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天山
- 錯煉神功,兼濟天下!
- 哈哈零天
- 2062字
- 2025-08-12 22:34:22
傍晚,董府,張燈結彩,天定縣中有頭臉的人物,大多到了此處匯聚,個個都身穿錦衣,腰間佩玉,器宇不凡。
姜道明與馬騰漢則是被人擁上了主座,與董輝并坐一席,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青袍書生也坐在次席上,這青袍書生睡意朦朧,半瞇著眼睛,像是還未睡醒。
江叔,馬榮便也坐在兩旁席位上,胡吃海喝,宴會上,賓主皆歡,等宴會舉辦到高潮時,突有一人道:
“聽聞今日,那位名動京城的才子,號稱詩魂的劉化之也到了現場,今日宴席正濃,不若讓劉化之賦詩一首,如何?”
這人盯著主座上的青袍書生,顯然目標明確。
青袍書生只是喝著悶酒,無一點兒回應。
那人神情有些尷尬,便是原本氛圍正濃的宴席,也有些冰冷了,那人眉頭微皺,從案牘上舉起一樽清酒,一飲而盡,輕笑道:
“難道當真如傳言所說,堂堂大殷詩魂劉化之,只是看見天山上一無名之人,鐫刻的詩詞,便是詩心盡毀,魂魄喪了個干凈?”
青袍書生依舊不說話,只是喝著酒,沒有一絲言語。
宴席主辦之人董輝見狀,訓斥道:“奉化你不過是個小兒輩,如何能在此等場合大放厥詞?你可知曉劉先生是何等人物?”
董輝顯然也是動了真火,其面色漲紅,眼下這場宴席,乃是他精心準備的,既有他的多年好友,馬騰漢,亦有他費盡千辛萬苦,才請過來的中原詩魂劉化之,甚至還有這些時日,在涼州聲名鵲起的姜道明。
如此多才俊齊聚一堂,可謂是天定縣難得一見的盛事了,
而堂前這大放厥詞之人,便是他的次子董奉化,這孩子從小便與其余人不同,偏愛詩詞歌賦,甚至會宴請中原夫子前來教習。
平日中,也是個知書達理的,是諸多子嗣中最讓他省心的。
卻沒想到會在此刻,站出身來攪局,畢竟,詩魂劉化之可是這小子一直以來憧憬的對象,如今,
這小子竟然當著如此多人頂撞劉化之!
董奉化依舊盯著劉化之:“天宗夫如何,齊哥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詩雖驚艷,但如何能讓你因此棄詩?”
聽到這詩句,劉化之眼眸中終于有了些神光,他搖了搖頭:“你不懂,或許是永遠都不會懂的,沒有親眼去天上之巔見過這詩,如何能知這詩詞之驚艷,意氣之盎然,冠絕當今,而如此驚才絕艷之人,依舊蟄伏于天下間,我如何有顏面號稱詩魂?”
“不過一沽名釣譽之人罷了,如此,倒不如暫且不寫詩了,寄情山水間,了此殘身,也算是極好了......”
“說起來,我倒是萬分羨慕姜圣醫的,一手醫術,獨步天下,無有不可痊愈之病癥,可救濟天下,當真是讓人向往,不像我,百無一用是書生,除了這一首詩詞,便再也無用了。”
說著,劉化之便舉杯看向一旁姜道明:“來,姜醫師,共飲一杯,敬這良辰美景佳人。”
姜道明舉起酒杯,便也喝了一杯。
董奉化搖頭:“不同,這是決然不同的,劉化之,你可是我大殷詩魂,如何能如此墮落下去?!!”
他看著劉化之,眼眸中竟流露出些哀求來。
劉化之別過頭,沒有看他。
董輝頗有些看不下去了,便是看向兩位在一旁侍奉的下人:“如今二公子喝醉了,你們攙扶著二公子回屋子吧,今日,明日都不要讓他出來了。”
下人點頭領命,便齊齊去攙扶董奉化,董奉化臉龐也有兩處坨紅飛霞,他盯著劉化之:
“劉化之,你可是大殷詩魂,你還要撰寫許多傳世文章,如何能在此封筆......”
董奉化還想說些什么,卻被兩個下人強行帶走了,
這兩下人皆是膀大腰圓,體態寬厚,是用不知多少肉食喂養出來的家丁,即便在戰場上,也可以一敵數十人,更何況,只是面對一位生活在溫暖鄉中的少爺。
“抱歉,讓諸位見丑了,無事,繼續吃便是了......”董輝站起身,笑呵呵道。
“哈哈哈哈,無事,貴公子也是真性情。”
“是啊,如此真性情,讓人喜歡。”
“貴公子當真是敢愛敢恨!”
“......”
宴席中人,吃人嘴短,拿人手軟,自然是齊齊夸賞。
劉化之喝著酒,突兀的呼出一口濁氣:“諸位,我今日有些乏了,便先回屋了,早些日子貪玩,如今身體也已經抱恙了。”
董輝道:“劉先生,老夫這便安排幾個下人去服侍你吧,今天在老夫這寒舍中過夜便是了。”
劉化之抱拳:“多謝董家主了。”
之后,董輝安排兩位貌美白嫩胡女服侍著劉化之下去休息,劉化之走后,宴席上也是議論紛紛:
“沒想到,那天山詩詞,竟對劉詩魂造成如此影響,竟還真是那天山詩詞打擊到了劉化之......”
“唉,當真想要去天山,看一看那詩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只是想想,便讓人心潮澎湃。”
“也不知是何人,膽敢在那里,寫下此等詩句。”
“......”
宴席上議論之聲不絕于耳,姜道明喝著酒,詢問著一旁馬騰漢:“那天上詩詞究竟是怎么回事兒?”
馬騰漢詫異:“姜圣醫,你竟不知那天山詩詞?”
姜道明點頭。
馬騰漢見姜道明似乎真有些不明,便道:“其實我也是在這次進城后,才聽見的,據說原本是幾個世家公子,想要站在天山峰頂,觀摩殷太祖遺址,吟誦詩詞,附庸風雅,卻沒想到,在那天山峰頂,已鐫刻著一首詩詞。”
“便是方才董家二公子吟誦的那首,這詩詞一出,便讓那世家公子皆驚訝,隨后,迅速傳遍大江南北,無數文人墨客前去觀摩,卻驚訝發現,那詩詞鐫刻在天山之巔,竟歷久彌新,其中更是有種精魄,讓人精神為之一振!”
“而那劉化之,其中之一,其本是殷朝文人墨客中的翹楚,見到那詩詞后,便自嘆弗如,從此封筆,不再寫詩。”
“如今殷商,已有人傳言,說那天山詩詞,乃是神仙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