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請纓
- 爾等可是害苦了朕啊
- 曹吉利
- 2130字
- 2024-11-28 17:22:12
接連數日。
高歡始終遵循著上班摸魚,下班洗腳的規律,等待著高澄所說的‘時機’到來。
終于。
十月初四。
高歡一如既往出門,迎面見到一個熟人。
元悅。
相比較前些時候,元悅蒼老了很多,雖然他今年不過二十多歲,精氣神卻給人很蒼老,行將就木的感覺。
元悅在高歡面前站定不動,躬身行禮:“多謝高公為小王脫罪,活命之恩今生無以為報,來世當結草銜環以報厚恩!”
高歡上前半步,扶起元悅:“哪有如此嚴重……如今大王只是罷官以王爵歸家,大王畢竟乃天子叔父,必有起復之日!”
嗯,元悅是元恪的同父異母弟,歷史上差點當了皇帝。
傀儡皇帝。
畢竟那時候高歡已經干掉了爾朱兆。
但元悅并不知道歷史。
他只是對高歡千恩萬謝,旋即告辭離去。
高歡也準備去上班。
但剛出修業里,他被一名疾馳而來的黃門侍郎攔住腳步,黃門侍郎拱手行禮:“任城王西柏堂議政,特請高公前往!”
來了……高歡輕輕頷首:“頭前帶路。”
……………………
西柏堂。
三品以上的高官基本上都來了。
高陽王元雍也在。
如今他被元詡重新啟用,加侍中、太師銜,入居門下省,參預決斷尚書奏事。
見到高歡,他很是熱情的上前攀談。
不僅是元雍。
從前和高歡不怎么熱絡的元懌,元乂也紛紛湊過來,談笑風生。
元乂是江陽王元繼的長子。
他其實寂寂無名。
但沒辦法,人家運氣好。
他媳婦是胡太后的妹妹,因此胡太后攝政之后,元乂得到提拔,擔任侍中、領軍將軍,既涉政務,又統禁軍,算的上是二代目的于忠。
高歡深深看了元乂一眼,然后視線在元懌、元乂身上徘徊,見他二人親密,臉上不由滿是滑稽之色。
元懌有些莫名其妙。
但他并不在意。
畢竟自魏晉以來,朝中權貴人均磕五石散,別說高歡只是神色奇怪,就算是高歡脫了衣服在殿中狂奔也只會是一段美談……
看了看高歡那張帥到慘絕人寰的臉,以及寬廣的肩背,修長挺拔的身姿,元懌眼神熱切,莫名有些小激動……
高歡:“???”
他不露痕跡遠離元懌。
很快。
元澄從殿外走來。
雖說如今他算得上是‘首輔’,可在武則天沒有透支歷代太后信譽之前,當天子年幼,太后就會理所當然的替兒子掌權。
因此,元澄是先將今日會議的內容報告給了胡太后,這才前來主持會議。
眾人落座。
高歡依舊是遠離元懌。
元懌:“……”
元澄并不知道發生了什么,只是神色有些疲倦:“幽、冀、滄、瀛四州發生大饑荒,災民數十萬,諸位有何對策?”
話音落下。
朝堂上分為南北兩派。
北派主張組織流民去打柔然,掠奪牛羊財物用于賑濟災民,順便再消耗一下災民數量。
畢竟千里行軍,死者十之七八。
至于南派。
他們決定應該組織災民南下,尤其是去年南梁發大水,沖死了十幾萬軍民,邊境相對空虛,這時候組織大軍進攻無論是搶地盤還是搶糧食都穩賺不賠!
當然了。
順便再消耗一波災民的數量。
河北,還是太城市化了。
高歡一臉懵逼。
南北兩派爭吵不休。
元澄人都麻了。
高歡用力咳嗽幾聲,舉起手:“有沒有一種可能,朝廷可以派人賑災?”
尚書長孫稚冷笑:“有沒有一種可能,這就是賑災之后的結果?”
高歡:“???”
畢竟他日常縮在廷尉府摸魚,下班洗腳,然后回家交公糧。
說起交公糧……
最近他總覺得婁昭君看他的眼神很奇怪,他以為是交公糧不夠賣力,于是昨天狠狠交了三次公糧,以至于早晨他離家上班的時候,往日里必來相送的婁昭君臥床不起,滿臉是被玩壞了的神情……
高歡嘴角微揚。
長孫稚神情呆滯。
沉默片刻,他嘆了口氣:“五石散雖好,可不要貪多啊……”
高歡:“……”
他岔開話題:“之前是誰人賑災?”
元澄說道:“河間王元琛。”
高歡:“???”
此人他有印象!
書上說,元琛是個巨貪,極其奢侈,曾對章武王元融說:我一點也不以見不到石崇而感到遺憾,遺憾的是石崇他看不到我是這樣的富有!
讓這樣的碩鼠賑災?
高歡用看傻波一的眼神盯著元澄,一言不發。
元澄滿臉疑惑:“高公?”
高歡重重嘆了口氣:“詩經有云,碩鼠碩鼠,無食我黍……既然元琛賑災不利,下官愿前往幽、冀、滄、瀛主持賑災!”
元澄瞪大眼睛。
朝臣議論紛紛,又是說北上打柔然,又是說南下打老和尚,但沒有任何一人說是要前往主持賑災局面,就是因為如今的幽、冀、滄、瀛已經是個爛攤子。
干得好不一定有功勞。
但干得不好絕對要倒霉!
但是有人卻毛遂自薦!
高歡真乃大魏第一忠臣也……元澄滿臉敬佩。
另一邊,剛才還出言譏諷高歡的長孫稚愣了一下。
他其實和高歡有宿怨。
高歡初次在大魏官場嶄露頭角,墊腳石就是他那個當洛陽縣尉的兒子長孫裕。
但現在,他對高歡的印象有了新的看法。
酷吏。
能臣。
為攀登高位不擇手段,但不失為忠貞之士。
長孫稚臉上露出濃濃欣賞之色,問道:“高公可有賑災之策?”
高歡搖頭:“并無。”
長孫稚滿臉疑惑:“那為何要毛遂自薦?”
高歡做悲天憫人狀:“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毛遂自薦,順其本心也。”
“況且車到山前必有路,到時候自然就有了辦法!”
長孫稚滿臉激動。
好一個己溺幾饑!
振聾發聵。
繞梁三日!
但凡元琛有高公三分公心,事情絕不至于落到這般田地……長孫稚拱手面向元澄:“下官愿同高公一并前往賑災!”
“災情不平,絕不還朝!”
元澄撫掌而笑。
高歡一臉懵逼。
很快,會議一致通過高歡前往四州賑災。
元澄正色道:“本王愿保奏太原郡公為北道大行臺,大司馬,領中書令,開府、都督幽、冀、滄、瀛四州諸軍事,諸位意下如何?”
意下如何?
他這個‘首輔’都開口了,誰敢有不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