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擴大太史慈的權柄
書名: 三國:不要誤會,朕不是針對你作者名: 秋來2本章字數: 2096字更新時間: 2024-09-30 08:00:00
“哈哈哈。”
孫翊放聲大笑。
在房間里走了幾圈才停下,他把徐盛送來的戰報遞給張昭。
讓他先瞧一瞧。
張昭接過后仔細看了看徐盛發來的戰報,當即瞪大了眼睛。
那個年輕人,竟然有這等本事?
就算黃祖的精銳被打的損失了許多,可黃射作為黃祖的長子,也不能帶著一群蝦兵蟹將來江東治下搞事啊!
這可是五千人。
竟然被不足二百人給打的損失極大,一下子就打出了徐盛的威風來了。
“將軍識人之名,當真是讓老夫佩服。”
張昭由心的贊揚了一句。
他本就是支持孫翊上位的,如今見他提拔的人,打出如此戰例,依舊是十分震驚。
“哈哈哈。”
孫翊臉上洋溢著笑容,徐盛就任柴桑令當然是有一些不好的聲音傳來。
認為他孫翊識人不明,就是為了千金買馬骨。
如今徐盛用自己的戰績證明了他的實力,更是會堵住旁人的悠悠之口。
什么馬骨?
這本就是金子,只不過沒有被挖掘出來罷了。
周瑜瞧著徐盛這戰績,也是一臉的驚奇之色,說實在的他領兵多年,也沒有打出過如此戰績。
“主公,此戰過后,黃祖怕是再也不敢侵犯我江東郡縣了。”
周瑜放下手中的戰報,臉上也露出滿意的笑容。
周瑜不得不承認孫翊是有運氣在身上的。
要不然隨便提拔一個白身,還是岌岌無名之人,就能打下如此戰績嗎?
“他不敢來打咱們,咱們就去打他!”孫翊忍不住揮手道:
“如今天下大亂,這黃祖又老又弱,正適合我江東兒郎的新兵去見見血,當一個磨刀石。”
張昭本想勸孫翊別大意。
但是他又想到黃祖派他親兒子帶著五千人來攻打守衛不足二百人的柴桑,那指定不是來故意誘敵深入的。
而是想著趁著孫伯符新亡,孫翊這個繼任之人沒有掌控江東,他想要來占便宜。
未曾想黃祖啃上了硬石頭,崩掉了兩顆門牙。
但是周瑜卻是從孫翊的話里聽出來了,他挑起戰事之后想要打黃祖這個老弱!
如此來揚名,同時穩定軍心,像江東眾人證明他是有這個本事的。
取巧行為。
周瑜也能理解。
孫翊到底是少年人,做事喜歡雞賊一些。
至于一言不發的張纮,也覺得是孫翊大膽的求賢令起到了作用。
這下子直接就打臉那些故意離去,想要讓孫翊去請他們出山的江東大族子弟。
瞧瞧徐盛的表現,給你們機會都不中用啊!
張纮對孫翊發出的求賢令越發的期待起來了。
照這個樣子下去,興許就能籠絡住一大批寓居江東的有志之人。
他很期待此事。
孫翊背著手止住腳步,看著張昭:
“張公,如今徐盛俘虜不少,我意提拔他為校尉,可行?”
孫翊把徐盛一個白身直接提拔為別部司馬兼任柴桑令,就十分的大膽。
如今徐盛立功后,立馬就給他升了校尉。
“主公,前后不足一個月,是否過快?”
“況且還要考慮一些老將的感受啊,尤其是徐盛能打是能打,但是指揮二百人與兩千人可不是能立即上手的。”
孫翊嘿嘿笑了兩聲,隨即頷首。
畢竟不少跟著他父兄的人還沒有升到校尉,再加上帶兵這種事,哪能人人都是韓信呢!
“有功必賞,如今我不過是討逆將軍,待到后面立下功勛,再多賞賜他一些錢財、宅子和田地吧,我意讓他這個別部司馬的編制可以提高到千人規模。”
張昭頷首,既然孫翊對將來有所打算,那他也就沒有什么可勸阻的了。
看樣子今后徐盛是當定了求賢令的馬骨。
“義兄?”
周瑜也沒什么意見,況且徐盛打下如此離譜的戰例,再不封賞,故意壓著,實在是蠢笨之主的行為。
“東部呢?”
張纮也頷首,只是開口提醒道:
“主公,若是賞賜錢財之事,還是不能全交給徐盛來做。”
“不錯。”
孫翊頷首,從心中認同張纮的話,吃我孫翊的飯,拿我孫翊發的錢,都得為我賣命。
這種賞賜的事情,如何能假借他人之手?
“我意讓徐盛把人馬都乘船回到吳縣,再軍營當眾給他們發放獎賞,激勵眾多將士。”
“嗯。”
張竑當即點頭,這種情況他雖然沒有在軍中見過針對士卒的開大會獎賞,但總歸是沒什么差錯的。
“徐盛帶著人來吳縣,那何人頂替他擔任柴桑令?”
孫翊想了想,看向一旁的張昭:“張公,黃公覆他在丹陽郡?”
“那里有山越在作亂,他們不愿意臣服于孫氏,而且石城縣的官吏也仗著與山越強宗能夠溝通,難以約束管理,黃公覆怕是騰不出手來。”
孫翊想了想,隨即開口:“便先任命黃公覆為石城縣縣長,方便做事。”
張昭應了一聲,又聽孫翊道:
“讓太史子義來吧,他如今是建昌都尉,兼治海昏縣,距離柴桑也不遠,先由他來盯著來自劉表方面的壓力。”
“唯。”
張昭應了一聲,對于孫翊的安排表示贊同。
就算徐盛作戰,那也得受到太史慈的節制。
“再寫一道任命,讓太史子義全權處理南方諸多大事,以此來應對來自劉表方面的威脅。”
孫翊這話一出口,便讓在場之人沉默。
新主公那可太喜歡放權了。
“主公,是不是過于冒險?”
張竑倒不是不信任太史慈,他畢竟是降將,先前有孫策壓著,完全能夠制衡他。
如今孫翊上位,恩威并沒有立下,反倒要放權給太史慈,著實不是一個主公該做的事。
“太史子義昔日為郡太守劫州章,赴助于孔文舉(融),請援于劉玄德(備),都是有烈義的行為,真是天下間的智士,但所托卻未得其人。”
“我大哥相信太史子義,曾經立木為信,那我自是信任他的。”
可以說,孫權進一步擴大孫策下發的權柄,把整個南方的戰事都交給了太史慈來管理。
劉表的從子劉磐一直找機會在南方搞事,有太史慈在,他也沒機會。
再加上孫翊認為荊南四郡又要掀起叛亂,由太史慈在,抓住機會援助張羨,亦可以把己方勢力插旗進去。
免得再給劉備占據荊南四郡的機會,這種事還是早早做準備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