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不歸

匡胤和趙括雖然來自不同的國家,但他們卻因為共同的興趣愛好而成為了好朋友。每次相聚,他們總是喜歡對酒當歌,一邊品嘗著美酒,一邊暢談天下大事。

在這個過程中,匡胤和趙括分享了彼此的經歷和見解。匡胤講述了他在戰場上的英勇事跡以及對戰爭策略的理解;而趙括則分享了自己對于治國理政的思考和觀點。

兩人互相傾聽、學習,并從對方身上汲取靈感與智慧。通過這樣的交流,匡胤和趙括不僅加深了彼此之間的友誼,也讓他們對世界有了更廣闊的認知。

隨著時間的推移,匡胤和趙括的友情愈發深厚。他們相信,無論未來會遇到怎樣的困難和挑戰,只要保持真誠的心,這份友誼就能夠經受住考驗。

這一天,他們又聚在一起喝酒,喝到興頭上時,趙括忽然說:“匡胤啊,我家里有一匹烈馬,性情十分暴烈,沒有人能馴服它。”

匡胤聽了,心中一動,便說:“既然如此,那讓我去試試看吧。”

于是,匡胤來到趙括家中,看到了那匹烈馬。這匹馬長得高大威猛,渾身毛色烏黑發亮,眼神中透露出一種不羈的野性。

匡胤借著酒勁兒,一句話也沒說,就像一陣風似的迅速跳上了馬鞍。他用雙腿緊緊夾住馬肚子,然后猛地一鞭子抽下去,那匹馬就像離弦的箭一樣飛馳而去。

這突如其來的一幕讓趙括焦急萬分,他擔心地大聲喊道:“匡兄弟,這匹馬性子太烈,而且還沒有套上籠頭呢!你這樣做實在太危險啦!”

然而,遠處卻傳來匡胤爽朗地大笑起來的笑聲,他回應道:“沒關系的,趙兄,你放心吧!看我怎么幫你把它給馴服了!”說完,他又揚起手中的馬鞭,狠狠地抽打在馬背上。

然而,這匹馬果然如趙括所說,異常兇猛,根本不聽他的使喚。匡胤越是用力拉韁繩,馬就跑得越快,最后竟然直沖上了登城樓的斜道。

在斜道上,馬跑得越來越快,眼看就要撞上城門樓子。

趙匡胤心中一驚,急忙想要勒住韁繩,但那匹馬卻像是瘋了一般,拼命地向前沖去。

趙匡胤緊緊抱住馬脖子,生怕被甩下來。隨著馬匹的狂奔,他逐漸接近了城樓的邊緣,眼前的景象讓他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城樓高聳入云,城墻陡峭無比,如果從這里掉下去,后果不堪設想。趙匡胤心急如焚,試圖用各種方法控制住馬匹,但都無濟于事。

就在這時,他突然看到前方有一棵大樹,心中頓時一亮。

他用盡全身力氣拉住韁繩,同時將馬頭轉向大樹的方向。但在經過門楣時,馬匹在慣性的作用下,猛地沖向大樹。

眼看馬匹會因為撞擊過猛而摔倒在地動彈不得。匡胤心里一驚,連忙勒緊韁繩,利用馬匹向前沖的慣性,趁機一躍而起,站立在馬背上,勒緊韁繩,調轉馬頭,朝城門口沖去,但為時已晚,烈馬一頭撞在了門楣上,把匡胤從馬背上甩了出去,重重的摔到門楣上后落下。

趙括驚叫起來:“匡兄弟,小心啊!”

眾人看到這一幕,都驚呆了,心想:“這下可糟了!他的腦袋一定會被撞碎的。”

但令人驚訝的是,匡胤并沒有像大家想象中的那樣受重傷,而是慢慢地從地上爬起來,拍了拍身上的塵土,然后繼續追趕烈馬,并再次躍上馬背。這一次,他成功地控制住了馬匹,讓它乖乖聽話。

眾人看到這一幕,紛紛驚嘆不已,對匡胤的勇氣和技藝贊不絕口。而匡胤則笑著說:“這點小傷算什么?只要能征服這匹烈馬,一切都是值得的。”從此之后,匡胤的名聲更響了,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個勇敢無畏、技藝高超的人。

趙括一邊喘著粗氣,一邊快速地從城樓上奔跑下來,眼神緊張地盯著眼前的情景。當他看到匡胤已經成功地馴服了那匹狂暴的馬兒時,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慶幸和感激之情。他暗自慶幸自己得到了這樣一個可靠而勇敢的朋友,如果匡胤不是朋友而是敵人,那么后果簡直難以想象。

趙括深知這匹馬兒的兇猛和難以駕馭,他曾多次嘗試馴服它,但都以失敗告終。然而,匡胤卻憑借著他過人的勇氣和智慧,成功地將這匹烈馬制服。趙括心中暗自驚嘆,同時也對匡胤的能力和勇氣表示由衷的欽佩。

此刻,趙括的目光中充滿了感激和敬意,他知道如果沒有匡胤的幫助,他可能會陷入一場無法預料的危險之中。這次驚險的經歷讓他更加明白,有一個像匡胤這樣的朋友是多么幸運和重要。他決定以后要更加珍惜這份友誼,并向匡胤學習更多的本領和智慧。

趙括緩緩走到匡胤身邊,微笑著說:“匡胤兄弟,今日多虧了你!”

匡胤微微一笑,謙虛地回答道:“哪里話,我們是朋友嘛,互相幫助是應該的。”

兩人相視一笑,心中都明白彼此之間的情誼更加深厚了。從此以后,他們將一起面對更多的挑戰和困難,共同成長和進步。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覺間,匡胤幾兄妹已經長大成人。他們身體強壯,充滿活力,這都要歸功于地主對他們的關愛和照顧,還有他們自幼就習武。地主視他們如己出,在吃、喝、用等方面從不吝嗇,總是給他們提供最好的條件,還為他們請了最好的先生教學。因此,匡胤兄弟們個個身強體壯,精神抖擻,聰明伶利。

看到孩子們如此健康成長,匡信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喜悅之情。他開始思考,是否應該將這些孩子接回自己身邊,讓他們認祖歸宗,回歸家族的懷抱。于是,他再次來到地主家,表示希望能將孩子們帶回自己的家中。然而,地主卻堅決地拒絕了匡信的請求。

地主認為,這些孩子一直以來都生活在他的庇護下,享受著他的關懷與呵護。現在突然將他們帶走,無疑會打破這份寧靜與和諧。而且,他也擔心匡信無法給予孩子們足夠的關愛和教育,可能會影響到他們未來的發展。因此,他堅持要繼續撫養這些孩子,讓他們在這里茁壯成長。

匡信感到十分無奈,但他明白地主的顧慮也是有道理的。畢竟,這么多年來,地主確實給予了孩子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于是,他只能暫時放棄了帶孩子們回家的念頭,尊重地主的決定。不過,他還是經常來看望孩子們,并嘗試著要與孩子們說話,希望能讓他們回來,可是,匡胤一看到他,就會想起自己年幼時他是如何對待自己一家人的,就會帶著弟妹們走開。

匡信沒辦法,只能回去跟自己的父親商量,由他出面來勸說。

“孩子們,你們看,那就是你們的祖屋,你們的根就在那里。”老人指著自己遠處的房屋,眼中閃爍著激動的淚光。

孩子們靜靜地看著那里,心中涌起一種莫名的情感。

“爺爺,我們的祖先就在那里生活過嗎?”最小的孩子匡柔好奇地問道。

“是的,孩子們,那里是我們的家,我們的家族曾經在那里繁衍生息。”老人的聲音帶著深深的感慨。

孩子們默默地聽著,他們的目光被遠方的房屋吸引住了。此時房屋升起坎煙,冉冉起伏,云霧繚繞,仿佛在訴說著過去的故事。

“爺爺,我們可以去看看嗎?”另一個孩子問道。

“當然可以,孩子們,那里是我們的故鄉,我們應該去看看。”老人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孩子們興奮地跳了起來,他們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探索那個陌生而又熟悉的地方。

“孩子們,走吧,讓我們一起回家。”老人牽著孩子們的手,向著遠方走去。

他們的身影漸漸消失在田野之間,留下了一串串歡樂的笑聲。

沈天帶著匡胤快速地追趕著跑過來,邊跑邊喊:“匡義,匡柔,你們站住!”

聲音在空地上回蕩,但前面的人卻越走越快,眼看就要追不上了。

匡柔似乎聽到了什么,腳步慢了下來,轉頭對匡義說:“哥,我好像聽到大哥在叫我們,你聽到了嗎?”

匡義搖了搖頭,一臉茫然地看著她,“沒有啊,我沒聽到。”

匡柔皺起眉頭,心里有些疑惑,但還是繼續向前走去。

匡胤一邊拼盡全力地奔跑,一邊聲嘶力竭地呼喊,終于,距離越來越近,遠遠的能看到他們的身影了。

匡柔這一次聽得更為真切,她停下腳步,轉頭向后望去:“哥,我真的聽到大哥在呼喚我們,你再仔細聽聽。”

匡義也隨之停下腳步,目光緊隨其后,只看到兩個小小的黑影正飛速朝他們靠近,嘴里還不停地喊著他們的名字:“嗯,我聽到了,似乎真是大哥。”

匡義趕緊拉了拉爺爺的手,急切地說道:“爺爺,我哥好像也來了,我們稍作等待吧?”

匡爺爺回頭一看,也看到了有兩人在追趕著自己,就停下來,說道:“是有兩人在追我們,你確定是你們大哥嗎?”

匡義說:“聽聲音是的,太是離得太遠,人看不清楚。”

匡爺爺說:“那好吧,我們就在這等你們大哥。然后一起回家。”

“真的是大哥!”匡柔臉上露出驚喜的笑容,一邊喊著一邊高興地往回跑,迎向匡胤,“哥,哥,我們在這。”

匡胤聽到聲音后,也加快腳步跑過來,一把拉住匡柔和匡義,喘著粗氣問道:“你們這是要去哪里?怎么沒在家里等我呢?”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擔憂和焦急。

這時,匡爺爺走了過來,臉上掛著慈愛的笑容,對匡胤說道:“小胤啊,我是爺爺呀,爺爺來接你們回家了。”

然而,匡胤卻沒有像往常一樣親近地回應爺爺,反而緊緊拉著匡義和匡柔,迅速往后退了一步,躲開了匡爺爺伸出的手。他的眼睛警惕地盯著匡爺爺,似乎對他有些防備。

“匡胤,你怎么了?”匡爺爺驚訝地看著匡胤,他的手懸在半空,有些不知所措。

“爺爺,你怎么突然來了?”匡胤的聲音有些低沉,他緊緊地拉著匡義和匡柔,身體微微顫抖著。

“匡胤,爺爺來看你們了。”匡爺爺試圖解釋,但匡胤的眼神讓他感到一陣寒意。

“爺爺,你不是說你不會再來了嗎?”匡胤的聲音帶著一絲質問,他的眼睛里閃爍著淚光。

匡爺爺的臉色變得蒼白,他的嘴唇微微顫抖著,想要說些什么,但最終還是沒有說出來。

“爺爺,你走吧。”匡胤的聲音變得冷漠,他的眼神里充滿了失望和痛苦。

匡爺爺的身體顫抖著,他的眼神里充滿了無奈和悲傷。他緩緩地轉身,離開了這個地方。

匡胤看著匡爺爺老得佝僂的背影,淚水模糊了他的雙眼。他的內心充滿了痛苦和矛盾,他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這個曾經疼愛他的爺爺。

天空中,烏云密布,仿佛在為匡胤的痛苦而哭泣。一陣寒風吹過,卷起了滿地的落葉,也吹起了匡胤的衣角。他的身體微微顫抖著,仿佛在寒風中失去了溫暖。

沈天走過來,緊緊的拉著匡胤幾兄妹的小手,然后輕輕地說道:“走,我們回家。”

匡胤抹掉眼淚,堅定地答應道:“嗯,我們回家。”

匡柔伸出小手,輕輕地撫摸著大哥匡胤的臉,小心翼翼地說道:“哥,我以后不跑了,乖乖在家等你。你別哭。”

匡胤看著眼前乖巧可愛的妹妹,心中一陣感動,但他卻不敢表露出來,只是勉強擠出一絲笑容。他伸手拉住妹妹的手,輕聲說道:“小柔乖,哥沒哭,只是這風吹得太大了,不小心傷到了眼睛。”

說完,匡胤又拉起一旁的弟弟匡義,認真地說道:“弟弟,你如今也已成年了,還記得小時候的事情么?當年父親離世時,你年紀雖小,但應該多少還能記起一些片段。你可知道,當初我們的處境有多艱難?所以一定要記住,我們早已不再姓匡,那個曾經的家已經不屬于我們了。”

沈天在一旁附和道:“是啊,那才是你們真正的家。”說著,他伸手指向不遠處的地主家的房屋,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匡義認真地點了點頭,他的眼神堅定而真摯,仿佛在向哥哥承諾著什么重要的事情。他說:“哥,我知道了,以后,我再也不會像是今天一樣,跟著別人的就跑了。”這句話充滿了懊悔和決心,他意識到自己曾經的行為是多么不負責任,也明白了哥哥對他的擔心和失望。

夕陽沉重地消失在天際,那一抹余暉漸漸散去,但它留下的卻是一片暈紅暈紅的光輝。這光輝如同一層淡淡的輕紗,輕輕地覆蓋在大地上,給人一種寧靜而溫暖的感覺。然而,對于匡義和他的哥哥來說,這一刻卻顯得有些沉重。他們靜靜地站在那里,望著遠方,心中思緒萬千。

匡義的目光追隨著那片逐漸消散的光輝,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迷茫和不安。他知道,雖然他已經向哥哥做出了承諾,但要真正改變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需要時間去成長,去學會獨立思考和判斷,不再輕易被他人左右。

哥哥默默地看著匡義,他能感受到弟弟內心的掙扎和努力。他明白,匡義正在經歷一個成長的階段,這個過程可能會有痛苦和挫折,但也是他走向成熟的必經之路。作為哥哥,他愿意給予匡義支持和鼓勵,幫助他度過這個難關。

幾個人的身影在夕陽的余暉下拉得長長的,形成了一幅獨特的畫面。他們的身影仿佛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成為了這片土地上的一部分。在這一刻,他們似乎找到了一種默契,一種相互理解和包容的力量。這種力量將伴隨著他們走過未來的日子,讓他們變得更加堅強和勇敢。

......

匡信見父親并沒有把匡胤幾兄妹接回家,心中雖然有些失落,但他并不甘心放棄。他總是想盡辦法,找各種借口和理由,在匡胤幾兄妹附近晃蕩,試圖找到一個合適的時機,將他們帶回家。

然而,地主對匡信這種行為感到非常煩惱。他認為匡信這樣做會影響到匡胤幾兄妹的成長,而且也讓他感到很不自在。但是,由于匡信畢竟是自己的兒女們的大伯父,地主又不好直接責備他。于是,他只好找個機會與杜琪商量這件事。

一天,地主找到了杜琪,語重心長地說:“琪啊,孩子們都已經長大了,男孩子嘛,應該有志向,要出去闖蕩一番。我看匡信整天在匡胤他們周圍晃悠,這不是個事兒啊!我們不能束縛他們的手腳,還是讓老大去外面闖一闖吧。”

杜琪聽了地主的話,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表示理解地主的想法。她知道地主說得有道理,孩子們終究要長大,需要獨立面對生活的挑戰。于是,她決定支持地主的意見,讓匡胤去外面的世界闖蕩一番。

杜琪微笑著對地主說:“我知道您說得對,孩子們終究要長大,需要獨立面對生活的挑戰。匡胤也到了該出去闖蕩的時候了。”

地主看著杜琪,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說道:“是的,我相信匡胤會在外面的世界中獲得更多的經驗和成長。”

杜琪輕輕點頭,眼中流露出一絲不舍,但她知道這是為了匡胤好。她溫柔地對地主說:“我相信匡胤會努力的,他是個有志向的孩子。”

地主微笑著安慰道:“是的,匡胤是個聰明的孩子,我相信他會在外面的世界中取得成功。”

杜琪看著地主,眼中閃爍著感激之情,說道:“謝謝您的支持和理解,我相信匡胤會在外面的世界中取得成功。”

地主微笑著點頭,說道:“我相信他會的,讓我們一起為匡胤的未來祝福吧。”

杜琪和地主站在門口,望著遠方的田野和天上的太陽。陽光灑在他們身上,照亮了他們的笑容和期待。

杜琪深吸一口氣,感受著清新的空氣,她知道,這是一個新的開始,一個充滿希望的開始。

她轉頭看向地主,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說道:“我相信匡胤會在外面的世界中取得成功,我會一直支持他。”

地主微笑著點頭,說道:“我也相信他會的,讓我們一起為匡胤的未來祝福吧。”

他們一起望著在遠方的田野里忙活的孩子們,心中充滿了對匡胤未來的期待和祝福。

就這樣,匡胤在父母的同意下,踏上了外出闖蕩的征程。而匡胤其他幾兄妹則繼續留在原地,努力學習、成長,等待著屬于他們的未來。

匡胤離了家后,開始四處游歷。他走過繁華的都市和寧靜的鄉村,見識到了世間百態。在旅途中,匡胤遇到了各種各樣的人和事。有時,他會幫助那些遭受苦難的人們;有時,他也會與一些志同道合的人結交朋友。匡胤的眼界變得越來越寬廣,他對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

而有一天,天都黑了,他們還沒有找到可以住宿的地方。疲憊不堪的匡胤只好繼續前行,希望能在天黑之前找到一個安全的住所。

然而,夜幕漸漸降臨,周圍一片漆黑,匡胤感到有些無助和焦慮。正當匡胤幾乎要絕望的時候,前方出現了一座寺廟的輪廓。

這座寺廟位于襄陽城外,看起來有些陳舊,但至少給了匡胤一絲希望:“終于不用露宿野外了。”

匡胤決定前往寺廟尋求庇護,并在那里過夜。當他走進寺廟時,發現里面空無一人。寺廟的大廳顯得陰森恐怖,墻壁上掛著古老的佛像,燭光搖曳不定,營造出一種神秘的氛圍。

盡管如此,匡胤還是決定在這里休息一晚,畢竟外面的黑暗讓他感到不安,不可預計的危險太多,他想起離家時母親的囑咐:“君子不立危墻之下,無任什么時候,自己的安全要放在第一位。”

匡胤找到了一間廢棄的禪房,鋪上一些干草,準備度過這個漫長的夜晚。在寂靜的黑夜中,他聽到了遠處傳來的狼嚎聲,讓人毛骨悚然。但匡胤知道自己已經無法再走下去了,只能寄希望于明天能夠找到更好的出路。

正當他感到忐忑不安的時候,那扇破舊的門發出了“吱呀”一聲輕響,仿佛是歷史的嘆息。隨著這聲輕響,一個老和尚出現在門口。他身穿一件樸素的袈裟,臉上刻滿歲月的痕跡,但眼神卻透露出一種深邃和智慧。

老和尚緩緩地走進房間,腳步輕盈而穩健。他的目光落在了年輕的匡胤身上,帶著一絲溫和的笑意。年輕人似乎緊張得不敢抬頭,心中充滿了敬畏之情。

“施主,你來此何事?“老和尚輕聲問道,聲音如同天籟般悅耳動聽。

匡胤鼓起勇氣抬起頭,與老和尚對視一眼,然后迅速低下頭去。他結結巴巴地說道:“我……我經過這里,天黑了,沒找到住處,所以,來求宿一晚,進來時沒發現有人,就自作主張的找了這間房住下了。”

老和尚微微一笑,似乎早已洞悉一切。他走到桌前坐下,靜靜地看著匡胤,等待著他繼續說話。

匡胤深吸一口氣,像是遇到了知音一樣,不由的將自己內心的困惑和迷茫一股腦兒地說了出來。他講述了自己的夢想、追求以及對未來的擔憂。

老和尚默默地傾聽著,不時點頭表示理解。當匡胤說完后,老和尚沉默了片刻,然后緩緩開口道:“施主,人生之路猶如一場修行,需要不斷地探索和領悟。”

他的話語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匡胤的心頭,讓他感到一陣清涼和寧靜。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道路,關鍵在于如何去尋找和堅持。有時候,我們會遇到困難和挫折,但正是這些經歷塑造了我們的性格和智慧。”老和尚接著說。

匡胤靜靜地聽著,心中漸漸升起了一絲明悟。他意識到,自己一直以來過于焦慮和急躁,忽略了內心的平靜和思考。

“施主,不要被外界的喧囂所迷惑,要學會聆聽內心的聲音。相信自己的選擇,勇敢地邁出每一步。”老和尚最后鼓勵道。

匡胤感激地點點頭,表示愿意聽從老和尚的教誨。

老和尚伸出手,說道:“施主,你把手伸出來,我幫你看看。”

匡胤聽話地伸出手,和尚看了看,面色凝重起來,之后說:“我把我所有的全部資助給你,你往北去會有奇遇。”

匡胤深深地向老和尚鞠躬致謝,然后離開了房間。

走出寺廟,匡胤感到心情格外舒暢。他明白了,無論前方的路有多艱難,只要保持內心的清明和平靜,就一定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方向。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拉特中旗| 太白县| 新津县| 苏州市| 镇巴县| 巴东县| 平南县| 巩义市| 岚皋县| 广昌县| 蓬溪县| 尚义县| 闻喜县| 繁峙县| 昔阳县| 应用必备| 九台市| 昭平县| 南投市| 永兴县| 江永县| 淄博市| 诸暨市| 达日县| 凤凰县| 彭山县| 广昌县| 蕲春县| 玉林市| 桃源县| 鄄城县| 汶川县| 邢台县| 安塞县| 渝中区| 桃园市| 司法| 鄂托克旗| 新巴尔虎左旗| 开平市| 宾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