翾飛美艷絕倫,體態輕盈,動作優美。
深得石崇歡心,以至于石崇的正妻蘇氏都被石崇拋之腦后了。
成月不見已是常事。
蘇氏是有怨難言,好在該有的尊重還有。
凡是蘇氏在的場合,翾飛就和丫鬟一樣侍奉。
這自然是石崇要求的。
翾飛是魏末時石崇買來的,當時才十歲。
···
“有事。”
“妾給你揉揉肩。”
“你就別在這煩我了,讓我一個人待會,把東西撤下去。”
翾飛‘哦’了一聲,照做。
“等一下。”
就在翾飛要出去找人收拾東西時,又被石崇喊住了。
翾飛不明所以,便問:“夫君可是還有事要囑咐妾?”
“把你那棵美玉拿來。”
“夫君喜歡可以去妾房中細細觀摩啊,無需大動干戈。”
翾飛沒有別的愛好,最喜玉,因為石崇也喜歡搜羅錢財寶物,翾飛更是學會了慧眼識玉的技能。
“我要送人。”
“送人?”
翾飛微微一愣,然后道:“那塊玉很難得,為何要送人啊?”
“你懂什么?”
翾飛的話瞬間惹惱了心情本就不好的石崇。
石崇本來也不是好脾氣的人,也就是翾飛是她的寵妾,如果換做其他不受寵的小妾根本不敢說這話,石崇發火可是很嚇人的。
直接就是打。
這還是對妾們,對待丫鬟仆從們,石崇只會更狠。
殺人?
對他來說也不是什么大事。
反正有父蔭,死不了。
···
“夫君莫要動怒,妾這就去拿,妾絕無它意,只是順嘴一問,夫君若是不高興,妾甘愿受罰。”
石崇這會兒可沒心情和翾飛瞎扯這些事,不耐煩的擺擺手說道:“今日暫且饒你一次,快些去把東西拿來,我要送人。”
“唯。”
翾飛走了。
不多時就拿著東西回來了。
原本這塊美玉是石崇送給喜歡玉的翾飛的。
但現在石崇要此玉有大用。
他打算送給杜尋。
石崇也看出來了,今天來的這四個人里,韓壽自己做不了主,干什么事都要先去哄賈午。
自己沒法做主,等到哄得賈午同意后,才敢去找賈充說。
至于王尚和王濟…石崇也不傻,自然清楚自己已經和他倆有裂隙了。
現在沒鬧矛盾且拉攏過來有利于自己的也就剩杜尋一個了。
所以,這一塊玉就是要送給杜尋的。
另一邊。
杜尋剛回到家,杜預就找來了,說是最遲三天后就出發去南陽郡上任。
這期間,要等司馬炎安排人一同前去幫忙。
至于杜尋的婚事,杜預已經派人去和羊琇說了,不用推遲,流程繼續,無非就是速度慢點。
待到成婚日,杜尋再回來就是了。
臨了,杜預又囑咐一句:“你有什么事也趕緊辦完,待到離開后,現在回來就不容易了。”
要辦的事…
那也就剩去拜訪韓壽了,確實是要去拜訪一下,都答應過了結果自己忘了。
看今天韓壽那副模樣,估計是真氣了。
不過杜尋有點想不通,就算是忘了,也沒必要那么氣吧?
杜尋沒回來一會,石崇就把美玉送來了。
光滑細膩,摸上去,很有質感,白潔無瑕渾然天成。
確實是一塊好玉,稱做寶物也不為過。
杜尋欣然接受,來送寶的人回去后把杜尋的反應告訴石崇后,石崇也大喜。
石崇大喜是他覺得自己和杜尋搭上線了。
…
時間來到第二天,杜尋一大早就舍棄了柳兒柔軟的溫香美人懷,出門訪韓壽。
帶了點東西,不算什么值錢物。
來的不巧,杜尋到時正趕上韓壽要出門。
“韓郎君,今日匆匆拜訪,沒打擾到你吧?”
韓壽肯定不能說打擾啊,笑著說:“都是些無足輕重的小事,快入內,這些天卿可是一直在念叨你啊,我去叫他,稍等。”
賈午確實沒少念叨杜尋,越得不到越躁動。
念念不忘,今日終得回響。
故而,賈午在得知杜尋來了之后,當即就站了起來。
韓壽這時還在說:“登門拜訪,也不帶些稀罕物,錦緞我家又不缺。”
“人來是心意,怎能這么說呢?”
“額…是是是,是我最近有些輕狂了,卿莫怪,我本意不是…”
“行了,你心中所想,妾知道,無需解釋。”
“這便好。”
韓壽處處呵護賈午,不敢讓賈午不順心。
雖然背靠賈充能平步青云,但門不當戶不對,過的不自在。
…
就在杜尋和賈午、韓壽見面時,杜預被司馬炎召見。
和杜預探討一些事。
這件事也是困擾司馬炎多日的事,一日不解決,司馬炎就一日不舒服。
一個是原本的州郡要重新劃分一下,就比如荊州。
吳國有,晉也有,到現在也沒確定細致的劃分。
現在是該解決這個問題了。
這個事不三言兩語就能說清理清的,杜預也不好說什么。
司馬炎便問另外一個事。
“自漢末以來,天下混亂多年,各地刺史、太守既要處理民生,又領兵掌有統兵權,今天下安定,吾覺得是否可以收回刺史、太守的兵權。”
聞言,杜預思索片刻后才給出答復:“陛下言之有理,各地皆如此確有威脅。”
“那么,依你之見,吾的做法,可實施否?”
“陛下要掌天下諸事,天下百姓,事務繁忙,可是忘了偏遠之處尚有未開化之民,那些人不懂禮數,只知搶掠,北有內附,西有諸國,南有諸蠻,特別是交州,一旦兵少,發生動亂,各地官員當如何控制局面?”
杜預說的話還是那么有水平,反駁司馬炎還反駁的這么舒服。
司馬炎聽著開頭一句也是樂呵呵,但越聽眉頭皺的越深。
半天才說:“交州尤重,陶璜治理多年,真實情況吾又不知,萬一是虛報呢?”
“真真假假陛下現在都不知道,想要決定是否實施削減兵力的舉措,還需要實地考察才是。”
司馬炎不言。
經杜預這么一說,司馬炎也覺得靈機一動就下決定確實是太武斷了。
是要實地考察一下。
“派誰去?”
“此事臣不清楚,陛下覺得誰合適誰就合適,不過在去交州時還是不要表露真實意圖,避免當地官員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