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5.健忘

方一 天王補心丹

出處:明代洪基《攝生秘剖》。

組成:生地黃20g,天冬10g,麥冬10g,柏子仁15g,酸棗仁15g,當歸10g,黨參10g,玄參10g,丹參12g,茯苓15g,五味子10g,遠志6g,桔梗6g。

用法:中成藥,藥店有售,按說明書服用;或作湯劑,水煎服,日1劑,分2次溫服。

治法:滋陰養(yǎng)心,安神益腦。

證象:心腎不足,陰虧血少,健忘,心悸,虛煩,失眠,夢遺,便秘,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

評介:本方為著名古代經(jīng)典方劑,主要治療陰虧血少、失眠健忘之證。現(xiàn)常用于神經(jīng)衰弱,陰虛煩熱,伴有上述證象者。

方二 孔圣枕中丹(又名枕中丹)

出處:唐代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

組成:龜板30g,龍骨30g,遠志20g,菖蒲20g。

用法:共研細末,每次3g,1日3次,溫開水或黃酒送服;或作湯劑,水煎服,日1劑,分3次溫服。

治法:滋腎平肝,強神益智,祛濕開竅。

證象:心神失養(yǎng),腎精虧損,濕濁阻竅,髓海不足,思慮過度,腦力衰弱,讀書善忘,記憶減退,舌淡紅苔白膩,脈虛弱。

評介:本方為古代經(jīng)典方,歷代延用,藥味少,效果好。現(xiàn)多用于心神失養(yǎng)、腎精虧損之健忘癥患者。

方三 生慧湯

出處:清代陳士鐸《辨證錄》。

組成:熟地黃20g,山萸肉15g,遠志6g,酸棗仁15g,柏子仁15g,茯神12g,黨參15g,菖蒲6g,白芥子6g。

用法:水煎服,日1劑,分2次溫服。

治法:益氣養(yǎng)血,強心補腎。

證象:氣血兩虛,心腎不足,老年健忘,近事易忘,頭暈耳鳴,苔薄白,脈細弱。

評介:本方為古代名方,功能氣血雙補,兼補心腎。適用于老年大腦功能低下,記憶減退,近事易忘患者。

方四 神交湯

出處:清代陳士鐸《辨證錄》。

組成:人參10g(另燉),麥冬15g,巴戟天15g,柏子仁20g,山藥20g,芡實15g,玄參15g,丹參15g,茯神15g,菟絲子15g。

用法:水煎服,日1劑,分2~3次溫服。

治法:大補心腎,養(yǎng)神固本

證象:心腎失交,水火不濟,遇事善忘,對人所言,毫無記憶,形體衰憊,神志恍惚,腰酸腿軟,舌淡紅,脈細數(shù)。

評介:本方為古代傳統(tǒng)治療健忘方劑,通過交通心腎,協(xié)調(diào)水火,扶正固本,治療健忘癥,療效較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法库县| 巴塘县| 灵寿县| 扶绥县| 那坡县| 修武县| 文山县| 岚皋县| 米泉市| 深水埗区| 陆川县| 宁波市| 西丰县| 剑川县| 门源| 宕昌县| 登封市| 长子县| 阿克苏市| 剑河县| 东海县| 凌云县| 柯坪县| 隆安县| 泰来县| 海晏县| 平山县| 胶南市| 和龙市| 新营市| 潢川县| 大埔区| 崇仁县| 改则县| 高雄县| 固安县| 涞源县| 佛学| 富阳市| 友谊县| 翼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