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文華殿議政
- 大明正德:朕乃有道昏君
- 墨落皇朝
- 2048字
- 2024-09-04 07:07:00
小皇帝的言語犀利讓人撓頭,而且還處處占著道理,不給首輔劉健絲毫顏面。
文華殿內沉寂片刻之后,劉健顫顫巍巍跪倒在地說道:
“陛下,臣老邁昏聵,已不堪首輔大任,因此向陛下乞骸骨,請陛下準予老臣致仕歸鄉。”
劉健之語,再次讓身后的謝遷皺眉,若辯論勝了劉健致仕,還在情理之中。
辯論不勝,直接跪地乞骸骨,這跟市井潑婦吃虧之后,撒潑打諢就沒有區別了。
但謝遷心里也生了致仕之意,瞥一眼御座上的小皇帝,再瞥一眼跪伏在地的劉健,他也只能一嘆了之。
“劉老先生這是何意?可是想要以身設局,讓天下人以為朕是一個親小人、遠賢臣的昏君?
那不知劉老先生剛剛口口聲聲先帝遺命、托孤重臣是何用意,單只為言語上打壓朕這個少年天子嗎?”
御臺上少年天子再發捫心之問,已經跪伏在地的劉健紋絲不動,心生退意的謝遷呆若木雞。
作為內閣次輔的李東陽只能無奈出列,緩和君臣之間的尷尬。
“陛下,晦公請辭,可能是因為今日在殿外等了太久,寒氣倦了心神。”
劉健字希賢、號晦庵,平常在內閣之中,李謝二人便以晦公稱呼劉健這個首輔。
今日在文華殿,李東陽以私底下名號的稱呼劉健這個首輔,除了想小事化了之外,也在提醒劉健這個首輔,對小皇帝不好過于跋扈的。
若面前是先帝孝宗敬皇帝,劉健跋扈一些,無傷大雅。
但面前的小皇帝,顯然是個桀驁不馴的,而且先帝還將帝王手段,無一遺漏的傳給了這位小皇帝,少年人手掌屠龍術,危害也是可大可小的。
有了這樣的結論,李東陽這邊再開口就柔和了許多。
“臣等此來,無非就是勸解陛下要少用宦官,如今兩京宦官加上凈軍,還有各地鎮守太監,已經十多萬人了,每年開銷數百萬兩,做九邊軍費也不差多少的。”
“近日,陛下內侍劉瑾等人,頻出中旨肆意妄為,在京師衛所大肆提拔親信,我等作為閣臣,諫言于陛下也不為過吧?”
有了李東陽緩和,御座上的朱厚照便又頓了一下手中劍,對劉健說道:
“劉老先生為皇考所重,立為顧命大臣之首,朕也是心悅誠服的。”
“只是朕再說年幼,又是第一次當皇帝,難免有不周之處,老先生先要諫言便諫言好了,就不要再拿著大明祖訓、皇考遺命來壓朕,朕少年心性,會不舒服的。”
“若朕也如老先生一般,做事不順便撂挑子,不知老先生如何應對?”
貶損完了劉健,朱厚照又看著剛剛說和的李東陽說道:
“西涯先生所諫,朕近日重用劉瑾等人,也不是毫無原因的,眾卿家諫言,讓朕停中奉,可即便是要停中奉,也總要有人來執行吧?”
“劉瑾是朕身邊的親近人,朕用起來順手,除了停中奉以外,朕還要整理內庫,也要整理各地鎮守太監手上的賬目,這些事不用親近人,怕是也做不成吧?”
眼見著小皇帝將搶班奪權,說成是為汰除冗余做準備,李東陽也是信了朱家這小子的邪。
太宗文皇帝時的內閣,還指揮不動各部、院、寺、監,直到三楊內閣引太皇太后張氏自后宮入前朝。
又拉司禮監入局,以內廷轄制各部、院、寺、監,這才有了現時內閣的權力。
說白了,內廷與內閣一起才是大明真正的權力中樞。
內閣上受制于內廷皇權,下受制于朝中百官,本該跟皇帝或是內廷一體同心的內閣,怎么走到了皇權的對立面,李東陽也是說不清楚的。
內閣想要做的順利,不僅要討好朝中百官,還要協調好司禮監的關系,這里面的文章深了,皇帝重用哪個太監,對內閣而言其實是無所謂的。
這次以百官奏疏逼迫小皇帝,其實目的不過幫兵部是奪回被劉瑾等人強取的在京諸軍兵權。
皇帝有兵,能做的事情可就多了,劉健的跋扈,在李東陽看來頗為不智。
小皇帝對內閣有了防備,就輕易不會處置劉瑾等人,導致手中兵權喪失。
如今小皇帝開口,為劉瑾等人打了圓場,以后就不好搶奪這些太監手中的兵權了。
見劉健借勢起身后并不開口,次輔李東陽只能再次無奈開口:
“陛下有此見解自然最好,只是不知奏疏之中其他事項,臣等該如何辦理?”
李東陽的想法與朱厚照的想法大體一致,小皇帝言語上勝了,改變不了如今大明的頹勢。
劉健這個首輔言語上吃了憋,時局也不會因此而變差,小皇帝輔一登極便掌握了京中兵權,也不是處置幾個太監可以奪回來的。
勝者不勝、敗者不敗,落于實處,還是要看擺在面前的政務該怎么處置。
內閣的一多半政令,也不是三位閣臣想怎么發就怎么發的,限制內廷會被中旨駁回。
面對各部、院、寺、監的百官,內閣還要受制于他們的會推、公議、聯名、倒閣。
而且官員的奏疏,內閣也沒權力駁回,內閣制本身也不允許閣臣駁回官員奏疏。
如此內閣不粉飾太平怎么辦?
事情做的急了,便是上有皇權打壓,下有百官抵制,內閣三老,說是風箱里的三只老鼠也不是不成的。
“如何辦理朕也不知,既然西涯先生也無法度,那以后內閣便在文華殿辦公吧,各部、院、寺、監的主官也要到場,免得事后推諉扯皮。”
“內廷也會派司禮監太監進駐文華殿,用印、批紅同步進行,這樣即便是爭吵,大家伙也有個地方不是?”
聽到小皇帝要移內閣入文華殿中,劉健本就皺在一起的眉頭,便直接連在了一起。
如今看來,小皇帝不僅是出息了,而且變的比之前有城府了,城府之深,完全不似一個十五歲的頑劣少年。
這就是文華殿議政,或者就是早朝,哪是什么內閣辦公場地的轉換,分明就是司禮監太監代替皇帝出場的朝會。
這樣一來,就等同于取消內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