來就難了。”
阿濟格也知道形勢不妙,于是閉上了不說好話的一張嘴。
多爾袞嘆息一聲,眼下處境艱難,偏偏得力的弟弟還昏迷不醒,實在是令他頭疼不已。
“我不明白,明軍到底從哪里冒出來那么多援軍,從南京城下到遼東,簡直無處不在,我們卻一點消息都沒有。”
阿濟格對此也很不滿:“鬼知道怎么回事,可惡的是明軍有援軍我們卻沒有援軍。”
“援軍、援軍?”說著說著,多爾袞想到了一個人,思索片刻后提出了一個想法:“你說要是讓吳三桂去阻擊南下明軍會是個什么狀況?”
阿濟格不假思索道:“除了倒戈之外,我想不到還有其他狀況。”
“那咱們就順了他的意思如何?”
這下輪到阿濟格不解了:“你有什么計謀?”
多爾袞闡述道:“咱們一邊令吳三桂去阻擊南下明軍,一邊將其軍中女眷接到城中看管。”
“吳三桂那廝怎么看都不是重視家人的人,越是逼他越是反得快。”阿濟格更加不理解多爾袞的計謀是什么了。
“就是要他反!咱們讓吳三桂率軍假降,其部兵馬不少,不管他是真降還是假降,明人定然也會防著他倒戈,你說連咱們信不過吳三桂,屆時明人必然要將大半心思用來防備他,如此一來明軍懼其倒戈速度必然不敢太快。”
“一旦成功延緩明軍南下的速度,咱們就能將主力繞到后方,從后面給明軍致命一擊,以吳三桂的人品,見明軍腹背受敵,你說他這種人會做何種選擇?”
阿濟格立馬答道:“定然會見風使舵,倒戈攻向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