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先富帶后富
書名: 重生七八從娶女知青開始作者名: 知青小姐姐本章字數(shù): 1963字更新時間: 2024-09-16 08:01:00
“好,我會跟縣衙那邊打招呼的。”
井上次郎清楚該到自己發(fā)力的時候了。
“還有你那個旅行社的生意,能做盡量跟縣衙合作做下去,哪怕多投入一點,其他方面會給予你方便的。”張誠指點道。
在華夏做買賣,跟官面上沒有聯(lián)系顯然是不行的。
“你說的對,兩邊都不能放下。”井上次郎受教地點了點頭。
他之前還真有放棄旅行社這個生意的心思,畢竟有了松茸這個一本萬利的買賣,還掙那點仨瓜倆棗圖什么?
但經(jīng)過張誠這么一提醒,頓時就擺正了心思。
自己以后若是想在撫松縣收松茸,那跟縣衙打交道的時間還很多。
只不過自己好歹是個國際商人,又比張誠年長。
做人做事上,反而對方看起來比自己更有經(jīng)驗,這就很奇怪了。
“那我就不久留了,該回去了。”
張誠不在乎井上次郎怎么看自己,他甚至是故意顯露出自己的特別之處。
誰讓兩人如今的地位差距過大,他只能通過各種小手段來提高自己的價值。
好在他的胃口小,松茸的買賣也需要隱秘,所以兩人之間還維持著脆弱的平衡。
張誠說完要走后,腳上跟扎了根似的,看向井上次郎。
后者一拍腦袋,遞過去一個黑皮包:“六千塊人民幣都放里面了,至于美金的話,回頭我再給你辦個花旗賬戶。”
也是,錢還沒給呢,張誠怎么可能走?
“這皮包太扎眼,就不要了。”
張誠打開皮包,把備在褲腰處的麻袋掏了出來,錢塞到里面,壓根看不出來這玩意兒像是能有六千身家的主兒。
“這個也帶著,我看你領著女人來的,就當是見面禮了。”
井上次郎露出會心的笑容,從床頭柜拿了件東西遞給張誠。
張誠瞅了一眼,頓時怔住。
擦,絲襪!
還是黑絲。
說實話,這種帶包裝的東西,張誠重生回來還是第一次見。
別小瞧這玩意兒,國內(nèi)大城市也不一定買得到,屬于奢侈品了。
“謝謝井上先生好意了。”
張誠拱拱手,也不客氣,拎著麻袋就出了門。
主要是絲襪能預防小腿靜脈曲張,他是為小可身體著想。
到了樓下,李小可正捧著水壺,焦灼不安地等待著,直到看到張誠才松了口氣。
“多謝兄弟照應了,下回再來給你帶點土特產(chǎn)。”
張誠跟前臺寒暄了兩句,領著李小可離開招待所。
老頭還在驢車上等著,嘴里吞云吐霧著。
“大爺,你在這等會兒,我們?nèi)ベI點東西。”
張誠交代了一句,從兜里拿出五塊來,遞向老頭。
“咦,你這是弄啥?”
老頭一口豫省話,手上卻沒含糊,死死地抓住鈔票。
“不弄啥,就是回去以后有人問了,你就說不知道,剛才那東瀛人也別提。”
張誠順勢將鈔票塞到老頭手心,然后包住,拍了拍手背,“這點就當辛苦費。”
“俺懂,封口費嘛。”
老頭把手揣進兜里,揚揚下巴:“放心,你大爺我嘴最嚴實了,去買東西吧。”
他不是傻子,自然看得出來張誠是打算挖坑給村里的某些人。
這小子蔫壞啊,
不過出手怪大方,這種人起了勢,總比楊愛軍那種人強。
張誠搞定了大爺,才跟李小可往供銷社的方向去。
“這是回款,還有個小禮物,人家從國外帶進來的,就當我借花獻佛了。”張誠把麻袋遞給李小可。
李小可暈暈乎乎地接了過來,打開袋子,映入眼簾的就是一捆捆十元紙鈔。
心臟都嚇停了一瞬。
“這么多?你,你這到底是怎么掙的?”
李小可抓住張誠的手,情急道:“要不然咱把錢還回去吧,只要你不賭不喝酒,沒錢咱也能把日子慢慢過好。”
在她看來,什么買賣能掙這么老多錢?搶銀行都不能吧?
錢越多,她越不踏實。
“還回去干什么,好不容易從東瀛人那掙的錢,況且,這才哪到哪,后面只會更多。”
張誠語氣放緩,安撫著李小可緊張的心情,他很理解對方受到的沖擊。
如今工人一年工資普遍才在一百元左右,他這一趟就賺了人家六十年的工資,擱誰誰不懵?
這跟后世賺了六億還不同。
這個時代萬元戶的稀缺性要遠遠大于后世的億萬富翁,更不要說他才花了幾天的時間,就積攢了旁人一輩子都難以企及的財富。
當然,張誠的心情倒還正常。
在這個即將開啟野蠻生長的草莽時代,類似一飛沖天的例子,他見得太多了,何況這筆錢他如果只存放銀行的話,要不了幾年就會貶值得厲害。
“掙東瀛人的錢?什么意思?”李小可很快被轉(zhuǎn)移了注意力。
畢竟在人接收到超出認知的沖擊時,一倍和一百倍其實沒有太大的區(qū)別。
李小可只知道六千塊很多,但不知道具體是怎么多,這就跟網(wǎng)上許多人叫嚷著幾百萬的房子不算貴,現(xiàn)實點個黃燜雞都費勁一樣。
“這大花菌我們不吃,但是在東瀛屬于頂級食材,有價無市的那種,剛才跟我一起看貨的那個人就是東瀛來的商人,我們的大花菌就是賣給他,一斤五塊。”
張誠本就不打算瞞著對方,之前不說,是因為說了也只會被當成吹牛皮,現(xiàn)在實打?qū)崿F(xiàn)金放在麻袋里,由不得對方不信。
“啊?一斤五塊!”
李小可睜大眼睛,他們收回來才一毛一斤,足足翻了五十倍,“那,那咱不是成剝削的資本家了么?”
作為一個被派到農(nóng)村再教育的知青,她的認知里資本家就是要被批判和打倒的對象。
“咳咳,我這叫先富帶動后富,符合國家號召,何況這大花菌到了東瀛,身價要翻上千倍,總不能這錢東瀛人能賺,我就不能賺吧?”張誠振振有詞道。
他前世倒是如對方一樣清高過,可很快現(xiàn)實就錘醒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