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有錢和個人進步快慢有關系嗎,太有關系了,而且是必然的關系。
有更多的經費支持,就能進行更多的訓練,就能使用更先進的訓練器材,就能做更多的試錯式的訓練……
張二林所在的教導隊還有一個軍內人士耳熟能詳的名字,這個名字叫獸營。
聞名世界的兩棲偵察大隊就是從獸營走出來的,張二林作為獸營的總教頭,其實力可見一斑,而他,曾是李驍虎手底下的學員……
張二林是兩個小時前接到李驍虎的電話的,還沒等李驍虎把話說完,他問了地址之后,把工作安排好后,就直奔天南縣勞動賓館接人了。
他做了什么安排呢?
教導隊食堂里,大圓桌擺了四口火鍋,一只宰殺好的羊切好了堆在大大的洗碗盆里,另一個洗碗盆里是海蝦、帶子螺、生蠔等等各種,再一個洗碗盆是各種蔬菜。
在飯桌中間,擺了兩箱茅臺,十二瓶,另外還有兩箱放在地上,邊上是靠墻壁擺著的七八箱啤酒。
唐俊一看這個陣仗,差點當場去世。
他應該是純正的大機關干部了,除了在基層實習的那半年,他一直在軍區機關里工作。在機關工作免不了要應酬的,尤其是他剛參加工作那幾年,那是喝酒成風啊!
一句話,唐俊也算是“酒精考驗”的干部了,可是,他看到眼前這個陣仗,那小心肝就開始顫抖——沒有這么玩命的!
李驍虎看出了唐俊的緊張,于是笑著寬慰道,“海軍陸戰隊這幫牛馬喝酒跟喝海水一樣,不夠他們造的,放心吧。”
“你是說,他們借招待你的由頭,狠狠地喝一頓?”唐俊多聰明,立馬問道。
李驍虎笑著點頭,說,“教導隊的管理還是挺嚴格的,有錢歸有錢,不該喝的時候是堅決不能喝的。今天中午,他們算是逮著機會了。”
“虎哥,我還在這呢。”張二林聽不下去了,出言提醒。
李驍虎說,“我找你是有正事的,大中午的你搞這么大陣仗,要壞事。”
“虎哥,你的酒量我還不知道啊?不就是要幾個人幫忙去挑兵嘛,教導隊你全帶走都沒問題,我跟參謀長匯報過了。”張二林揮著手說,“多少年了,五年了吧,五年沒見了,你總得讓我盡地主之誼。中午咱們先簡單搞一搞,晚上再好好喝!”
唐俊又要暈,中午這個陣仗居然算“簡單搞一搞”。
海陸這班人喝酒這么兇猛的嗎?
很快他就見識到了。
他們是用不銹鋼碗喝的,裝米飯的那種,倒個三分之二也就三兩,沒什么講究,碗端起來就得喝干。
三碗下肚,唐俊就扛不住了。他有一斤半的量,問題是這么喝太猛了,前后不到十分鐘差不多一斤下肚了,誰頂得住!
他很快發現,除了他,其他人跟沒事人一樣。
坐了八個人,李驍虎原來的學員有三個,其余的是教導隊的領導和骨干。正營級單位,隊領導和骨干都是年輕人,三碗酒下肚那氣氛就起來了,紛紛向李驍虎敬酒。
李驍虎來者不拒,一碗一碗地喝。
兩箱茅臺所剩無幾的時候,除了張二林還能說兩句完整的話,其他人都大舌頭了。
唐俊早就吐了,兩個兵把他保障到房間里睡去了。
“不喝了,就到這吧。”李驍虎放下碗,對張二林說。
張二林已是強弩之末,聞言立即道,“虎哥說不喝就不喝,走,咱們泡點茶喝。”
“你什么時候學會喝茶了?”李驍虎和張二林往機關樓走,問。
張二林說,“這幾年每年都要去漳州駐訓一個月,那邊家家戶戶喝茶,就這么學會了。”
頓了頓,他問,“虎哥,好端端的你怎么跑東南軍區去了?按理說,你現在應該高升到總部機關去了。”
李驍虎指了指臺階,示意搖搖晃晃的張二林小心,敷衍地說道,“京城太大,不適合我。”
“那留在西北總比在東南好。”張二林說。
他是了解李驍虎情況的,李驍虎的基礎全在西北,地位超然得要死,想過什么日子過什么日子,突然全部放棄轉到東南,實在是令人費解。
李驍虎說,“你就別八卦了,有什么好茶拿出來泡上。”
到了隊長辦公室,張二林燒水泡茶,茶具還挺全乎,藏在柜子里,看成色是經常使用的。
幾杯熱茶下肚,張二林清醒了不少,他說,“虎哥,艦隊打算搞特種部隊,以我們旅兩棲偵察大隊為基礎,旅長的意思是讓我負責其中的戰術訓練。”
“我研究了不少國外的海軍特種部隊,總是覺得他們的路子不一定適合我們的,我現在挺迷茫。”
李驍虎打量著張二林,在張二林快自我懷疑的時候,他才開口說話,“你得先操練起來,在實踐中調整。光靠理論研究,你搞十年八年也不一定找得到合適的路子。”
很多人看到張二林,第一印象就是此人大概率是提干起來的干部,這莽夫的形象要多形象有多形象。
實際情況恰恰相反,張二林軍校畢業就是碩士研究生,正兒八經的高學歷人才!
所以他現在正營級,但扛的是中校軍銜。
鋼筆捏在手里跟捏了根火柴似的人物,你說他是秀才,誰敢信?偏偏不但是秀才,還是舉人!
跟張二林比,李驍虎就是泥腿子、半文盲,他初中畢業,提干后上了兩年軍校,其他知識全靠自學。
恰恰如此,李驍虎很清楚張二林的缺陷——重理論輕實踐。組織訓練和指揮作戰差不多,年前做好的年度訓練計劃,執行到年底再一看,實際執行情況和計劃起碼有半的地方是不同的。
李驍虎對軍隊未來發展方向有非常敏銳的察覺力,而且還很準確。張二林提到的艦隊要搞特種部隊,這是必然的,海軍有別于陸軍,他們的特種部隊承擔的作戰任務也與陸軍的截然不同。而兩棲偵察大隊現在的模式,基本上是脫胎于陸軍特種部隊的。
在這種情況下靠現有的條件做理論研究不現實,得實踐,要試錯,一邊搞一邊改。
念及此,李驍虎把他組建第107營的指導思想和張二林進行了分享,末了總結道,“陸軍必將打破現在的桎梏,不會再有甲類乙類集團軍,不會再有全訓半訓部隊,也不會再區分機械化、摩托化,以后的編成一定是以作戰任務為導向,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重型部隊還是輕型部隊,都必須具備全域作戰能力。”
張二林敏銳地捕捉到了關鍵詞,他小聲地念起來,“全域作戰能力……”
在2008年,“全域作戰能力”是創新的表述。
李驍虎說,“你不要局限于地域地形,簡單地說吧,你要帶出來的這支部隊,應當具備在全球任何地方遂行特種作戰任務的能力。”
張二林的眼睛慢慢亮了起來,連呼吸都急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