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周瑜and魯肅
- 三國:不要誤會,朕不是針對你
- 秋來2
- 2082字
- 2024-09-21 08:00:00
田豐說的很是不客氣,這是孫翊主動送上門來的。
“不錯,主公可速速修書一封,與孫翊結為盟友。”
“此人剛剛上位,必然想要彰顯出自己的本領,我們可順水推舟促成此事,讓他去偷襲曹操的后路,代替玄德公在徐州的作用。”
許攸提出的建議,讓袁紹輕輕頷首。
袁紹雖然看不起曹操,但也明白獅子搏兔亦用全力。
否則他也不會帶著十萬精銳大軍前來了。
袁紹就是要一口氣捏死曹操這個腌臜遺丑!
他們對于孫策的死并沒有太多的想法。
死了就死了唄。
但是既然孫翊主動湊上前來,那必須得好好利用他一番。
于是鄴城當中,袁紹的使者動身前往江東。
同樣許都同為朝廷使者與張纮一同返回江東。
……
周瑜率兵奔著吳縣進發。
路途當中又見到了孫翊下發的第二道布告:求賢令。
如此激進的言論,倒是讓周瑜有些不敢相信出自孫翊之手。
即使傳言三弟類兄,可周瑜覺得孫翊與孫策相比較,他們兄弟二人差距還是蠻大的。
畢竟孫策的形象在周瑜心中排第一。
周瑜壓制住心中的思路,把求賢令遞給了一旁的魯肅。
魯肅其實不愿意跟著周瑜來的。
他本想著去投靠同鄉劉曄,而且二人通信也交流好了,可惜魯肅的老母親被周瑜給護送到吳縣去了。
魯肅不得不跟在周瑜身邊,一同前往吳縣。
“子敬,你且瞧瞧江東新主制定下的新政策。”
魯肅心中依舊是有些無奈的。
周瑜推薦他也不是頭一次。
孫策對魯肅表示非常看重,但就是不用,直接拋在腦后。
搞得魯肅心思都有些滅了,他都決定要聽從劉曄的話,去投靠鄭寶一個小勢力去了。
再加上三公子孫翊類兄的傳言,魯肅很容易就自我代入。
縱然是去見了,大抵還是同一個結局。
不會任用自己。
可是當魯肅看完孫翊發布的求賢令后,一時間有些發懵。
他側頭看了一眼同樣在騎馬的周瑜:
“公瑾,這求賢令著實是大膽,讓人意外。”
“哈哈哈。”
周瑜見魯肅眼里露出震驚之色,也難掩自己心中的驚訝:
“我也是沒有想到新主公會有如此頭腦。”
魯肅眼里露出疑色:
“我聽聞張子布、秦文表、陳文正等人皆為討逆將軍謀主,公瑾如何判斷出來不是他們所出的主意?”
“他們雖為伯符謀主,但制定的策略都較為穩妥,絕不會寫出這種激進求賢令的政策,我有十成把握是主公自己的想法。”
其實周瑜話外的意思便是他們都是保守派,且吃的是“有道德”這碗圈子飯的。
如何能放棄道德這個門檻呢?
此乃他們立身之本。
孫翊給周瑜寫的信很簡單,大哥遇害,請速帶兵而歸,助我穩定局面。
對此,周瑜極其滿意孫翊的措辭。
魯肅頷首。
要是孫伯符早有這種想法,大抵在孫策執政時期就廣而告之了。
絕不會等到他死了,江東再出這種求賢令。
“有此求賢令,像子敬這樣的大才,定然能夠在江東有極佳的前途。”
周瑜繼續給魯肅洗腦:“昔馬援答光武云當今之世,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
“如今我們孫將軍親信賢人智士,接納奇才異能,我聽說古代哲人的神秘論證,接承天命替代劉氏者,必定起于東南,推算歷數觀察形勢,最終會造建起帝王基業,與天命相符合,也正在東南。”
“如今正是有識有志之士歸附英杰的時代,我正是通曉此理,足下不須以子揚之言介意也!”
魯肅有了孫翊這份求賢令,再加上周瑜的勸說,他決定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去見一見孫翊,如此還不行,他再去投奔同鄉劉曄。
隨著時間的推移。
許多人都在看求賢令的效果,特別是徐盛這個毫無背景關系之人的標桿被樹立起來了,倒是讓很多人心動。
潘璋跟著孫權好幾年了,可惜目前沒有什么機會領兵。
他能力是有,但人品是真滴差!
此時瞧著前幾日還是白身的徐盛,帶著二百多人前往柴桑上任,潘璋心中說不羨慕那是假的。
尤其是孫翊的這個唯才是舉的求賢令,更是吸引他了。
但是二公子目前還在籌備喪事,根本就沒有心思找尋其余人。
潘璋又喜歡喝酒,窮困潦倒,一直欠賬呢。
今日債主上門討要,潘璋拍了拍自己的胸口毫不在意的給他們畫大餅:
“等我以后富貴了再還,絕不會不還你們酒錢的。”
債主們也都知道潘璋是跟著孫權廝混的,奈何就是沒有什么職位,今日得了這個答案后,更是不好發作。
打又打不過。
要是能打過他,大家也就不會心平氣和的同他講道理了。
“潘壯士,我們都知道你將來定然能夠出頭,可是再這么下去,誰還敢給你賒賬啊?”
債主幾乎是央求著道:
“如今孫將軍下發求賢令,不少人去了,只要是有真本事就能出仕,潘壯士何不去試一試呢?”
“對啊,反倒在此拿話哄我等小民。”
“滾滾滾。”
潘璋一下子就把破舊的木門給關上了。
其實他是心動了。
奈何自己早早的投了二公子。
怎么能輕易就要做出另投他人的事情?
外面的債主子無奈,只能罵罵咧咧的走了。
孫翊騎著戰馬帶著護衛招搖過市,出了城門。
今日。
周瑜就要來了,無論如何孫翊都得出來迎接一二。
孫翊下了戰馬,就在一旁等待,早有士卒前來匯報周瑜的隊伍到了何處。
同樣孫權等兩個弟弟也一同來迎接。
城外十里地。
帶頭的周瑜直接手持馬鞭遙遙一瞧,就看見孫翊帶人在那里等著。
對于孫翊,他與孫策雖是通家之好,但印象并不如老二孫權多,但也知道孫翊身手不錯。
這可能也是義兄選擇他繼任的緣由。
去歲孫權攻打廣陵郡的戰事,周瑜也有所耳聞。
江東確實不該兵分兩路,以至于另一路吃了大虧,可又沒有辦法。
畢竟還是要鍛煉孫氏子弟的。
周瑜當即打馬跑了一段之后,離著孫翊十步遠就跳下戰馬來,快速走上前去。
孫翊主動開口:“義兄,你可算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