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很久,久到我每天看見以前的倒數日天數會覺得時間過得好快,好像一眨眼就已經到了三年前,然而真到這些事情都被命運安排實際經歷過后,我卻覺得都是過往云煙。他現在對我真的是所謂有擔當和責任,日子漸漸好起來了,以前那個破破碎碎的少年也成了我可以完全釋放自我的一方天地,我的精神依靠。
我是引導性戀人,我也需要引導性戀人,雖然顯而易見他不是。我之前聽過很土的那句話“吾妻扶我青云志,我還吾妻萬兩金”我總覺得這句話是要靠命的,我對大部分男性都抱有否定的態度,我們彼此堅持陪伴了很長的時光,我無法否認我對他付出了多少,理性的來說不計其數的沉沒成本,現實的,思想的,無一例外。
他呢,是眼睜睜看著我的小男孩長大了。
不得不說一句,我教的真的很不錯。
后來有個朋友說,你每次失敗戀愛就當陪一個男孩長大了。這個朋友比我年長許多,我想他一定不懂我們之間到底是什么樣的情緒,我真的好生氣,憑什么我要陪別人,誰來陪我呢。不過話也說回來,我也不是那種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的大冤種,因此笑瞇瞇看著我的某人可以停止在我碼字的時候親吻我的手背了。
哦,他還是屬于我的,巧了。
這就是我跟他的上海之旅的告一段落,我覺得三年之間我們遇到了大大小小數不清的問題,仿佛隔閡越來越深,但是聯系卻越來越緊密了。對于很多的事情我們都心照不宣的避開了,實在是說不出話也不敢提起。幸福和苦澀參半,聯想到快樂的時候好像被針戳了一樣,時刻提醒著我們直接仍然存在著隔閡。
人是種很奇怪的生物,想要靠近又想要遠離,他的高敏感程度似乎與我相似,在嘗試把對方拉入自己身邊的時候總會不由自主的想要逃離。
我很討厭做選擇,但是一定要自己選擇。
他前段時間說又進入了躁期,我就問他要多久的時間呢,我再遇到他之前我并不知道人會分燥期和郁期,心里其實很沒底,我擔心我們都再次情緒失控。
我并不覺得我的精神世界與常人一般健全,但至少我比他要鎮靜的多,每日的小吵小鬧我們都習以為常,吵架嘛,總是會吵的,那就吵著吵著過好日子算了,不想再要求他什么。
正巧這兩天在看書,看到散文集里寫到“對愛者而言,愛情怎么會是悲劇?對春天而言,秋天是它的悲劇嗎?
結尾是什么?”
——等待。
“之后呢。”
——沒有之后。
“或者說等待的結果呢?”
——等待就是結果。
“不是悲劇嗎?”
——不,是秋天。
看到這章的時候我停了很久,對于我們而言,未來飄渺虛無,紛亂的社會和信息潮在干擾我們堅守的心,我們會有結果嗎?還是說結果就是等待?等待似乎一直是帶有希望的。
寫這段的時候,我淚流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