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國家寬廣的胸襟與視野,建立我們的人生觀念》:
這一章節,是配合上一章:“我們與國家的關系和樸素的愛國情操”為線索而展開的。我認為,一個人要想具有超高品質和人生理想,并將這一愿望轉化為現實,在他身上最能集聚人的正能量和最佳品質的體現,莫過于將自己的人生和國家、社會至高的追求融合在一起,以國家和社會至高的追求為目標,這也是我們做人臻于至善品質至高的體現。惟有將自身命運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牢牢地捆綁在一起,他對品質與人生理想的至高要求才可能實現,他的一生也將迎來光輝燦爛的一生。
那么,在研究這個問題之前,得先搞清楚另一個問題。因為后邊的問題決定了前一問題的走向,對前一問題的發生與存在有絕對的否決權和裁量權。
就是你崇尚的人生價值是什么?
當然,對這個問題,同樣有問題發生與存在的多種制約因素。因為在我們的思想里,貌似簡單,甚至模糊不成形體,但它的形成與運作,同樣有更多值得留意觀察和探索的地方。
現在談論的是,崇尚的人生價值。它持有的形態與性質,一樣暗藏在隱蔽的思想王國。
有價值追求的人,可分四撥:第一撥人,崇尚的是精神財富的追求。認為精神存在的意義遠遠高于一切。他們的思想品質純正而偉大,卻含章可貞,不屑炫耀。他們可能是科學的領頭人,也可能是國家社會結構中的頂級人才。引領著國家社會精神思想的潮流方向。第二撥人,崇尚金錢利益,一切行動皆以達到金錢的占有為目的。但這里面需要區分的人設更多。他們品行不一,魚龍混雜。有的生財有道,喜于正途,不摸黑,不走彎路,不趁火打劫,憑的是聰明才智,道德上具有一定的水準。從回饋社會和對社會發展的積極方面看。他們雖然精于金錢利用之道,但卻居于金錢誘惑的唯利是圖之下,與國家社會是有益的,對國家和社會同樣做出了積極的不可磨滅的貢獻。第二撥人中,最貪婪的一種人,是利用國家、社會與人民的信任,非法攫取和占有公共資源。他們的表面是那么的沉靜嫻雅和大公無私,他們激情的演講常常能引人無窮回味和因感動而落淚。他們是人中的謙謙君子,風光無限,背地里卻暗中鯨吞與揮霍,是國家和社會、人民集體財產的“蛀蟲和敗家子”。這一類人對國家和社會,乃至人群的危害最大,也最深。他們的智商之高,可以利用一切秘密關卡和關系,躲過全民監督和法律的制裁。第二撥人中,還有一些“小蝌蚪”級別的人物,他們通曉人情事務,但卻十分的機警謹慎。像人群中的一面鏡子,起著不好的傳播和誘導作用。第三撥人,對什么都無所謂,但對什么也有所謂,屬于徘徊觀望的那種,有點心機,智力尚可。他們不怎么愛惜自己和生活,對人生的價值與意義觀念模糊去向不明,不知從何做起。他們就像耬“麥穗和秸稈的地靶子”。處于庸俗,也有一點做人的原則和味道。做事取決于自己心情與事物牽連的變化,而不是憑一種本能或職責。但雁過拔毛,渾水摸魚的事也做。該出手時也出手。總體而言,他們對金錢的好求,是高于精神思想的。他們的態度介于中立,對社會,沒有徹底的好,也沒有無可指摘的壞。
最后一撥,是老實巴交的一伙人,他們的經濟取于自然,對政策性的東西非常敏感。他們崇尚有價值有原則的思想,但自身又缺乏一定的變通能力。常常顯得神情愚鈍。他們的精神天地是蒼茫的黃天厚土。秉性的寬厚,同樣可以用土地來比喻和評價他們。他們雖非時代的中流砥柱,卻是國家根基最堅實的部分。像汪洋大海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水,支撐著世間事物的更迭與變化。
當然,精神思想與金錢利益不是兩座對峙的山,而是種并肩的重疊。在人世中不是截然可分的存在,它們常常在混合交叉中各自體現著做人的種種優勢。但獲取施行的手段必須是光明正大經得起道德與良知的考驗。
在追求至高的精神思想的王國里與崇拜金錢物質利益的世界中。人的形態錯綜復雜,只有依據社會的趨勢來區分。現在,關于大數據的監察研究,已經碩果累累,不久的將來對各種社會流動狀況的研究,會更及時和直觀。
即便如此,我們仍不能數盡社會上形形色色魚龍混雜的人。
但我們必須要清楚自己在做什么。精神思想觀念是不是正確,而且必須具有人生的價值與意義。
我強調的是,一個人的人生該如何與他的國家民族的精神匯合在一起。就像無數的細流匯入長江再奔襲大海那樣。這顯然偏向于先行奠定他的思想基礎,而后再執行他人生理想的計劃。而人生理想的構思與設計,必須以一種卓越的精神作引領,否則會難以為繼。而我們只有緊緊依靠自己的國家,才能借力發力。一其,人貴就貴于他的思想。他的思想必須是至高純正且光明正大的那種,否則,他就開闊不了他的胸襟。一路坎坎坷坷,未來的路,會越走越窄。這是胸懷不寬廣所致。無論青年或成年人,往往都忽略這一點。反而這一點在人生的正面,作用卻有萬斤之重。
中央電視10臺,有一段視頻廣告詞:“高度決定視野,角度改變觀念,尺度把握人生。”
這也正是我要倡導的人生基本理念。如果一個人可以全身心地站在國家的高度和角度思考他人生的問題,他的視野與觀念,將是世上最寬廣和最具生機活力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