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富貴還鄉
- 重生七八從娶女知青開始
- 知青小姐姐
- 2050字
- 2024-09-17 08:01:00
“別提了,就這一張壓箱底的好玩意兒,還有工業券,你要了現在就能買臺縫紉機搬回家。”
票販子看出兩人的意動,張口誘導著。
“少扯犢子,是好東西沒錯,但壓箱底是賣不出去吧?”
張誠嗤笑一聲,戳破了票販子的自吹自擂。
需要這票的,找熟人朋友換換就能湊到,何況在撫松縣城買得起縫紉機的人家本來就沒幾個。
“嘿嘿,還是個行家。”
票販子愈發摸不清張誠的來路,對票證的買賣也這么熟悉,看著不像是農民。
“這些,我都要了,五十。”張誠也沒問成不成,就拿了五十給對方。
這價可能比散賣低,但夠對方賺頭了。
正好這里面的糧票、油票等等雜票,他都能用得上,連工業券也省得再找。
“成,就當交個朋友。”
票販子少賺點,可也少了風險和麻煩,巴不得多幾個張誠這種大客戶。
買完票,轉頭張誠就帶著李小可往供銷社進。
“咱這撫松縣城太小,好多東西想買都沒地,等什么時候領你去春城百貨大嶺轉轉,那才叫齊全。”
張誠嘴上沒溜地跟李小可胡吹著,實際上他也沒見過七、八零年代的春城,但不用想也知道這座出生了第一輛‘解放牌’大卡車的城市,如今有多繁華。
就說現在,春城的經濟總量也是排全國第五。
相比之下另一個與省同名的JL市,自打五十年代省會被搶后,就成了萬年老二。
“這,這么多就夠了,再買我們也帶不回去。”
李小可卻沒當成是假話,一臉認真地思考道:“去春城還得花錢吃飯住宿,就在縣城挺好。”
這傻妮子……
張誠寵溺地看著對方,半真半假道:“到時候咱開小汽車,一天能跑好幾個來回。”
嗤~
供銷員嗤鼻一笑,還小汽車?
瞅那樣,怕是連自行車都沒有,真以為自己是干部啊?
就算是干部,級別低了,也只有腳蹬的份。
張誠懶得跟供銷員掰扯,票證拿出來,錢拿出來,他要買的東西足夠把對方累夠嗆了。
到了把縫紉機票拿出來的時候,這回供銷員是真高看了張誠一眼。
“這玩意兒供銷社暫時就一臺,京城產的燕牌縫紉機,143塊,你要是想要其他牌子,可以等個幾天讓人托運過來。”供銷員說道。
她也是好心,一般縫紉機也就賣一百出頭,燕牌貴了大幾十,能剩到現在也是價錢的緣故。
而正常家庭買縫紉機其實不挑牌子,這年頭產品質量都不差。
“就這臺了。”
張誠也不猶豫,當場就給買了下來。
這一消費,算上縫紉機,花了232塊,就這還是李小可攔著,不然得往三百塊上去。
期間公安人員還來了一趟,盤問了一下張誠的身份,和錢的來路。
后者報了井上次郎的名字,才算應付過去。
有那一瞬間,張誠都覺得周遭人看他的目光帶上了幾分鄙夷,為東瀛人辦事在大眾眼里那就跟二鬼子一樣。
但他也很委屈啊,先不說他這個‘二鬼子’是賺鬼子的錢,就說不套個二鬼子的皮,他就是有錢都不敢花。
之前那賣香蕉掙的錢,上不了臺面,人家一句投機倒把全給你充公,都沒地說理去。
等著吧,等到他掙著小東瀛的錢,騎到小東瀛的頭上,這面子就回來了。
張誠把老頭給喊了過來,東西裝到驢車上。
來時滿滿當當,回去也是滿滿當當。
不過這回他也能坐上面了。
晃晃悠悠又是四個鐘頭,到村子的時候天還沒黑。
不知道誰家的小孩光著屁股就跟著驢車跑了起來,連帶著其他小孩也圍了過來。
各家各戶門前蹲著人,一邊往嘴里扒拉著飯,一邊閑嘮嗑。
村里連個有電視的人家都沒有,頂了天也就石紅霞家里有臺收音機,啥樂子都沒有,那嘮嗑就是最大的娛樂活動了。
擱往常,張誠兩口子就是回來,也沒人當回事。
生怕挨得近了,再被借糧食。
但這回就不一樣了。
那眼珠子一個個就差鑲在驢車上。
畢竟早上張誠出發的時候,他們可是真真地看著拉一車大花菌出去的。
這玩意兒真能賣錢?
“來,喊聲張叔好,有糖吃。”
張誠掀開搭在驢車上的布,從一口袋里隨手一掏。
本來以他的想法,是不準備蓋布,打算招搖過市一把,但李小可覺得新縫紉機不宜風吹日曬,再加上這年頭治安差強人意,強烈要求下還是給蓋上了。
小孩們看到張誠手里的糖,眼睛都亮了起來。
“張叔好!”
“張叔吉祥!”
擦,這誰家教的,莫不是宮里出來的?
張誠把老式硬糖撒了出去,任由小孩子們爭搶。
這‘闊氣’的一幕,頓時令大家伙的視線集中到驢車上的物件。
油、布、肉……
尼瑪張家這是要過年了,還是又娶個媳婦過門?
逢年過節,也沒見誰家這么闊綽過。
“哎,我沒看錯吧,是不是有個鐵玩意兒?”
“臥槽!縫紉機?還是牌子貨!”
“真嘞假嘞?我聽說這東西少說上百塊,張誠能買得起?”
“那還有假?我之前在縣城親戚家見過。”
隨著眾人的臥槽聲四起,騷動也愈來愈大。
我滴乖乖隆地洞!
縫紉機啊,村子里是見過沒用過,提起來都覺得是城里的物件,誰曾想張誠能帶回來一件?
就是放在撫松縣城,那也是稀罕貨。
周遭驚奇和艷羨的目光,讓李小可情不自禁地低下頭,不敢去面對。
反倒是張誠,抬頭挺胸臉上帶笑,坐在驢車上也不忘拱手朝四周打招呼。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
何況他是特意這么招搖走一遭,不下猛料,怎么釣得著大魚?
“張誠,這是你家的縫紉機?”
圍觀人群逐漸變多,終于有人張口詢問。
“新買的,燕子牌,大家以后要是有需要縫縫補補的,盡管到家里來。”張誠點頭道。
這熟絡而又親近的態度,也讓村民們復雜的心情恢復了許多,琢磨著今后真得多去張誠家走動走動了。
不說攀個交情,起碼縫個衣服被子啥的,能張開這個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