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杰作
- 群星:游戲策劃是上古看守者
- 并非為了己身摸魚
- 2116字
- 2024-10-04 00:03:00
蟲后的傷勢相當嚴重,她才剛剛出生不到數小時,未曾進食,就遭到了重創。
普雷索林的生命力雖然驚人,但在連續的手術和藥物作用下,蟲后的身體也已經抵達了崩潰邊緣。
但亞林不會給她時間慢慢溫養。
大量高能物質從管道中注入蟲后的消化道,這些物質富含能量,能夠迅速被蟲后的身體吸收,為她吊起一條命。
乃至于納米機器人也被用于修復微創傷口。
這些微型機器人在蟲后的體內辛勤忙碌,修補受損的組織,重連斷裂的血管,唯獨繞開最為重要的腦部。
這只系外生命展現出了頑強的生命力,隨著時間的推移,蟲后的傷口逐漸愈合,其生命體征也變得更加穩定。
可她的意識卻在沉睡中被藥物抑制著,靈能將她安撫至一種深深的寧靜狀態。
就如回到搖籃一般。
監控面板上的數據顯示,蟲后的恢復速度超出了預期,過不了多久,就能達到能夠繼續生產幼蟲的狀態。
索林原蟲本身的肉體也成為了基因技術絕佳的溫床。
高等智慧,肉體超光速航行,不朽,靈能。
這些本被認為不可能在同一物種中并存的特征,如今在索林原蟲身上得到了集中體現。
從冰山一角,即能看出普雷索林在基因工程方向取得的巨大成功。
這一切都直指向一個造物主文明從未涉及的至高領域——以生物為載體進行自我跨越的技術。
不同于將自我寄托于冰冷的機械,義體乃至于虛無縹緲的靈能,索林原蟲顯然更加側重肉體的進化。
經過漫長的等待,監控面板上的一盞盞指示燈穩定地亮起,蟲后的生命體征達到了穩定狀態。
她與同族聯系的化學感應器大部被切除,轉移至一個專門的培育艙內,只留下一些勉強維持正常循環的部分。
正電子裝置取代了蟲后的大腦向身體發號施令的職責,通過特制的神經遞質,就像太空阿米巴驅使鞭毛一樣,索林原蟲的子嗣現在也可被驅使了。
只需提供充足的營養,這頭失去自我意志的蟲后,就成為了奴役索林原蟲的枷鎖。
但隨著基因解讀的深入,亞林漸漸感覺到異樣。
他最初只是希望培育一些像太空變形蟲鞭毛一類的生物攻擊機出來,便于在未來的太空戰斗中執行一些必要戰術。
這些依靠化學能驅動的單位,相較于知性作戰電腦,更難受到肅正協議的影響。
可在蟲母的基因序列中,那些龐大的生物構造組合是什么?
堪比驅逐艦大小的“幼蟲”,戰列艦級別的“戰士”,以及與航母同樣定位的“育母”。
這可和一開始,蜂巢小行星中出現的蟲群完全不可相提并論了。
普雷索林真的是被追殺的獵物嗎?
何等強大的獵手才能將在生物技術上達到如此驚人成就的索林原蟲逼入絕境?
這些生物的武器也和銀河系文明走上的道路完全不同。
除去那類對護盾和裝甲有著極高穿透性的蟲群艦載機,普雷索林大量裝備了類動能武器的“酸爆”和“導彈”。
傳統的護盾在它們面前比紙張還要脆弱。
更直白的說,大部分時候能量護盾在它們面前壓根就不存在。
在防護上更是走向了比遠古采礦無人機還要更極端的道路。
索林原蟲的防護就是自身,自身即是防護。
這些巨型生物的基因片段,像是被精心設計過,每個部位都是精密的戰爭機器,有著明確無誤的戰術定位。
科研團隊嘗試解讀那些巨型生物的基因密碼,希望從中找到普雷索林文明的技術秘密。
然而,隨著一個又一個研究結構出爐,他們意識到這些生物的基因不僅是生物學的杰作,更像是某種高級編程語言,其中蘊含的信息量遠超出了他們的預期。
普雷索林的技術已經超越了單純的生物工程,它們在基因序列中編寫了復雜的信息,這些信息可能是它們文明的全部知識精華。
它們在基因上寫字,并將其作為文明的載體。
這讓所有科學家都摸不著頭腦了,根本無法解析這種奇特的技術。
更不談將其運用至造艦技術上——應該沒有艦長會希望自己的船只頂著一個外掛甲殼吧。
既然如此,那便只能將蟲后以最粗淺的方式去使用了。
從培育艙中的化學感應器中提取出信息素,再為繁殖器官模擬生育的信號。
在蟲后沉溺于巴菇的靈能編織的幻境中時,她的身體就成為了一件工具。
或者說,戰爭兵器。
只需要輸入一定量的營養物質,她就能產出穩定的蟲族幼體。
再以信息素編織命令,一支太空生物軍隊就準備就緒了。
它們可能會因為沒有蟲后的直接指導而缺乏戰術配合,但刻進基因中的戰爭本能會彌補這一點。
只是對食物的消耗量實在太大了……
要不是艾卜西安日以繼夜的辛苦勞作,恐怕連第一批培育幼蟲的食物都湊不出來。
這樣的努力并非徒勞,剛剛出生的幼蟲就擁有在太空中遨游的能力。
它以一種堪稱恐怖的速度吃光了為其準備的兩個標準單位食物,隨即將渴望的目光投向研究人員。
最終,在信息素的引導下,它不情愿地放棄了。
研究人員們松了一口氣,但同時也意識到了一個嚴峻的問題:這些幼蟲的生長速度和食量遠遠超出了他們的預期。
艾卜西安的農業擴張速度是絕對無法趕上這些蟲子的胃口的。
亞林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他看著在太空港口中翻滾的幼蟲有些頭疼。
面對這種資源問題,除去考慮索林原蟲本身的消化效率,就是開源節流了。
節流不用考慮太多,控制繁殖幼蟲數量就好了。
開源就復雜多了……
努塔社會有一定的糧食冗余,但馬上他們就要面臨進入太空時代的技術大爆發,人口也將隨之上升。
環形世界的土地倒是非常肥沃,作為幼蟲的飼料綽綽有余。
但亞林可不會做這種竭澤而漁的虧本買賣。
那該怎么辦?
難道去尋找新的太空文明,與之進行貿易嗎?
亞林通過傳感陣列看著太空,陷入了沉思。
今日冷知識:受傷的蟲后事件會給一個蟲子指揮官,它是可以擔任國防部長的,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