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大院南區的布局
- 明末爭霸:開局一座酒肆
- 跨越時空的野馬
- 2295字
- 2024-09-17 13:04:03
離開李武的打鐵作坊,許誠前往大院的南區繼續查看。
相比北區主要是未來軍事方面的布局,南區則側重了民生功能。
大院南北兩個區沿著四合院的中線,設置了柵欄,實現了初步的分隔,防止兩邊的人員隨意走動。
當然主要的目的是保護北區的一些機密事項,許誠現在又沒有舉旗造反,該遮掩的還得遮掩。
南區按照事先的規劃,主要設置了住宅、工坊、種植和商業四個小板塊。
靠近海塘的東面就是住宅坊區,里面已經建成一排約20間的簡易住房,主要是用原木搭建而成,外形粗獷,只能用來遮風擋雨。
被許誠安排為大院南區負責民生事務的管事劉榮已經在房前等候。
“東家,您來了。我們第一批招收的難民都已經入住了。”看到許誠,劉榮立即上前行禮道。
“總共招收了多少人?”
“按照東家您明確的優先招收有家有口清白人家這一要求,我們一共招收了十五戶62口人,目前實有青壯38人。”劉榮回答道。
逃難過來的人口中,不少老弱都在路上亡故了,青壯比例更高一些。
“哦,人還不少啊,我們進去看看吧。”許誠說完隨即推開一間房門。
里面是一對中年夫婦帶著三個兒女住在里面,兩個兒子都是十五六歲,女兒較小約七八歲。
劉榮上前介紹道:“這是我們東家許老爺,他今天來看你們了。”
中年夫婦立即上前跪下叩謝。
許誠伸手扶起他們問道:“老鄉如何稱呼啊?”
“回許老爺,小老人姓林,沒什么正經名字,大家都喚我為老林頭。”中年男子回道。
許誠聽了后稍一思索便說:“此地為川沙,你們過來也是有緣,我便為你取個名字叫林川可好?以后也方便登記造冊。”
看來今日許誠是幫人起名上癮了!
不過這也確實是實情,古代的平頭百姓沒有名字的比比皆是。
“林川?這個名字好記,沒想到小老兒臨老了還有名字了,多謝許老爺賜名!”中年男子欣喜地感謝道。
“林川,你們是從哪邊過來的?”許誠立即就喚上了他的新名字。
林川這才起身說道:“回許老爺,我們都是來自河南洛陽府。去年以來闖賊頻頻進犯河南,年初已然攻破洛陽,還殺了福王。
府內不少百姓都被裹挾從賊了,小民等人就是這個時候逃離故土,一路南下來到松江府。
誰知這江南之地也是貪官遍地,難有我們難民的落腳之處。要不是老爺收留,我們一家子就得餓死了。”
許誠一聽這才想起來,崇禎十四年正是李自成大舉進攻河南之際。
朝廷的主力全部被調去參加松錦大戰了,等洪承疇全軍戰敗,大明差不多就該亡了。
“你們且好好在這里安頓下來,只要我們許記還有一口飯吃,絕對不會餓著你們。”許誠說道。
“許老爺真是大恩人啊,小老兒叩謝了!”中年男子又要跪謝。
許誠攔住他說:“林川,在我們川沙大院可不興跪拜,你家有三個男丁,只要肯踏實干活,日子肯定會越來越好的。”
“多謝老爺,我們以前在洛陽河道上討生活,都過慣了苦日子,只要能有一口吃的,我們都會賣命干活的。”林川回道。
“在我們這里,干活不僅能吃飽飯還有工錢拿,等鐵匠作坊、釀酒作坊招人,你們都可以去試試。”
“那真是太好了!小老兒和兩個男娃都很能吃苦干活的。”
接著又閑聊了一會兒,許誠才走出了林川的家,他對劉榮說:“劉管事,招收的難民要盡快安排事情做,幾個工坊我會安排過來招人的。”
“是,我馬上對接好!”
“另外,招收的人都要登記造冊,以方便統計和管理。”
“明白,我已經再登記了。”劉榮回道,他還是有管理經驗的。
許誠沿著住宅區繼續往南走,靠近大院最南側的地方,安排了大約五六畝的菜地,算是種植區。
這里原先就是關家安排種地的地方,現在稍稍拓展了一下規模。
菜地里一半的面積,還保留著原先關家種的白菜、豆角等蔬菜。
另一半約三畝地是新開墾的,按照許誠的要求播種下了他從酒吧空間廚房里拿出的土豆。
土豆是一種用途非常廣泛的主食,許誠還沒在上海城的菜蔬市場上見到過,特地安排了播種。
這塊種植區還是由原來大院里負責種植的黃阿三繼續管理。
許誠來到地頭看了一下新播種的田壟說:“阿三,土豆都是按照我跟你說的要求來種的嗎?”
“是的老爺,我以前也種過從西洋引進的甘薯,播種方式跟您講的土豆播種差不多。我把地都翻松了,下面施了底肥。
您提供的土豆種子,也都做了消殺的處理,選了有芽頭的進行切塊,現在已經全部播種完畢。”黃阿三是種地的一把好手,幸好關盛斯對種菜不感興趣,才把他留了下來。
“好!這種土豆是非常好的主糧,你們要好好照料,爭取取得豐收。”許誠勉勵道。
“東家您放心,小老兒一定全力照料好這些土豆。”黃阿三回道。
“你們現在種植的人手夠不夠?”許誠接著問道。
“老爺,劉管事已經給我安排了三名幫手,足夠了。我們四個人種五六畝地太輕松了,我們準備在院子外面再開墾一些荒地來種。”黃阿三一看就是閑不住的人。
許誠高興道:“好啊,你們還有空余就開墾點荒地,如果有成效,我會發放獎勵的。”
“感謝老爺,我們一定盡全力。”黃阿三一聽干好了有獎勵,更是充滿了干勁。
許誠在幾畝地間走了一圈,菜地一株雜草都沒有,收拾的整整齊齊。土豆剛種下還沒發芽,白菜、豆角之類都長勢良好,可以提供大院相當一部分蔬菜所需。
這也充分證明了這個黃阿三的確是個種植方人才。
考慮到大院的人口不斷增加,在古代肯定還得大力發展農業,許誠決定先把骨干隊伍拉起來。
于是他對著幾人說:“民以食為天,糧菜的種植十分重要。現在大院的人口越來越多,也需要安排一部分人員專門負責種植。
我宣布成立大院種植組,由黃阿三具體負責,你們先選個十來個人加入進來,每人每月一兩銀子的工錢,黃阿三每月二兩。”
“啊,小的多謝東家新任!”黃阿三沒想到臨老了,還當上“官”了,非常欣喜地感謝道。
“劉榮,這個種植組也歸你管,你們好好商議一下如何開墾荒地,豐富種植的品種。”許誠交代道。
“是!小的一定會全力的。”劉榮一開始以為種植組要獨立出去,心情正比較沮喪,一聽仍然歸他管轄,連忙拍著胸脯表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