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高歡的話,高肇笑了起來:“三郎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咱們這些年災害不斷,老和尚(南梁)那邊也不好過,我軍只需要齊心協力,當可一鼓蕩平巴蜀!”
“如此經營三五年,大軍可沿江而下,攻滅金陵!”
高肇說著,神色間滿是豪邁,仿佛已經看到了蕭衍袒露肩背出城投降的畫面。
高歡:“……”
他有些遲疑。
畢竟現在已經是九月了,如果沒有意外發生,元恪的壽命只剩下不到五個月。
五個月,都不一定能從洛陽走到成都!
攻克巴蜀?
只怕會重蹈歷史上的覆轍!
高歡正要再勸,腦海中莫名浮現出一個詞。
火中取栗!
現在的高肇雖然大權在握,但有個很大的缺陷,那就是他不掌握軍隊!
洛陽城的禁軍由左衛將軍于忠,右衛將軍侯剛掌控,剩下的駐軍則分別掌握在高陽王元雍、清河王元懌等元氏宗親手中。
外姓臣子,元姓宗親,形成一種微妙的平衡。
所以,若高肇率領大軍出征巴蜀,這樣等到山陵崩的時候,他再率領大軍返回洛陽,無論是擁立新君做從龍之臣持國輔政,還是‘陳橋兵變’自己當皇帝,都遠好過坐困司徒府看著外面風云變幻!
義父,天冷請加衣……高歡笑道:“那兒子就祝義父馬到功成,成就不世之功!”
高肇撫須大笑。
……………………
翌日清晨。
元恪也知道了婁昭君懷孕的消息,愛屋及烏之下送來了一大堆的禮物。
婁昭君瞪大眼睛,望著面前的珠光寶氣,以及華美錦緞滿臉疑惑。
“這是蜀錦?”
“那我之前花大價錢買的蜀錦算什么?”
邊說,她一臉不可置信的用自己身上的錦衣和元恪的賞賜作對比,最終得出自己被蜀地奸商騙了的結論。
高歡笑而不語。
這是個等級森嚴的年代,商人能接觸的好東西多是邊角料殘次品,自然比不得北魏皇帝的御用之物。
雖然,巴蜀歸南梁所有。
在婁昭君惦記著如何分配這些蜀錦的時候,高歡摩挲了一下她的腦袋:“你在家好好將養身體,多吃肉多喝奶適當鍛煉,我進宮面君去了。”
“嗯。”
婁昭君心不在焉的揮揮手。
如今她肚子里有了孩子,高歡在她心中的地位直線下降,基本等同于她養的貍花貓……
不,不如貍花貓!
高歡也不生氣。
任由欲言又止的馬冬梅為他穿戴衣冠,旋即去往中院等候高肇,一同前往皇宮面見元恪,拜謝賞賜,以及商議進攻巴蜀事宜。
…………………………
皇宮。
太極殿。
這座宮殿始建于孝文帝遷都洛陽時期,耗時十年,整座宮殿建在巨大的臺基之上,面闊十二間,其中有很多建材甚至是拆了平城皇宮的太華殿,千里迢迢轉運而來……
北魏太極殿與魏晉太極殿相同布局。
兩側各有面闊七間的東西二堂,西堂為皇帝日常起居之所,東堂則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之地。
高歡跟在高肇身后,步入東堂,舉目望去,這里已經熙熙攘攘的坐滿了人。
高陽王元雍、清河王元懌,廣平王元懷等元姓諸王,以及左衛將軍于忠,右衛將軍侯剛,度支、七兵、殿中三部尚書催休等外姓臣子早已到來。
人群中最為顯眼的是身高兩米,鶴立雞群的楊大眼。
見到高歡,楊大眼主動上前笑著說道:“聽聞少卿娘子有孕在身,真是可喜可賀!”
高歡輕笑點頭,并未多說什么。
畢竟隨著高肇姍姍來遲,這里的人已經齊了,內侍一溜煙跑去通知元恪前來主持會議。
高歡找了個犄角旮旯的位置坐下。
高肇大聲描繪美好藍圖。
元恪笑的合不攏嘴。
雖然,他一早就知道高肇的謀劃,而且這些年他也是背后的主要推手,但這不妨礙他對即將到來的大好局面萬分興奮。
元雍等人興致缺缺。
尤其是于忠、侯剛。
他倆已經明白,這次會議他倆只是陪襯,高肇才是那個主角。
很快。
元恪在無一人反對下,拍板確定攻蜀計劃。
于忠、侯剛面露不悅。
元雍、元懌黑著臉。
很簡單,攻打巴蜀的主力要從洛陽的駐軍抽調,這無疑會削弱他們的實力。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
攻打巴蜀的計劃漸漸成型,無論是兵力調動,還是糧草轉運都有詳細章程。
說著說著,元恪猛然咳嗽幾聲,做西子捧心狀。
高肇一臉驚恐大聲叫道:“快,傳御醫!”
元恪卻不當一回事。
雖然面色蒼白,可他還是擺了擺手,臉上擠出虛弱的笑容:“老毛病了,每到秋冬時節就會發作,今年還算是輕了呢……”
高肇囑咐道:“陛下身系大魏,請一定要保重身體!”
說完,他面向御座后供奉的佛像,小聲念誦經文,祈求佛祖保佑元恪長命百歲、無病無災。
元雍等人也紛紛念經。
一時間,御前會議變成了誦經大會。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當醫生無法治療病患之時,人們只能將希望寄托在神秘力量之上。
佛祖能否顯靈誰也不知。
但至少念經之時,他們能獲得心理上的安慰。
元恪掙扎著坐起,手捧念珠同樣輕頌經文,面容凄苦且虔誠。
他不求長命百歲,只盼能多活二十年!
這樣,他尚在幼年的太子才會長大成人,擁有接管這個國家的能力!
……………………
光陰似箭。
眨眼之間到了延昌三年十月十六日這天,城北軍營之中,高肇頂盔摜甲威風凜凜,千軍萬馬都跟隨在他的身后,簇擁著他,護衛著他,也仰視著他!
今日,他將統帥十萬大軍,以大將軍、平蜀大都督的身份攻取巴蜀!
元恪幾乎調動了所有能調動的力量。
益州刺史傅豎眼率部出巴山北,平南將軍羊祉率部出涪城,安西將軍奚康生兵出綿竹,撫軍將軍甄琛率兵出劍閣。
不久之后,還會有曾跟隨孝文帝南征過的宗室大佬,饒陽縣男元遙出任征南將軍、東道都督,鎮守梁、楚,威逼南梁老和尚不敢調集大軍增援巴蜀!
高肇此次征討,北魏上下完完全全擺出了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勢!
高歡在高肇身側,很隱晦的說道:“義父此次南征,當大兵徐徐推進,切莫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