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田鹿品西游記
- 韓田鹿
- 933字
- 2024-09-26 14:06:54
金蟬子
讀過《西游記》的人都知道唐僧的前身,是所謂的“金蟬子”。
從鎮元大仙的嘴里,我們才得知,唐僧是金蟬子轉生。當時師徒四人路過萬壽山五莊觀,觀主鎮元大仙有事外出,特地叮囑留守的弟子清風、明月,對唐僧師徒要善加款待,因為唐僧的前世乃是如來的第二個徒弟,道號金蟬子,二人在五百年前的盂蘭盆會上曾有一茶之緣。再后來,鎮元大仙的說法在如來那里也得到證實,當唐僧帶著幾個徒弟完成了傳法大業,重新回到靈山的時候,如來對唐僧說道:“圣僧(如來這么稱呼唐僧總覺得有點怪怪的),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喚金蟬子,因汝不聽說法,輕慢大教,故貶汝靈,轉生東土。”
但實際上,這個說法是《西游記》杜撰的。查閱佛經可知,如來有大弟子十個,這十大弟子各有一個強項,就是智慧第一舍利弗尊者,神通第一目犍連,說法第一富樓那,解空第一須菩提,論議第一迦旃延,頭陀第一摩訶伽葉,天眼第一阿那律,持戒第一優波離,多聞第一阿難陀,密行第一羅睺羅,唯獨沒有金蟬子。
既然如來沒有“金蟬子”這個徒弟,那么作者又為什么要給唐僧安上這樣一個名號呢?不同學者作出各自的解釋,而這些解釋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金蟬”是一個標準的煉丹術語,此詞頻繁使用于15世紀初葉的《抱一子三峰老人丹訣》一書。這里顯示出中國自古以來將脫殼變身的蟬作為長生、再生象征的思想同煉丹術相結合的看法。唐僧原名“金蟬子”,說明還未脫殼,不能自由飛翔;只有脫掉那層金殼,才能虛靈自在。
第二,在中國文化語境中,因為蟬擇高枝而立,吸風飲露,不食污穢等特點,所以就被賦予了高潔的精神意味;其未脫殼時數年乃至數十年隱忍地下的生活習性,又隱喻著砥礪品質、陶冶情操和追求崇高的精神旅程。基于此,這些都和唐僧高潔的人品,以及為了取經大業而不辭勞苦的特點非常符合。
第三,在漢語里,“蟬”與“禪”是同音字,而“金”除了指為佛家七寶之一的金子,也可以指金剛,象征著美好、銳利、光明。結合起來,“金蟬”正可以象征著唐僧作為一代高僧大德的美好品行。
綜上所述,《西游記》的作者選取蟬而不是其他動物作為唐僧的前身,正是全面考察了蟬在中國文化中的各種含義后才作出的選擇。只有明白這一點,我們才能領會欣賞《西游記》中的這一細節,從而加深對《西游記》博大精深的感悟與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