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梅核氣
方一 半夏厚樸湯
出處:漢代張仲景《金匱要略》。
組成:制半夏12g,厚樸10g,茯苓15g,紫蘇葉8g,生姜8g。
用法:水煎服,日1劑,分2次服。
治法:行氣開郁,化痰散結。
證象:肝郁脾虛,痰氣郁結,精神抑郁,脅肋脹痛,咽中如有物梗阻,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苔白膩,脈弦滑。
評介:本方為治療梅核氣專用有效方劑。梅核氣系因情志郁結,肝氣夾痰所致,其癥狀為咽喉不紅不腫,但自覺咽中有如梅核大小的異物阻塞,吞不下,咯不出。因大小狀如梅核,故稱梅核氣。
方二 七味調氣湯
出處:中山醫學院編寫組編《中藥臨床應用》。
組成:青皮8g,香附8g,木香6g,藿香6g,烏藥6g,砂仁5g,甘草3g。
用法:水煎服,日1劑,分2次飯后服。
治法:行氣化滯,散結止痛。
證象:肝腎不和,精神抑郁,氣滯脹痛,咽如有物。
評介:本方主要治療氣血郁滯,精神不暢,由于心情不好而致胃氣不和,食欲不佳,可配合半夏厚補湯治療梅核氣病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