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洋紫荊玩具廠
一九八六年,一月七日,上午八點三十二分。
鐘家一樓,樂氏書咖。
“鐘大哥,上午好。”何敏抱著幾本書,笑意盎然的在鐘元面前坐下,上午的陽光灑落在她的身上,讓她宛如披上了一層光紗一般,熠熠生輝。
就算是鐘元都忍不住晃了一下神。
“上午好。”
打完招呼,鐘元的智慧回歸,頓時察覺,有一些美好,說到底其實是心意。
就好比現(xiàn)在的何敏,小動作可不少。
特意調(diào)整的坐姿,表情,衣服,甚至是時間。
可以說全都是小心機。
當(dāng)然了,并不讓人討厭。
最起碼,鐘元并不討厭。
此時何敏已經(jīng)打開書,認真看起了書,只不過專不專心就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鐘元見此,也就收回了注意力,繼續(xù)把目光放在劇本上。
何敏過了幾分鐘,冷靜下來后,注意力也放在了書中,不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把注意力放在鐘元的身上,看上幾眼,看的目不轉(zhuǎn)睛,大膽的很。
好在,鐘元上次的提醒有效果,何敏雖然大膽,但也控制的住,看的時候大膽看,但也會控制時間,并且,不看的時候,也會把注意力很快收回,并放在學(xué)習(xí)上。
一時之間,兩人的氣場倒也融洽的很。
而這一角,依舊是書咖里的一道靚麗風(fēng)景。
時間很快來到了十一點。
鐘元看了一下時間,一邊收拾紙筆跟書籍,一邊對被吸引了注意力的何敏道:“阿敏,我有事,先走了。”
何敏快速又迅速的整理起了書籍:“鐘大哥,有事你快去吧,這些書我來弄。”
“行,那麻煩你了,之后請你吃飯。”
鐘元笑著放下書,只拿著紙筆離去,把之交給了柜臺的老媽后,就出門開車離去,很快就消失在了一直關(guān)注的何敏的視線中。
......
新界。
十一點二十一分,距離午休也沒幾分鐘了。
鐘元租的車停在了新星玩具廠后門。
這是一家小型玩具廠。
但卻已經(jīng)成立了十二年,并且口碑一直很好,還有著自己的品牌,雖然設(shè)計的玩具只在港島賣,可以說,是有底蘊的。
只不過,沒有足夠的靠山跟人脈,一直發(fā)展不起來。
港島就是這樣,有多少的能力,就吃多少飯,如果能力不夠,卻非要吃,那只會撐死。
畢竟,只要利益足夠,卻沒有足夠的能力,那是會引來群狼的,最后逃不了被分食的下場。
“卓先生,這里。”
一位三十歲出頭,有些胖的男人熱情的招呼著下車的鐘元:“這邊請。”
鐘元打過招呼,就低調(diào)的跟著男人在新星玩具廠觀看了起來,此時的他特意穿著跟玩具廠一樣的工服,加上這個點,工人不是去上廁所了,就是已經(jīng)無心工作,聚在一起交談,還有熟人帶著,并不引人注意。
就算是有看到的,也不會多想,很容易就可以糊弄過去。
這些都交給了胖胖的男人,鐘元專心觀察,然后把觀察到的與自己此前收集到的情報進行結(jié)合。
畢竟,他是付過錢的。
玩具廠本就不大,所以,很快就參觀完了。
鐘元付了尾款,在車上換好衣服,把工服還給男人,就開車離去。
......
幾分鐘后。
車停在了同樣在新界的另一家玩具廠。
這家名為藍寶的玩具廠,達到了中型,不過歷史卻不如新星,只有五年,不過同樣有技術(shù),有底蘊,發(fā)展的挺好。
同樣沒有足夠的靠山跟人脈。
最起碼比不上柏玉娣。
相差甚遠。
她如果想要拿捏,并不難。
同樣早就聯(lián)系好了人,換好了工作服,參觀了一圈,付了尾款跟工服,開車離去。
......
這一中午,鐘元在港島各處,一共參觀了五家玩具廠,最后在快上班的時候,去了最后一家大型玩具廠。
這是一家名為洋紫荊的玩具廠,坐落在九龍。
靠山跟人脈不會比柏玉娣遜色。
同樣的過程。
在午休結(jié)束前,完成了觀察。
付了尾款跟工服,鐘元開車找了一家面館,點了碗面,開始拿出準(zhǔn)備好的紙筆,完善玩具廠的資料。
六家玩具廠,四家都是沒有足夠靠山,可以讓柏玉娣拿捏的,兩家則是無法拿捏,只能夠合作。
其中有兩家又是可以收購的,都是沒有靠山的。
全都是鐘元特意挑選出來的。
至于如何選擇,那就是柏玉娣的事情了,鐘元只打算賺情報的錢,不打算賺別的。
這年頭,生意可沒有那么好做。
那怕鐘元有很多靈感跟想法,但在沒有積攢夠足夠的資本之前,他依舊不會輕易下場,只會跟在后面喝口湯。
這不是有沒有膽魄的問題,而是在計算了得失之后所作出的決定。
畢竟,他手中一沒有本錢,二沒有靠山。
這個時候下場,下場不會比其他人好到哪里去。
尤其是這段時間調(diào)查過后。
能夠進入他第三輪調(diào)查的,不管是新星玩具廠,還是那藍寶玩具廠,就沒有差的。
從上到下,可以說人才不缺,制度不差,甚至就連發(fā)展的時機也合適,可為什么就是發(fā)展不起來?
不是沒有發(fā)展起來的,比如洋紫荊玩具廠。
一開始其實也跟新星玩具廠一樣,很有潛力,只不過到最后,就連名字都被換掉了,連同原本的老板一起。
所以,在港島,不是說你有能力就可以賺錢的。
賺小錢沒問題,喝喝湯也可以,但想要上桌吃飯,那就要看看你有沒有足夠硬的靠山了。
事實上,港島就跟上一世,鐘元死亡的時候一樣,已經(jīng)非常固化了,想出頭,難上加難,不然也不會有那么多人加入社團了。
固然有港島上層放任的原因,但如果不是因為有這個征兆,有這個風(fēng)氣,有這個基礎(chǔ),港島那些洋鬼子,也不會從這里下手。
畢竟,從整個港島的層面上而言,一件事情的發(fā)生,不可能是只有一兩個原因,而是涉及到了方方面面。
是各方合力的結(jié)果。
而不是某一方面推動就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