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青銅炮
- 祖父朱元璋,請陛下稱圣孫
- 白夜忘機
- 2354字
- 2024-09-30 23:43:58
朱高煦決定還是參考畢懋康自主研發“自生火銃”,直接放棄掉火繩槍的研發,如解縉所說般攻克燧發槍。
“阿坤有沒有想過,將打火裝置放置在銅管下面,通過你下面的扳機,讓火石擊打火石或者火鐮,由于裝置都在銅管內,擊打更加穩定,產生火花入火門噴射彈藥。”
當然這里面需要精巧的設計太多了,比如彈簧,歐洲最開始的燧發槍,便沒有彈簧,通過扳機翻轉圓輪重力摩擦燧石。
彈簧這種工藝在這個時代,幾乎無法完成,但可以靠人力代替彈簧的作用。
解縉聽完立馬陷入了沉思。
安德烈則道:“基利斯當,不如看看我的青銅炮。”
安德烈稱呼朱高煦為基利斯當,翻譯過來就是基督教友,安德烈原來是蒙元皇室的座上賓,后來蒙元逃離中原,他流落到了乃兒不花軍隊里,朱棣招降了乃兒不花后發現了他,便將他留在軍中做了火器參軍。
朱高煦搗鼓火器無意中認識了,為了哄他教授一些現行的西方科學,畫大餅的答應自己掌權后允許他傳教。
這老卷毛一聽到能傳教,便迫不及待的展示‘主’的力量,參與了世界儀的制作和大炮的改良。
更是把朱高煦親切的稱呼為基利斯當,朱高煦是個務實的人,只要安德烈肯替自己做事,稱謂便隨他而去。
安德烈不知道的是,等時機成熟,朱高煦便會露出獠牙,有一天,西方世界會遭到東方大國的摧毀和掠奪,把他們引以為傲的古希臘文物運到東方,專門做一個西洋鏡下的博物館。
安德烈帶著朱高煦到了另一間庫房,里面全是超大的鐵管、銅管。
“基利斯當,正如你所說,青銅的韌性很高,確實不容易炸膛,但需要更多的金豆子才能造出更大的大炮。”
朱高煦希望未來東南新建的海師艦隊能裝備大口徑的大炮。
參考蒙元第一次東征倭國的對馬島之戰,通過停泊在海岸附近的艦隊炮轟,幾乎摧毀了倭國沿岸的防線,若非遇到颶風,早就拿下了島國。
在艦隊上裝上遠程大炮,就像獵犬長出尖銳的牙齒。
安德烈抬起了一根炮銃,介紹道:“相比于目前燕山衛的神鴉大炮,青銅炮的管道和膛內空間更多,意味著炮彈可以更大,且射程更遠。”
朱高煦點頭,相比如解縉這種浮躁的天才,安德烈顯然更加的穩重。
“實驗過了嗎?”
安德烈搖頭道:“這不是在北平,哪能輕易拉出去試,我做了封閉性試驗,沒有炸膛,按照我的經驗應該成功了。”
“做得好。”朱高煦大笑,立馬想著拉去郊外的軍營校場試試,只要性能比神鴉大炮更好,就能裝備在海師上。
目前的水師所用的座炮,無論是射程和威力,都遠遠不如神機營的神鴉。
而神鴉最遠射程在3里左右,也就是1.5KM,精準射程在2里。
只要青銅炮的射程超過5里,將是對所有當前防御性炮臺的降維打擊。
燧發槍暫且造不出來不重要,畢竟火銃也就放一輪的事,接下來還得看冷兵器的交鋒。
朱高煦在熱軍備上不著急,憑借解縉對燧發槍的執著,加上自己腦海中的印象,造出來是遲早的事。
現在要考慮的是這一門造價不菲的青銅器是否真的合格,能裝備在艦隊上作為遠程武器,畢竟銅可是官錢材料,幾乎等同于花錢打造錢。
安德烈很興奮,畢竟這樣威力巨大的青銅炮,如果能量產,只想想百門炮齊發的場景,便能讓人熱血沸騰。
“奧,上帝,我迫不及待想要試射了。”安德烈道。
朱高煦點頭道:“走吧,擇日不如撞日,咱們把炮拉出城郊去試射看看射程。”
從原理上來講,炮管越長,膛內裝的火藥越多,同等重量下的炮彈自然射程越長。
而射程決定了青銅炮是工業垃圾還是新式殺器。
兩人叫上不甘心的槍械狂魔工程師解縉,洗完澡雇了馬車,往郊外的南大營而去。
朱標病重時,朱元璋下令藩王回京,但麾下的衛所卻不允許入城,全部安排在南大營接受軍事考核,兵權暫由信國公湯和節制。
當時風聲鶴唳,軍營里全是錦衣衛探子,根本不敢有任何的動作,否則朱高煦也不會讓安德烈去解縉家中去研究大炮。
隨朱棣南下的燕山衛是燕王府的嫡系,張玉、張輔父子,朱能,丘福。
張玉和丘福是老將,張輔和朱能則是燕山衛年輕中最強一代。
聽說朱高煦來訪,朱能和張輔都嚷嚷起來。
“八成要回北平了!”
“這鳥地方呆夠了!還要受這些南大營的白玉娃娃兵教訓,越早回去越好。”
丘福也嘆道:“是呀。”
四人中張玉官職最高,任燕山衛左護衛僉事。
他擺手道:“休要多舌,隨我去見二公子。”
他們正要起身出營地,朱高煦卻已入內。
“不必了,我到了,張叔,丘叔,別來無恙!”
“二公子。”眾人見面,想起軍旅往事,臉上都洋溢著欣喜。
朱高煦從小隨著朱棣在軍營中練兵,熟知兵事,又學藝燕山衛多位元老將領,算是諸將看著長大的。
自朱棣節制北方九邊,軍中士兵多是中山王徐達留給朱棣的征北軍核心,所以朱棣毫無壓力的勝任下來,幾乎完美的繼承了徐達的軍建遺產。
以前徐達是征北元帥,如今朱棣雖無實名,卻有實權。
而朱高煦武藝高強,年紀雖小卻在軍武擂臺中勇冠三軍,在軍營中有少帥的名頭。
朱能慣會開玩笑道:“少帥,可是有回北平的消息了?”
張輔也是咧著嘴打趣。
朱高煦垮著臉道:“你們別害我,這是在京城,哪能亂叫。”
張玉看了眼隨行解縉,呵斥道:“二公子說的對,你們倆個胡鬧。”
他認識安德烈的,問解縉的來歷道:“安參軍,這位是?”
安德烈一臉的無語:“玉將軍,我不姓安,我名字的叫西塞羅·尼古拉·安德烈。”
丘福罵道:“安參軍,注意你的語氣。”
朱高煦笑道:“張叔、丘叔,你們別捉弄安德烈了,我來介紹一下,這位是解縉,是我的好友,燕王府的鼎力支持者。”
解縉昂首挺胸道:“我解大坤無門無派,從來不支持誰,只說真話和事實。”
張玉哈哈一笑,把解縉的話當屁放,招呼三人坐下。
倒上幾碗粗茶給他們,扯著胡須問道:“二公子可有消息帶來,實話說麾下的兄弟們確實想回北平了,每晚夢見滄海、草原、沙漠的場景,唉,這里淡出個鳥來,想打仗了。”
朱高煦道:“不瞞諸位,北平怕是回不去了,接下可能要去東南打倭寇。”
眾人面面相覷,待想問的清楚些。
朱高煦已經擺手,起身道:“說些緊要的,今日來是為了測試新鑄造的青銅炮,我讓安德烈研究的新式大炮有了成果,張叔,可否向南大營要些炮彈來做射程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