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戰略武器
書名: 祖父朱元璋,請陛下稱圣孫作者名: 白夜忘機本章字數: 2658字更新時間: 2024-10-10 16:38:44
南大營。
安德烈架好了青銅炮,正瞄準2里左右的炮靶。
京師沒有獨立的炮兵團,大炮多為碗口炮,炮管口形狀似碗,長度粗短,吊射距離最長可到2里,也就是1km,約2000步。
所以炮場的靶位最遠距離便是2里。
朱高煦對此卻并不滿意,對青銅炮這種吞金殺器來說,如果最遠距離的錨點還是2里,那根本沒必要造出來,朱棣在神機營改造的神鴉大炮最遠可到3里,他對青銅的炮的期望至少在5里左右。
把倭國作為假想敵,如果倭國在海岸防線布置這種碗口炮,那么裝備5里射程的艦炮會直接摧毀他們在沿海的布防力量,從而掩護登陸部隊入島。
有了青銅這種耐熱、韌性高的材料作為炮身,接下來的改良方向可以參考后世的炮管口徑、和彈藥的重量制造出更加有威力的大炮,但這些對于朱高煦來講,遠不如射程的重要。
一寸長一寸強,這關乎大國的戰略,一如后世的東風快遞。
射程始終要放在第一位。
“把炮推到后面的3里外的營地,留出至少5到6里的距離。”朱高煦吩咐。
“是!”
解縉對他道:“根據二公子提供的構想圖紙,對比神鴉大炮,青銅炮的理論射程在7里左右,但前提你的理論沒問題,射程和炮管長度、口徑、炮彈重量有關。”
解縉也有些興奮,青銅炮雖然不是他主要負責,但也深度的參與其中。
朱高煦心里也沒底,只好道:“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就知道了,等著結果。”
朱高煦拉著他在張玉、丘福四人的陪同下,上了觀測臺。
待安德烈的放炮的士兵就位,朱高煦拿起一面三角藍旗,揚了揚。
炮彈裝填完畢,檢查無誤,那邊同樣揮舞藍旗。
朱高煦了然于心,說明準備就緒了。
朱高煦將舉起的棋子往下一揮,壓著嗓子重喝道:“放炮!”
“放!”
安德烈點燃引線,呲啦中火花由信管入火門點燃火藥,隨著沉悶的巨響,伴隨著濃烈的青煙炮彈雷霆般轟出。
“轟!”的一聲巨響。
靶場遠處火光煙霧聚放,待刺鼻的火藥味隨風掠過,漸漸看見了被轟碎的炮靶障礙物。
試設成功了。
由于明初的大炮主要用于攻城拔寨,而朱棣這種戰爭狂魔更是成建制的組建炮兵營,用于各類陣地戰,包括靖難之役、征伐漠北、防備倭寇等。
當然洪武的時代的明軍幾乎將炮用于守城和攻城。
所以炮靶其實就是模擬的城墻厚度和硬度的土堆。
炮彈主要是石彈和鐵彈,還有讓朱高煦驚掉下巴佩服不已的開花彈。
這個不得不承認,明人在火器上非常有想法。
開花彈也就是類似于后世的榴彈,并不適合在炮管太深的長炮上發射,但有巧思的是,明代發明了一管雙彈。
簡單說就是底部裝填實彈,然后放上一節木楔,在離炮口處近放上開花彈。
一炮雙發,可謂天才發明。
而且威力極為可怕,主要針對高機動部隊設計的打擊火器,為草原部落的騎兵特意制造的時代產物,力求開花彈能迅速在敵人內部炸開,無數的小鐵彈、鐵屑大面積的殺傷敵人和馬匹。
而剛才青銅炮的試射便是一管雙炮。
朱高煦也有些震驚,雖然在記憶里也能搜索到原主在北平的往事,火器更是玩的爐火純青,但現在的自己,算是第一次近距離觀測這種場景。
他呼出一口氣,對真理只在大炮射程內,尊嚴只在刀鋒之上的理解又深了幾分。
朱高煦喝道:“測距!”
目測至少有4里往上,這讓朱高煦心里振奮了些,這玩意兒可是要裝載在海師艦隊上的巨炮,對他經略倭國至關重要。
他們走下觀測臺不久,有燕山衛的校尉來報道:“稟告二公子,約5里。”
張玉幾人頗為吃驚,皆面面相覷。
“二公子,這炮竟然比得上神鴉?!”張玉再次確認青銅炮的射程,看了看一臉得意的安德烈和解縉,不免尊敬了些,他看的出來,這炮是朱高煦讓兩人參與制造的。
朱能嚷嚷起來:“若能拉到漠北,可以讓瓦剌人吃個大虧。”
丘福老眼放光道:“走,看看去,我滴娘,老子手里的神鴉瞬間不香了。”
幾人軍旅行家,也不顧和朱高煦攀談,捂著腦袋上的頭盔往青銅炮的方向跑去,他們都是燕山衛的老人,和朱棣共同創造了神機營,且是世界上第一個將炮兵營獨立建制的部隊,大明軍中最懂火器的人便他們。
奉天靖難,朱棣起兵以來無數次以少勝多,全靠神機營的火器多次力挽狂瀾。
解縉不服氣道:“等我把燧發槍研制出來,他們才知道可怕。”
安德烈喜笑顏開,對解縉趁機宣傳教義道:“親愛的坤,主會保佑你的,做主的基利斯當好嗎?我們一起向主禱告,主無所不能,主會賜予你靈感。”
解縉道:“滾。”
“坤,你可以冒犯我,但不可以欺瞞主,主會降下神罰……”
朱高煦一腳踢在安德烈的屁股上,這傳教士當即不敢再說下去。
朱高煦與安德烈約定,傳教不能強人所難,否則殺無赦。
“一管雙炮的距離能到5里,那一管一彈的距離應該能到6里,這樣一來,艦隊的戰術體系可以圍繞炮彈的數量進行變陣,不錯,安德烈,做的很好。”
安德烈捂著屁股笑道:“基利斯當,這是主的恩賜,我只是代主的贈予你的禮物。”
正當他們沉浸青銅炮試射成功的喜悅中時,朱元璋在湯和、蔣瓛的陪同下已經到了。
自攻下元大都全國一統后,朱元璋很久未到軍營,當年徐達、常遇春攻北方,朱元璋雖貴為皇帝,但親臨前線督戰卻不遺余力。
蔣瓛先告知了如今在京節制兵馬的湯和,在湯和的安排下,才一道前來。
朱元璋垮著臉道:“這逆孫,炮早不放,晚不放,偏偏等著我們到了才放,故意給咱一個下馬威呀!”
湯和在路上已經知道爺孫之間鬧了別扭,故意緩和關系道:“陛下,這孩子臣喜歡,臣年輕的時候也愛放炮,陛下對火器研究頗深,若這孩子能得到陛下的指點,假以時日必然是炮王。”
朱元璋對此冷哼。
剛才的巨響,不僅將前來的朱元璋幾人嚇一跳,更是驚動了南大營其他駐扎的士兵。
多支衛所派人前來問訊,但遇上湯和都擋了回去,三人穿著襕袍,宣稱他們是五軍都督府的參軍前來查營。
有燕山衛年輕的士兵沒見過龍顏,見了令符也就信了。
但也有當年軍戶二代的老卒認識,拿丘福來說,就是當年朱元璋麾下的猛將,后來調到了燕山衛,老卒們身體站的筆直,卻不敢聲張。
朱元璋治軍嚴苛,且在軍中威望無人能及。
往常油嘴滑舌的老卒大氣不敢喘,反倒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新兵蛋子開始吹起牛來。
“三位參軍剛才可聽見剛才動靜了?”
朱元璋等人點頭。
新兵道:“不是故意說三位沒見過世面,可聽過能打5里的巨炮,這是我家少帥親自研制,如今試驗成功了。”
老卒們嚇得哆嗦,這些牛犢子真敢說呀,什么沒見過世面,什么少帥?
這種話不要在外面亂說呀!
因朱高煦在軍擂上勇冠無敵,燕山衛的老卒向來拿他作為新兵們的榜樣,私下里會稱朱高煦一聲少帥。
但這是京師,這群牛犢子根本不知道什么話該說,什么話不該說。
燕王朱棣雖有北方九鎮節帥的權利,可無節帥的名義。
這讓有心人聽了去,會出大事,他們連忙干咳,想讓新兵不要再說了。
新兵驕傲的揚起嘴角,一心向京師的這些富貴禁軍炫耀,什么才是九邊強軍,哪管得上這些。
而朱元璋恰好是這個有心人。
他虎著臉問道:“少帥?少帥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