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放在瑪麗蘇文里面應該叫“初遇”是的,這是我三次元戀愛番的伊始,也是從頭開始捋順的前言
或許大家會覺得奇怪,為什么我這整篇文章都是用日期來當做標題,其實是我用于回應的每一個時間節(jié)點,畢竟這每一天都是珍貴而獨一無二的。
首先,請原諒我必須用略加繁瑣的話語來做個“前情提要”,也就是7月15日。
我與憐是7.15日相識的。
24年的我,一個網(wǎng)絡高速度沖浪又社恐的大三學生,在大數(shù)據(jù)發(fā)展如此快速的生活里實在抵抗不了互聯(lián)網(wǎng)視覺的吸引力,是的,人或許都是視覺動物,連刷個抖音都能被擾亂心神。
不得不說,第一眼通過手機屏幕,我只能說他長的實在好看,這是我憑借15年藝術(shù)積淀做出一個較客觀的評價,白金色的發(fā)絲,烏黑又泛起一層水霧的眼,微微反光的畫面和古早的低畫質(zhì),這便是最初組成他的全部。
神差鬼使之下我在右側(cè)點了關(guān)注,那時候我剛開始玩抖音,只有幾百個粉絲,他用抖音更少,粉絲量更是零星,他跟我一看就都是只記錄生活而不喜歡做任何營銷的那類人。
點上關(guān)注后我就沒有繼續(xù)停留,直到第二次打開手機,看到了一句話“我們已成為朋友,可以開始聊天了。”我的互關(guān)好友實在是少,相比之下我是很現(xiàn)充的,而當看見他回關(guān),我的心跳一下就快起來了。
之后就是司空見慣的互相寒暄,相敬如賓的實在是令人發(fā)笑,不過這大概就是兩個i人的交流方式,愉快對話之后便好像找不到繼續(xù)聊天的理由于是草草結(jié)束。
好了,這就算是認識了。
至于第二次發(fā)起對話,居然是我主動的。
那是24年7月23日。
原由是看見他更新了一條圖文,關(guān)于他演出的返圖。那時候我才想起來跟他的第一次對話,他說自己是做音樂的,只不過是個非常小眾的類別,叫死核。
在我眾多愛好里,我挑選出大概能共鳴的東西,又一邊慶幸我也做一些音樂,只不過我做的是emotrap,旋律和二次元電子,能重合交流部分是少之又少。好在在像是一塊敲門磚,我成功要到了他的聯(lián)系方式。
都說什么一見鐘情,我不以為然,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我對他的伏筆或許就此埋下,一切都在深謀遠慮的計劃中。
好吧,加上聯(lián)系方式也只是他世界里地圖的一角,于是就開啟了長達三天的深入了解,由于是暑假,我還在當社畜瘋狂畫稿,閑暇之余才可以跟他交流,在不快不慢的節(jié)奏中我們從愛好聊到三觀,幾乎是在分寸感內(nèi)無話不談,三天后我得到了我當時世界里最高的贊美,他說:
“和你聊天好開心,好久沒有聊的這么開心過了,希望以后也能這么聊啊感覺以前好多次只是偶爾有這么一次聊過就再也沒有了。”
“好熱烈的生命力,感覺尸體回暖了。”
我說我很懶的回消息,想回消息一定是回的了的,如果不回都是不想回,于是他說:
“那希望你一直想回我消息。”
那時候我熬了個大通宵,感覺快要發(fā)燒了,跟他邊開玩笑邊休息,其實不光是他感受到我在影響他,他也在無形中給了我幸福感和向上的能量。
于是在7.26那天夜里,他問了個我也一直想問他的問題“晚一點要不要call一下bushi”。
如果說我的高中是死氣沉沉忙碌的學習和煎熬的繪畫,那我的大學一定就是我青春最熱烈的尾聲。
在這個世界上大多數(shù)人都標榜著自己純愛,高呼著純愛無敵又做著顛倒三觀的事,實在是令人感到失望,但自從我遇到他,才感覺這種久違又單純的情愫才是真正的純愛,哈哈,畢竟這是完全見不到面的兩個人啊。
說到異地,我就想起我跟他的經(jīng)歷大相徑庭,他近幾年幾乎一直在奔波,為了所謂的愛情全中國的跑動,現(xiàn)在暫居廣東。而我從小就在南京一直扎根,雖然滿世界旅游但從未離開過南京這不大不小的城市。我們之間相距了1300多公里,如果不是網(wǎng)絡的機緣巧合我們可能一輩子見不了面。
不過上帝還是眷顧了我,千里迢迢把這禮物送到了我的手里。
在晚上10點兩個人羞澀的拉扯中,電話接通了,大概也就是這一通電話,把兩顆心緊緊連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