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厭惡讓我顧全大局的說辭
- 三國:不要誤會,朕不是針對你
- 秋來2
- 2077字
- 2024-09-10 01:00:00
聽著如此熟悉的詞匯,孫翊心中極為不爽:
“母親的意思是讓我放棄張公等人的支持,支持二哥繼位嘍?”
聽到兒子如此怒意的語氣,吳夫人沒有看他,而是強硬的點點頭。
孫翊哼笑一聲,過了一會才說:
“那我,自是愿意聽母親的話?!?
吳夫人有些不敢相信兒子能如此痛快。
孫翊心中則是在盤算著自己怎么去改變孫策的立場。
既然此路不通,那他就換一條路。
吳夫人見孫翊應了自己,松了口氣的同時,斟酌著又找補了一二:
“江東之主由你二哥來繼承,總歸能平穩下來,不是說翊兒你不好,相比較于你大哥,你倒是沒有他的兩個致命缺點。”
“還望母親明示?!?
孫翊看向吳夫人,想聽聽她還能說出什么高見來。
“第一,你大哥是意氣用事,喜歡殺人,而且說殺就殺?!?
“你雖然沖動,但還能控制住自己想殺人的事?!?
孫翊聽著吳夫人的話沒接茬。
真到了那個份上。
你點我,那也沒有用的!
孫翊覺得自己身上的buff疊的不少,成為家中逆子的概率很高。
畢竟早亡的爹。
優秀的兄長們。
受寵的小兒子。
被打壓的童年。
以及~偏心的媽。
他處于不上不下的尷尬位置。
自幼沒有獲取親娘的太多關注度,實在是太正常的事情。
在這方面,孫翊與五弟孫朗可謂是同病相憐。
要不然他們倆怎么能玩到一起去呢?
“第二,你大哥死要面子。”
吳夫人便開始說了一些有關孫策殺人的事。
“有一次,也是因為面子問題,策兒要殺一個名叫魏騰的人,大家都沒有辦法營救?!?
“還是當娘的我就站在水井旁說,你剛剛立足江南,很多事務尚在草創之中,根基還沒有穩固。”
“當務之急是要禮賢下士,舍棄他們的過錯,表彰他們的功勞。”
“魏功曹辦事盡職盡責,你要再這么亂殺提意見的人,你今天要是殺了他,那么明天大家就會背離你而去?!?
“我就跳進井里去,免得看見你自取滅亡?!?
“策兒大驚,他才放了魏騰。”
這件事孫翊知道。
魏騰也是會稽名士,他爺爺是八駿之一。
祖上出過兩千石的高官,性格剛直,做事不會無原則附和。
他不僅被孫策險些殺死,還會被孫權險些殺死,只不過下一次救他的是方術呂范(吳中八絕)。
“這也就是你大哥孝順,聽娘的話,旁人都勸諫不了他?!?
“母親,大哥帶頭孝順,我們這些當弟弟的自然是緊隨其后?!?
孫翊自是能明白吳夫人話語里的偏袒之意。
試探結束。
孫翊認為自己一味的逆來順受怕是撈不到她的支持,反倒會讓她覺得犧牲三子的利益并沒有什么不妥當的。
他也該表現的強硬些。
孫翊臉上有怒色:“母親,可是兒子覺得有些事母親處置的不公平,那心里就不痛快是很正常的?!?
“母親也不必過于苛責,為什么總是我這個當弟弟的要顧全大局,其余兄弟都用不著顧全大局?”
“在母親看來,我孫翊不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而是可以隨意丟棄的嗎?”
面對兒子突然的質問,吳夫人臉上神色變了幾遭:
“當然不是?!?
“翊兒,娘對你們都是一視同仁?!?
“可為什么我感覺不到呢?”孫翊直勾勾的盯著吳夫人:
“母親,你說這是為什么?”
吳夫人無言以對,只能繼續哭泣。
兒大不由娘。
一個個的都有了自己的小心思。
吳夫人悲傷于大兒子就要身亡,又傷心于三子不甘心服于二子之下。
恐會成為孫氏內訌大患。
哭了一會,她也不見三兒子來哄自己。
吳夫人只能面帶希翼的道:
“翊兒,你能懂娘的話嗎?”
“母親,我當然~聽得懂。”
孫翊端起一旁的茶潤潤口,但沒有繼續糾纏:
“大哥對母,不失為孝子;對妻,不失為佳偶;對弟,不失為好兄長?!?
吳夫人看著三子如此話語,雖然心中哀傷,可她卻搖搖頭:
“你大哥讓老母親白發人送黑發人,不能算是好兒子;”
“讓大喬姑娘年紀輕輕就守寡,不能算是好丈夫;”
“未曾好好教導你們這些弟弟,不算是好兄長。”
“翊兒,你萬不可向你大哥學習?。 ?
聽著吳夫人痛徹心扉的話,大抵就是悔叫夫婿覓封侯的那種。
當然更是話里有話,她想讓孫翊不要去爭江東之主。
“母親,你說的不對!”孫翊搖搖頭,堅定的道:
“我就是要像大哥學習!”
吳夫人的哭聲戛然而止。
她眼里露出錯愕的神色,不可置信的瞧著三兒子。
畢竟這是孫翊這個當兒子的,第一次反駁她的話。
這是她始料未及的事。
“母親也知道,我孫氏就是個臭賣瓜的出身?!睂O翊坐在一旁眼里露出堅毅之色:
“我父兄為什么要殺那么多的人?”
“為什么旁人都能退卻,他們卻是要拼了命的抓住機會奮勇上前?”
“難道母親,當真不知其中的緣故?”
吳夫人被孫翊一口氣的三問,問的停下了哭泣,愣愣的看著讓她感到陌生的三子。
孫翊卻是不管不顧的繼續說著:
“我孫氏一不是關東六國宗室、貴族后裔;二不是私人工商業富豪;三不是豪民、兼并之家;
四不是大漢軍功階層;五不是世吏兩千石;六不是本地豪俠;
七不是地方強宗大姓;八不是外來官吏或大姓;甚至連民帥、宗部都不是!”
孫翊一口氣說了當今大漢豪族的出身。
就這樣,連世家的門檻都沒夠到。
“父親乃是良家子,靠著砍殺海盜得以充當郡中小吏,身邊才得以聚集一批良家子,他靠著拼命剿滅大漢的叛賊,這才有了一點壯大的資本,數年不過是個縣丞?!?
(漢景帝曰:縣丞,長吏也。)
“當年他想要迎娶母親,別看母親家里已經破落了,可許多宗親也都不同意這樁婚事吧?”
“還是母親自己個掌握了自己的命運,認為嫁給父親是不錯的選擇?!?
吳夫人他爹妥妥的兩千石高官。
孫堅他爹就是個臭賣瓜的。
孫堅自己就是個縣丞,能門當戶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