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
高歡心滿意足返回建陽里。
雖然他沒有弄清楚劉良女(婁昭君)具體住在何處,但他已經知道了對方居住的里坊,這樣過幾日他換上官服,就能很輕易的弄清對方具體住址,然后上門混個臉熟,再求人提親,先婚后愛!
走到崇真寺門口,劉貴立刻迎了過來。
他已經在這里等了高歡好久了。
只不過因為建陽里共有四個里門,他不知道高歡會走哪個門,故而擔心等錯,這才選擇在崇真寺門口蹲守。
此刻見到高歡依舊牽著馬,劉貴不由得有些著急。
畢竟洛陽居大不易。
他倆都是窮逼,沒錢給廟里捐香火錢的話,分分鐘就會被大和尚們掃地出門……
但他還是寬慰道:“馬沒有賣掉也好,三郎畢竟是官,總歸要有些體面……等過些天三郎去廷尉坐堂,我就去找些差事做,多少也能賺些錢!”
“不必。”
高歡搖搖頭,從懷中摸出一個布袋,打開,笑著說道:“看看這是什么?”
劉貴險些被晃瞎了眼。
無他,布袋里是整整齊齊十片金葉子!
“哪來的錢?”
“名譽損失費。”
“哈?”
“說了你也不懂,你只需要知道,咱們暫時不缺錢了,不會露宿街頭就行了!”
高歡笑吟吟把韁繩塞到知客僧手中,不忘交代道:“夜間加喂一次上等草料,若是餓瘦了我的馬,休怪本官告到慧空長老處!”
知客僧一臉恭謹。
劉貴:“……”
他見高歡已經走遠,連忙追過去,講述著今日在寺中聽聞。
“今日寺里來了個賣胡餅的栗特人,捐了上百張胡餅,還給每個僧人做了一套新衣,一雙布鞋……”
“洛陽真不愧是帝都,賣胡餅的都這么有錢!”
“三郎,你說要不我也學著做胡餅怎么樣?”
……
高歡沒接他的話茬,只是笑著說道:“那么今晚的齋飯,就是胡餅咯?”
胡餅,就是上面撒著芝麻的火燒。
劉貴笑著奉承道:“要不說三郎聰敏細致呢,我只是隨口說一句,你居然能猜到今天的晚飯吃什么,真是太厲害了!今夜晚飯就是胡餅,只可惜沒有肉湯佐餐……”
高歡突然停下腳步,皺眉問道:“你剛才說那是個栗特人?”
劉貴點頭。
高歡問道:“栗特人,不是應該住進四夷里嗎?為何會在建陽里?”
四夷里是北魏洛陽城的一個地區名稱。
北魏遷都洛陽后,在洛水之南的銅駝街御道兩旁設置了四夷館及四夷里,以居四鄰各國來歸附的人。
四夷館分別為南梁投靠北魏的金陵館,草原投降的游牧部族居住的燕然館,海外臣服之人居住的扶桑館,以及安置西域之人的崦嵫(yān zī)館。
不得不說,北魏足夠強大,而且作為一個鮮卑拓跋建立的政權,卻自居中華而稱呼別人為‘夷’,也有一種抽象的美……
聽到高歡的話,劉貴滿臉茫然。
畢竟他不是洛陽本地人,終日也只在崇真寺附近打轉,別說不知道栗特人為何會住進建陽里,他連四夷里是什么也不知道……
高歡笑了笑,懶得多管閑事。
……………………
翌日清晨。
高歡又吃了一頓芝麻蓋胡餅,洗漱完畢,便把前日吏部送來的官服穿戴起來,平巾幘,白紗內單,外穿表明六品官的深綠色官衣,右衽,蔽膝,烏皮履,銀帶束腰。
打扮好了,高歡后退兩步,讓劉貴看看自己的衣冠是否端正。
劉貴目瞪口呆。
高歡本就俊美無雙,再穿上官服,英偉俊朗之余,又憑添幾分威嚴氣度,讓他有些不敢直視,贊不絕口:“三郎這般模樣走到街上,必然引得全城轟動,就算是公主說不得也要搶著嫁給你呢!”
“別瞎說!”
高歡笑了笑:“我已經有心上人了!”
劉貴滿臉姨母笑:“誰家娘子如此幸運,能得三郎傾心?快快說來我聽聽?”
高歡沒有回答,徑直向外走去。
……………………
廷尉府門前。
守門的士兵遙遙聽到鑾鈴作響,扭頭望去,只見一匹白馬小跑而來,馬上一人挺拔如松,五官俊秀,讓人挪不開眼。
他們頓時想起了幾天前聽到的傳聞。
今日,將有當今天子舅氏司徒高肇的義子前來報道。
雖然很多大佬對高歡這種拜別人當義父的行為很是鄙夷,但對于這些守門的士兵而言,如果有這樣攀高枝,飛上枝頭變鳳凰的機會放在眼前,他們哪怕不姓高,哪怕拜義父后會改姓,也一樣會拜高肇為義父!
列祖列宗會原諒他們的!
在所有人的艷羨中,高歡穿過三重院落,在正中一間大堂內見到了當日見過的廷尉元湛。
元湛沒給高歡什么好臉色。
畢竟當今天子對元姓宗親十分防備,而高肇就是天子的頭號打手,死在高肇手中的元姓宗親沒有一百也有八十,而高歡進了廷尉府(最高法),將來高肇迫害起元姓宗親更是如虎添翼!
因此,元湛只是簡單訓誡高歡幾句,就讓他該干嘛干嘛去。
高歡一臉懵逼的走了。
離開大堂,來到第二重院子的東廂,他見到了五個滿臉宿醉,穿著深青色官服的男子正在交談著什么。
這些就是他的同事。
廷尉評事,從八品下。
高歡走入其中,頓時顯得有些鶴立雞群。
主要是顏值。
見到高歡走了進來,坐在最左側的廷尉評事眼前一亮,笑著說道:“難怪閣下能入高司徒法眼,果然如傳說中那般俊美無雙,貌比潘安!”
說完,他踉蹌幾下坐了起來:“清河崔懋。”
自左向右,剩下的四個廷尉評事紛紛自我介紹起來。
“趙郡李友。”
“太原王安。”
“渤海高宏。”
“洛陽于滿。”
……
高歡叉手行禮:“渤海高歡,見過諸位兄長。”
崔懋笑吟吟走了過來,很是親近的拉著高歡走到自己身邊坐下:“今后高郎就在此地審理卷宗……嗯,今日既是高郎第一次來廷尉府,我等當為高郎慶賀!”
長著一張國字臉的李友笑道:“好你個崔大業,你說昨日為孝文皇帝生辰,當為天子賀,引我等去了食肆吃吃喝喝,今日又說為高郎賀,莫非又要去食肆吃吃喝喝?”
“憊懶如此,對得起大業二字嗎?”
崔懋回以憨憨一笑:“子友兄就說去不去吧!”
“去,當然要去!”
“何以解憂,唯有涮鍋!”
“哦?莫非今日還要食羊?”
“當然,夏日將至,當進羊肉以溫中健脾、補腎壯陽……”
“妙啊妙啊……”
崔懋四人臉上露出中年男人那難以啟齒又莫名其妙的猥瑣笑容。
高歡:“……”
他猶豫了一下:“現在就去?”
于滿面露驚恐:“高郎年紀輕輕,居然已深得為官之道,真乃后生可畏啊!”
高歡:“???”
崔懋、王安三人對視一眼,放聲大笑。
隨后,崔懋才搖頭說道:“西廂盯著呢,至少要過了午時三刻才能走!”
“西廂?”
“高郎初來乍到,有所不知……”
崔懋很是自來熟的坐在高歡身側,小聲說道:“這廷尉評事共有十二人,咱們這里是東廂,對面是西廂,西廂六人皆是卑鄙小人,見不得我等悠游度日,故而時常前往廷尉處說我等幾人壞話,罰了好多薪俸……”
高歡側目,滿眼滑稽。
人家舉報懶政還有錯了?
崔懋說完,將兩份卷宗放在高歡面前:“午時三刻前,至少要完成一半!”
高歡:“……”
畢竟這時候剛過辰時……
也就是說,近四個時辰,看一份卷宗,就能完成一天的工作……
怪不得大家都削尖了腦袋的考公……高歡認真工作起來。
少頃,旁邊突然傳來高宏的聲音。
“吔?”
“此案好生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