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再次醒來時,發現自己和靈兒躺在一間破舊的茅草屋里。身旁坐著一位老者,正關切地看著我們。
“你們醒了,孩子。”老者的聲音沙啞而溫和。
我掙扎著起身,向老者道謝。
“多謝您救了我們。”
老者擺擺手,“都是苦命人,能幫就幫一把。”
在與老者的交談中,我得知這個村莊原本也是安居樂業,可近年來天災不斷,加上官府的苛捐雜稅,村民們紛紛逃離,剩下的也大多在饑餓和疾病中死去。
“我這把老骨頭,也不知道還能撐多久。”老者眼中滿是無奈和悲哀。
我拿出紙筆,將老者的話一一記錄下來。
離開茅草屋,我和靈兒繼續前行。路過一個城鎮時,看到一群人圍在城門口,原來是官府在張貼告示,征收新的賦稅。
“這日子沒法過了,剛收完又要收!”一個壯漢憤怒地喊道。
“就是,家里都快揭不開鍋了!”眾人紛紛附和。
我擠到前面,仔細看了看告示,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燒。
“這簡直是不顧百姓死活!”我對靈兒說道。
靈兒懂事地點點頭。
在城鎮的街頭,一個賣藝的小姑娘正表演著雜耍,周圍的人卻寥寥無幾。
“各位行行好,賞口飯吃。”小姑娘的聲音帶著哭腔。
我走上前,將身上僅有的幾個銅板放在她的碗里。
小姑娘感激地看著我,“謝謝大爺。”
我問她:“孩子,你這么小怎么出來賣藝?”
小姑娘抹了抹眼淚,“家里遭了災,爹娘都沒了,只能靠自己。”
我嘆了口氣,將這一幕也記錄下來。
接著,我們看到一個老婦人在街邊賣自己親手繡的手帕,可一天下來,也沒賣出幾條。
“這手藝在以前可是很受歡迎的,如今……”老婦人搖頭嘆息。
“婆婆,您別灰心。”靈兒安慰道。
我同樣將老婦人的遭遇記錄在本子上。
走出城鎮,又遇到了一群流民,他們拖家帶口,面黃肌瘦。
“我們已經好幾天沒吃東西了。”一個男子有氣無力地說道。
我看著他們,心中充滿了同情。
“大家再堅持堅持,總會有辦法的。”我說道,可自己也知道這只是一句空洞的安慰。
夜晚,我們在一座破廟里休息。我借著微弱的月光,翻看著自己記錄的這些人間百態,心中五味雜陳。
“靈兒,等我們到了京城,一定要讓皇上看到這些。”我說道。
靈兒靠著我,“家老爺,我相信您。”
第二天,我們繼續趕路。途中經過一個學堂,里面的先生正在給幾個孩子上課。
“就算再苦,也不能讓孩子沒了學問。”先生說道。
我站在窗外,聽著先生的教誨,深受感動。
“靈兒,讀書才能有出路。”我對靈兒說。
又走了幾天,來到一個集市。一個小販因為交不起攤位費,被官府的人打得遍體鱗傷。
“這還有沒有王法了!”圍觀的人憤怒地指責。
我沖上去扶起小販,“大家一起反抗,不能讓他們這樣欺負人!”
然而,人們只是敢怒不敢言。
我將這一切都詳細地記錄下來,心中的信念愈發堅定。
“靈兒,不管遇到多少困難,我們都不能放棄。”
“嗯,家老爺,我會一直陪著您。”
雖然前路依舊充滿黑暗,但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總有一絲微光能照亮這片苦難的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