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墻上的變化

西出寶雞,東過潼關,八百里秦川廣袤坦蕩,土肥地沃,是稼穡、農桑的好地方,又是十三朝建都之地,政治、文化、經濟的中心,故而,秦人素來重農耕,同時也重文化。大字不識一個的老婆老漢,看到地上遺有一頁印了字的紙片,也會緊忙撿起,敬惜字紙,生怕褻瀆了文化。見了那識文斷字之人,畢恭畢敬,不叫“先生”不開口,更怕怠慢了文化之人。鄉村最神圣的地方是廟宇祠堂,但各村的私塾、學堂卻大都放在此處,文化的地位與神靈等同。

不僅如此,日子再清苦,泥土夯筑的房屋、院墻、院門必用青磚鐫上“耕讀傳家”的門楣,表達著莊稼人心中的期冀與理想。柴門小院,幾只雞、一頭豬、兩只羊,外加一只看家護院的柴狗,說是看家護院,其實全部家當也就是幾件镢、鋤之類的農具,一個板柜,兩只木箱,還有幾個瓦盆、瓦罐、瓦甕。板柜盛糧,木箱置衣,瓦罐放面,瓦甕則用來貯水。逢年過節,必求人寫幅春聯,遇到紅白喜事,則貼喜字,貼挽聯。

寒門尚且如此,那一磚到頂的四合頭大院,高門樓子人家更是講究。中堂必懸對聯,中間是松鶴之類的畫,書房或梅蘭竹菊,或歲寒三友,吃穿上可省,字畫則不惜大價,專買那名人的作品,真不是如今的暴發戶們附庸風雅,裝腔作勢,而是發自內心地尊崇、喜愛。

這之后,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鄉村人家的門楣上,耕讀傳家、吉慶有余、向陽門第這些字樣不再出現,原有的都被清理、鏟除。家中若有人當兵,黃底紅字的光榮軍屬牌牌是最榮光和神圣的,沒人當兵,五好家庭的牌牌也很自豪。至于屋內墻上,花鳥魚蟲山水畫無人再掛,偉人肖像畫占據了主要位置。不論是娃娃們取得的三好學生、五好戰士獎狀,還是大人們獲得的養豬能手、學大寨先進分子乃至計劃生育先進個人,各種獎狀都被鄭重地貼在了墻上。那時的獎狀面積都大,都是印好的一張紙,只需填上獲獎者的名字就行,所以好上墻,不像現在,都要有一個厚厚的封面外套,獎狀面積也小,只能壓在箱底。

逢年過節,門神、灶王爺這些傳統的年畫也沒了蹤影,樣板戲的人物宣傳畫閃亮登墻。到了后來,家人在各種場合合照的相片也被集合組裝進相框,掛在墻上,因為那時影集很少,也尚未進入農戶家中。因而這家人有幾口、年齡、長相等各種信息基本上從相框中就可了解個大致不差,而故去的老人相片,一般都被放大,單獨靠墻放在桌上而不上墻,遇到忌日或清明、“十月一”時,像前總是擺上些供品,好像也從未有人指這是封建迷信,因為誰都不是像孫猴子那樣從石頭縫里蹦出來的,家家有老人,個個都會變老,都會死亡嘛,必要的紀念祭祀形式還是要搞的,這就是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像那年畫,喜慶的內容、夸張的造型、濃重的色彩,歷來受到老百姓特別是莊稼人的喜愛,雖然在一個特殊的年代對內容有了許多的規定限制,但其表現形式依然影響著后來出現的農民畫。像關中道上戶縣農民畫,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年畫的變種,其橫空出世、馳譽三秦大地,走向全國,皆因其大紅大綠的色彩、喜慶吉祥的內容、地氣十足的生活場景。一時,幾乎家家都貼上了劉志德的《老書記》、李鳳蘭的《春鋤》,使簡陋的農舍里平添了幾許亮色。

土地承包后,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的胡基鞍間廈屋逐漸被磚瓦房所替代,很快又興起了二層小樓,屋內地面鋪上了地磚,墻面又被壁紙和瓷片所替代,各種電器、沙發、書柜、茶幾成了基本的擺設。這時候,墻上的宣傳畫、影框、獎狀才紛紛下墻,幾乎一夜間,再不見了蹤影,隨之而起的,則是又興開了名人字畫,留長發胡須,著裝似佛似道的書畫家才又人五人六起來。要說當今社會,最紅火、最瀟灑、來錢最快的,當數書畫家了。婚禮、壽宴、滿月酒、謝師宴,莫不以能請到書畫家為榮。而書畫家也不用掏錢隨份子,順手劃拉一下,就是最重的禮行,也算是給足了主人面子,滿堂喝彩之后,眾星捧月般前呼后擁。至于遇到開業、投產、奠基、簽約等場合,更是筆墨紙硯都不用帶,自有主家備好,酒酣耳熱之際,揮毫潑墨,墨寶雖然留下了,但印章卻總是“忘帶”,那意思大家都懂,無非是備足銀子,登門呈上方才鈐印,誰叫你喜歡呢。

至于城市居民家中,更是以懸掛名人字畫為時尚。流風所及,關中道上的鄉村農家,也都以能有幾張拿得出手的字畫掛于廳堂為榮。現在隨便走進一戶,誰還能見到貼于墻上的獎狀、照片?早都被山水人物的國畫,或真草隸篆的書法所取代了。難怪一些上了年紀的人紛紛感嘆:“世事輪回,想不到過了多少年之后,又回去咧!”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城县| 东乡族自治县| 仲巴县| 杂多县| 苍溪县| 大宁县| 凤冈县| 卓资县| 昌邑市| 沾益县| 叶城县| 北票市| 溧阳市| 临湘市| 牡丹江市| 宜黄县| 竹溪县| 万盛区| 外汇| 余姚市| 侯马市| 霍城县| 大渡口区| 高密市| 深泽县| 南投县| 克拉玛依市| 和静县| 广水市| 土默特左旗| 沂源县| 元朗区| 仪陇县| 和林格尔县| 白水县| 韶山市| 外汇| 浏阳市| 涿州市| 陇川县| 逊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