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上班
- 離婚后,沈欣月的心理成長
- 作家OfsCbd
- 2054字
- 2025-07-05 18:41:25
新的環境,新的人,一切都是新的。
熟悉陌生的地方,熟悉陌生的語調。
沈欣月沒有想過自己在家鄉也會聽不懂別人說的話。
常常有人用“你好歹還是個大學生嘞,啥也不懂。”來評價她。
沈欣月會因為這樣的評價會傷心,很久很久。她長久的被困在這個評價里。
在這里上班的大姐比較多,主管會告訴她:“原大姐沒讀過書,字也不認識幾個,都能做好這份工作,你一定沒問題的。”
沈欣月自己還在自我懷疑里打轉,別人已經把她看得明明白白了。
那些大姐經常向她各種套話,打聽她的事。
沈欣月一直對不熟悉的人存有抵觸心理,她雖然刻意的和她們保持距離,耐不住她們的八卦能力太強,加上自己本身就一直覺得委屈無從訴說,最終還是突破心理防線,把自己的事情一股腦全告訴了她們。
開始的時候,這種訴說感帶給沈欣月的確是的暢快的舒爽,漸漸熟絡起來以后,尤其是自己的提成高于其他人的時候,那些所謂的同情和好感都蕩然無存,只剩下競爭里殘酷的廝殺。
不管是兼職,全勤還是暑假工,沈欣月從她們對待每一個人的態度,看出了從前沒有細細分解過的人的本性。
貪婪,自私,嫉妒,善良,具有同情心,淳樸。。。。。。
是的,一個人本來就不是只有一面。
小時候覺得過家家的小孩子很可笑,現在看到這些所謂的大人的所作為,沈欣月從心底里覺得,小孩子即使長大了,也還是玩的小孩子的把戲,這個發現讓她對世界的濾鏡打碎了一大半。
沈欣月很好奇過去的那些時間里,自己也上班,也結婚,也和人相處,學習。
為什么會直到現在她才覺出人們的偽裝?一回首思索,沈欣月有種“從未活過”的感受。
這將近三十年的時光里,沈欣月越來越記不起自己是怎么過來的。
好像上學的記憶也有限,朋友同學大部分也都和自己的生活沒有什么聯系了,自己也沒有很了解的近親好友,就連自己親弟弟沈海濤,細細想來也了解有限。
更別說自己對前夫崔家建的了解,越來越“知之甚少”了。
在這里,除了繁重的工作,讓沈欣月小心翼翼的就是同事這種人際關系。
讓她感到欣慰的是妹妹把孩子帶的還可以,只是孩子沒有這樣完全離開過父母獨自在陌生的環境里生活,還是不太適應。
每次見孩子,沈欣月看到孩子就可以確認孩子的心里和身體狀況的好壞,雖然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生活總算還是可以繼續下去。
最開心的就是發工資的時候,沈欣月發了第一筆工資的時候就已經把它分成好幾份,全部按排完了。
妹妹會給孩子買新鞋新衣服,學習用品,甚至是給他們錢讓他們自己去商店里買零食。
孩子在沈欣月身邊的時候,由于沈欣月自己帶孩子沒有收入,只有花唄每個月的一千塊錢的額度,所以每次去超市都是只準孩子看不準孩子買,現在這樣自由自在的日子,沈欣月看著孩子變化很大。
沈欣月覺得自己給不了孩子老天好像在用另一種方式補償給她。
把工資分配完,沈欣月自己手里剩下二百塊錢用于和孩子見面時的開支。
每個月給妹妹二百五百不等,給哥哥嫂嫂五百的生活費,也不算白吃白住,自己心理上也過的去。
分別給父母一些,自己再強制存五百,以防外一。
沈欣月就這樣每天兩點一線的生活著,有時候她也會覺得自己像提線木偶一樣,感覺生活枯燥疲乏。
每當休假見到孩子,身體上的疲乏感能減輕一些,即使這樣,她還是意識到一個嚴重的問題:身體一天比一天虛弱。
熟絡以后,沈欣月也會和這些大姐們聊天,她發現這些大姐的傳統農村婦女的生活態度使她很受啟發。
居然有人可以把一份工作做三十年,這讓沈欣月覺得很不可思議。
也是在這樣的震驚中,讓沈欣月開始認真思考關于工作和生活的真正意義到底是什么?
不可否認,人和人從出生就存在著差異。
可是,出身決定不了的是長大以后脫離父母庇護的生活。
沈欣月開始審視自己的成長歷程,她看到網絡上關于原生家庭的言論,她覺得自己走到現在這一步和原生家庭確實是有關系的。
但是,一樣的大部分的家庭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也沒有十全十美的父母,那么,最終脫離原生家庭以后的生活,除了不可避免的受影響那部分以外,組成自己小家庭的生活差異又是誰能決定的?
沈欣月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不能讓孩子受到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她雖然給不了孩子完整的家庭,但是她想讓孩子擁有完整的美好同年。
沈欣月一直不能理解崔家建的父母不讓孩子上幼兒園,而崔家建自己居然也贊同。
就崔家建自己說:“我要是能有個高一點的學歷,早就漲工資了,也不至于一直做著累活,生活這么艱難。”
由此,沈欣月自然的認為崔家建會和自己一樣關心孩子的上學問題。
隨著孩子的長大,沈欣月才發現端倪,崔家建不僅對孩子上學的事情不著急,而且對孩子以后的教育規劃也是很隨意的態度。
每當提及這件事情,他總是說:“讀那么多書有什么用,最后還不是打工。我對我孩子要求沒那么高,她想學就學不想學就不上學。”
那時候沈欣月覺得他的言論和之前完全就是不關聯的,那時候也沒多想,只覺得可能是孩子上學讓他壓力大。
現在自己一個人帶著孩子,沈欣月才意識到想要給孩子好的生活,不是說自己的壓力大就可以改變當初的決定的。
暑假沈欣月把孩子接到身邊,由于自己的工作時間比較長,沒有辦法讓孩子時刻待在身邊,只好和弟弟沈海濤商量把孩子放他那邊。
剛好弟弟沈海濤的工作處于淡季,也不太忙,就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