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只有這樣,才能解釋?
- 無限死亡真相:全面追兇
- 公子鬼大
- 4170字
- 2024-10-12 15:59:41
解剖室里,慘白的燈光毫無生氣地傾瀉下來,照得四周一片慘白,仿佛連空氣都被凍結了一般。
蘇雅馨忍不住打了個寒顫,這股寒意并非來自室溫,而是源自空氣中彌漫的那股特殊氣味——消毒水和福爾馬林混合在一起,冰冷刺鼻,帶著令人作嘔的濃烈氣息。
她深吸一口氣,努力忽略著這股讓她不安的氣味,將目光投向解剖臺上的那具冰冷軀體。
死者是一位年輕女性,即使已經失去了生命,姣好的面容上依然殘留著令人驚嘆的美麗。
法醫身穿白大褂,戴著口罩和手套,神情專注地站在解剖臺前,手中鋒利的手術刀在燈光下泛著冷光。
他小心翼翼地用手術刀劃開了死者的胸腔,露出里面排列整齊的肋骨和被切開的組織器官。
鮮紅的血液、慘白的脂肪、暗紅的肌肉組織……這些平日里隱藏在人體內的秘密,此刻毫無保留地暴露在蘇雅馨眼前。
她強忍著胃部翻江倒海的不適,將注意力集中在法醫的每一個動作和言語上,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心臟沒有明顯異常,肺部也相對干凈,沒有發現明顯的病變或損傷。”法醫一邊檢查著死者的器官,一邊冷靜地陳述著。
法醫一邊檢查,一邊低聲說道,“毒理學分析顯示,死者血液中氰化物的濃度極高,足以在短時間內致死。”
“可是,死者面部表情安詳,沒有中毒后常見的痛苦和掙扎痕跡,這和氰化物快速致命的特征不符。”蘇雅馨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法醫點了點頭,表示贊同:“是的,所以我懷疑死者在中毒之前,可能被注射了某種麻醉劑,使其在無意識的情況下中毒身亡。”
他用鑷子夾起一根細小的針頭,展示給蘇雅馨看:“我們在死者手臂上發現了一個極其微小的針孔,幾乎肉眼難以察覺。經過比對,這根針頭與我們從死者家中搜出的微整形針劑盒中的針頭完全一致。”
蘇雅馨恍然大悟:“所以,死者很可能是在接受微整形注射的過程中被注入氰化物,而麻醉劑掩蓋了中毒的痛苦,讓她在毫無察覺的情況下死去?”
“目前看來,這是一種可能性很高的推測。”法醫將解剖工具放回托盤,“但是,微整形手術需要專業的器材和操作環境,兇手是如何在不引起死者警覺的情況下完成這一切的呢?”
蘇雅馨陷入了沉思。
死者生前最后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是三天前的晚上,她獨自一人進入了自己的公寓樓,之后就再也沒有出來過。
而公寓的監控錄像只覆蓋了公共區域,房間內部并沒有安裝攝像頭,這給警方的調查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兇手很可能對死者非常了解,甚至可能是她熟悉的人。”
蘇雅馨喃喃自語,“只有這樣,才能解釋兇手是如何進入死者的公寓,并在不被察覺的情況下完成這一切的。”
法醫摘下口罩和手套,語氣凝重地說道:“我已經采集了死者的血液、毛發等樣本送去進一步化驗,希望能找到更多線索。”
消毒水的味道在蘇雅馨鼻腔里盤旋不去,仿佛要滲入她的血液,將她一并浸泡在這冰冷的解剖室中。
她看著法醫熟練地操作著器械,每一道步驟都精確而優雅,仿佛在進行一場莊嚴的儀式。
“接下來,我們要檢查死者的消化系統。”法醫的聲音打破了沉默,他換上一副新的手套,拿起解剖刀,“這有助于我們了解死者的最后一餐以及死亡時間。”
刀鋒劃過死者的腹部,露出了胃部。
法醫小心翼翼地將胃部取出,放置在一個不銹鋼托盤中。
胃部的內容物還未完全消化,依稀可以辨認出一些食物的形狀。
“死者最后一餐吃了什么?”蘇雅馨問道,目光緊盯著托盤中的胃部。
“從胃內容物的性狀和消化程度來看,死者最后一餐應該是在死亡前六到八個小時內食用的。”法醫一邊觀察,一邊解釋道,“食物主要是一些蔬菜沙拉和少量雞胸肉,還有一些未消化的草莓碎片。”
他用鑷子夾起一片草莓,展示給蘇雅馨看,“你看,這草莓還很新鮮,說明死者是在購買后不久就食用了。”
蘇雅馨點了點頭,這些信息看似瑣碎,卻可能成為破案的關鍵。
她拿出手機,將這些細節記錄下來。
法醫繼續檢查著死者的其他器官,每一個步驟都一絲不茍,仿佛在尋找著隱藏在死者體內的無聲證詞。
他用手術剪剪開死者的腸道,仔細檢查著腸壁上的每一處細節,尋找任何可能存在的異常。
“腸道內沒有發現明顯的異常,也沒有食物中毒的跡象。”法醫檢查完畢后說道,“看來死者的死亡原因并非食物中毒。”
蘇雅馨陷入沉思,死者的死因越來越撲朔迷離。
從表面上看,這是一起精心策劃的謀殺案,兇手利用微整形注射的方式將氰化物注入死者體內,并利用麻醉劑掩蓋了中毒的痛苦,使其在毫無察覺的情況下死去。
“還有什么發現嗎?”蘇雅馨問道,她相信法醫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經驗,一定能從死者身上找到更多線索。
法醫沒有立即回答,他將目光投向解剖臺上的尸體,仿佛在與死者進行一場無聲的對話。
許久,他才緩緩開口:
“我在死者的指甲里發現了一些皮屑組織,這說明死者生前可能與兇手發生過肢體接觸,并且進行了反抗。”
蘇雅馨心中一緊,這無疑是一個重要的發現。
她立刻問道:“能提取進行比對嗎DNA?”
“我已經將樣本送去化驗了,相信很快就會有結果。”法醫說道,“希望這次能找到突破口。”
消毒水的味道在空氣中彌漫,仿佛要將蘇雅馨的思緒也一并浸泡在這冰冷的解剖室中。
她凝視著解剖臺上那具毫無生氣的軀體,腦海中不斷回放著案發現場的每一個細節。
死者名叫林薇,是一位年輕貌美的網絡主播,擁有著令人艷羨的事業和愛情。
然而,就在她的人生即將邁向巔峰的時候,卻突然香消玉殞,只留下一具冰冷的尸體和無數的謎團。
“死者指甲里的皮屑組織已經送去比對了DNA,相信很快就會有結果。”法醫的聲音將蘇雅馨從沉思中拉了回來,“希望這次能找到突破口。”
蘇雅馨點了點頭,心中卻隱隱感到不安。
這起案件從一開始就透著一股詭異的氣息,兇手的手法之高明、心思之縝密,都讓她感到不寒而栗。
“還有什么發現嗎?”蘇雅馨追問道,她相信法醫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經驗,一定能從死者身上找到更多線索。
法醫沒有立即回答,他將目光重新投向解剖臺上的尸體,仿佛在與死者進行一場無聲的對話。
他用戴著手套的手指輕輕撫摸著死者手腕上的針孔,眉頭微微皺起。
“死者手腕上的針孔非常細小,幾乎難以察覺。”法醫沉吟了片刻,緩緩說道,“這說明兇手使用的注射器非常專業,很可能是醫用級別的。”
蘇雅馨的心頭一緊,醫用級別的注射器?難道兇手是醫護人員?
這個念頭如同閃電般劃過她的腦海,讓她感到一陣寒意。
如果兇手真的是醫護人員,那么這起案件的性質就將變得更加惡劣。
“我會將這個情況反饋給刑偵隊的同事,讓他們盡快排查一下死者的社會關系,看看有沒有從事醫護工作的可疑人員。”蘇雅馨當機立斷,將這個重要的線索記錄下來。
法醫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他繼續檢查著死者的身體,希望能找到更多蛛絲馬跡。
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了死者左胸上方的一處細微的紅色痕跡上。
“這是什么?”蘇雅馨也注意到了這個細節,她湊近仔細觀察,發現那似乎是一塊非常小的紋身,圖案像是一朵盛開的玫瑰,但顏色很淡,如果不仔細看很難發現。
“這應該是紋身,但圖案很特別,我以前從未見過。”
法醫也對這個紋身感到困惑不解,“我會嘗試提取一下紋身墨水的樣本,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線索。”
蘇雅馨點了點頭,內心被疑惑填滿。
這個紋身究竟代表著什么?是單純的裝飾,還是隱藏著什么不為人知的秘密?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解剖工作終于接近尾聲。
法醫將死者的遺體小心地縫合起來,然后蓋上白布,仿佛在為她蓋上一層最后的尊嚴。
“我會盡快完成尸檢報告,并把所有調查結果都交給你們。”
法醫摘下口罩和手套,“希望你們能夠早日破案,將兇手繩之以法。”
“謝謝您,我們會盡力的。”蘇雅馨目送著法醫離開解剖室。
蘇雅馨走出解剖室,走廊里彌漫著一股濃重的消毒水味,混合著淡淡的血腥味,讓她感到一陣頭暈目眩。
她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怎么樣?有什么發現?”一個低沉的聲音在她身后響起。
蘇雅馨轉過身,看見何笙隊長正站在她身后。
“案情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復雜。”蘇雅馨揉了揉太陽穴,將解剖的情況詳細地向何笙匯報了一遍,重點提到了死者手腕上的針孔和胸口的玫瑰紋身。
何笙聽完蘇雅馨的描述,眉頭緊鎖,陷入了沉思。
“醫用級別的注射器,還有那個奇怪的紋身……”他低聲自語道,“看來兇手不是一般人。”
蘇雅馨的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一下,兩下,三下,像是在敲擊著某種無形的節拍,也像是在整理著紛亂的思緒。
良久,她抬起頭,深邃的目光中帶著幾分篤定,幾分猜測,還有幾分不易察覺的擔憂。
“我懷疑……”她頓了頓,似乎在斟酌著措辭,“我懷疑兇手可能是醫護人員,或者至少對醫學有一定的了解。”
這并非是毫無根據的猜測,相反,這是她仔細研究過現場照片和尸檢報告后得出的初步結論。
死者身上的傷口,精準而利落,分明是熟悉人體結構的人才能做到的。
尤其是那一刀,直接切斷了頸動脈,沒有絲毫的猶豫和偏差,簡直像是在進行一場冷靜的手術。
“我已經讓法醫提取了紋身墨水的樣本,希望能找到一些線索。”她補充道。
“嗯,你做得很好。”何笙贊許地點了點頭,蘇雅馨的細致和專業讓他感到欣慰。
“我會讓刑偵隊的同事盡快排查一下死者的社會關系,看看有沒有符合條件的可疑人員。”
他說著,拿起桌上的文件翻閱起來,試圖從死者的人際關系中找到突破口。
兩人正說著,會議室的門被輕輕推開了,一個身材嬌小、留著一頭干練短發的女孩走了進來。
“抱歉,我來晚了。”女孩帶著歉意的笑容,向兩人打招呼,“路上有點堵車。”
“沒關系,你來得正好。”何笙放下文件,向蘇雅馨介紹道,“這位是夏小靈,我們請來的心理側寫師,她會協助我們一起破案。”
“兩位好,我是夏小靈,很高興認識你們。”夏小靈落落大方地自我介紹,帶著一絲自信的微笑。
“你好。”蘇雅馨和何笙也禮貌地回應道,對這位年輕的心理側寫師充滿了好奇和期待。
“我已經看過案卷了。”夏小靈開門見山,“從兇手作案的手法來看,他心思縝密,冷靜殘忍,而且對人體解剖結構非常熟悉,我推測他很可能從事過與醫學相關的工作,或者至少對醫學知識有一定的了解。”
她的分析與蘇雅馨的推測不謀而合,這讓蘇雅馨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判斷。
“英雄所見略同。”何笙笑著說道,“我們也懷疑兇手可能是醫護人員。”
“此外,”夏小靈接著說道,目光中透著一絲銳利,“我還注意到一個細節,兇手在死者身上留下了玫瑰紋身,這說明他對死者懷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可能是愛慕,也可能是仇恨,但絕不是單純的殺戮。”這個發現讓案件變得更加撲朔迷離,也更加讓人不寒而栗。
“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蘇雅馨贊同地點了點頭,夏小靈的分析為案件的偵破提供了新的思路。
“看來我們需要從死者的感情生活入手,看看她最近有沒有和什么人發生過矛盾或者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