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1章 大院北區的布局(求追讀)

時間很快來到崇禎十四年十月初。

經過半個多月的抓緊快干,新川沙大院已經初步建成。

從古到今,只要銀錢到位,華國人基建的效率絕對是頂尖的。

十月二日,李武來報鐵匠作坊已經安頓完畢,可以重新開工。

于是,許誠便帶著朱奎過來,順便查看一下大院的其他進展情況。

兩人騎馬來到大院門口,一道高約兩米的圍墻已經建成。

從大門分別向兩側延伸,大院外圍已經建成一圈長約四百五十余米的石墻,西邊、南邊和北邊都砌了2米高的新墻。

東側挨著海塘形成了天然的屏障,就在兩側位置修了哨塔。

不過因為工期略緊,圍墻的造型較為粗糙。這也是許誠的要求,一切以實用為先,外觀什么不重要。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為了省錢,誰不知道搞的整齊劃一好看,但肯定更加費時費錢。

許誠現在恨不得一分錢掰成兩分花,自然不會去多花這個錢。

以前沒有圍墻,光禿禿的暴露在野外,總感覺沒有什么安全感。

現在把圍墻建起來了,一來是可以遮掩院內的敏感活動,特別是打造軍械之類,可以悄咪咪搞大事;二來也是極大增強了安全性。

特別是在院墻的四個角和大門附近都修建了箭塔,對付一般的流民和盜匪是足夠了。

當然這段粗糙的圍墻花費也不菲,盡管當前人工極為便宜,但也花了許誠五百多兩,比買院子還貴。

從正門進去正對著的四合院沒有大的變化,主要是將外進原來下人居住的地方改成了議事辦事的公房。

下一步許誠的重心肯定要轉到川沙大院這邊來,沒有商議公務的地方肯定不行。

在四合院的兩側各加了一排朝外開門的廂房,一排給下人居住,一排寬敞一點留給許記的骨干居住。

大院中的兩進四合院位置剛好居中,以此為界,大致將院中的地方分成了兩個部分。

按照許誠的規劃,大門進來的左側,也就是北區將建成軍事區,主要用來布置護衛隊、打鐵坊等。

大門進來的右側,也就是南區將建成民用區,主要用來建造民房,開設用于種植的田地,以后也可以用來建工坊、商鋪等。

許誠這次來查看的重點打鐵作坊就安排在大院的北區。

從大門進來左轉進入到北區,靠近西院墻的位置修了一排營房,是給護衛隊居住的。

目前,丁強、黃凱已經帶領新招募的35名護衛隊員住了進來。

門前是一塊空地,擺放了石鎖、原木等器械,修成了一塊操場。全體護衛隊員都在上面整隊操練。

“東家,您來了!”丁強和黃凱已經在操練場邊上站著,看到許誠過來立即上前來打招呼。

“新招來的護衛都安排好了吧?”許誠問道。

“安排好了,我們這一排營房總共有十間房子,留了四間作為公房,一間作為護衛隊首領的房間,剩余的五間都是通鋪,每間可以住十個人,安排現在的35人還有不少余量。”丁強介紹道。

許誠點了點頭說:“走,丁強陪著去看看,黃凱你去繼續組織操練吧。”

“是!”黃凱率先領命而去。

許誠則在丁強的陪同下,查看了一下護衛隊的飯堂、寢房等設施。

這里修建的時間雖然倉促,但用料充足,建設質量還比較過硬。

特別是營房都是護衛隊員自己動手修建的,自然不會偷工減料。

許誠一邊看一邊交代:“丁強,護衛隊員以后就是我們的依靠,你們要保證大家吃飽,努力做到吃好,加強日常材料,盡快提升武藝技能。”

“明白,我和黃凱平時都和大家在一個鍋里吃飯,絕不會虧待大伙的。”丁強立即回答道。

“這就好,護衛隊雖然不是軍隊,但要按強軍的標準來建,以后要形成規矩,不管是誰過來,都要跟大家在一個灶上就餐,不得搞特殊化。”

許誠知道明末軍隊扣克軍餉嚴重,士兵吃的往往比豬還差,嚴重影響了戰力,他必須從一開始就防止這種問題的發生。

“我們一定會謹記東家教誨的!”

“那就行!我今天主要是去看打鐵作坊的,護衛隊這邊改天還要專門過來,今日就這樣吧。”

許誠今天主要不是來護衛隊,所以簡單看了一下,囑咐丁強、黃凱兩人帶好隊伍后,就接著前往了李武的打鐵作坊。

考慮未來軍械制造的極端重要性,這里預留的地方很大。

打鐵作坊沿著最北面的院墻修建,分成了東西兩個坊區。

靠近西院墻的西區主要用來打造酒肆所需的烤盤、碳爐、夾子等物品,也是培養鐵匠學徒的地方。

靠近海塘的東區,設置在大院的最里側,專門設了道門,隱蔽性很強,是用來打造軍械的地方。

李武這時已經站在了打鐵作坊西區的門口,看到許誠兩人過來,迎上來說:“東家,我們先從哪邊看起?”

雖然許誠最關心軍械的打造,但他還是指著就近的西區說:“就從這里開始看吧。”

于是,李武便領著許誠來到了西邊的作坊區,里面已經有近二十名鐵匠和學徒在忙著打制各類鐵制品。

這里的作坊區是個大開間,里面從西到東布置著熔鐵的熔爐、捶打鐵器的大鐵砧、冷卻池等設施。

許誠看了一圈后說:“這個地方搞得不錯,地盤也足夠大,光錘鐵的砧子就有四五個。”

“是啊,原先的地方連個轉身的地方都沒有,在這里我們就可以大展拳腳了。”李武回道。

“目前你們已經有多少名鐵匠?”許誠接著問道。

“已經有25人,其中8人是師傅,17人還是剛招收的學徒。”

“新招收的學徒你們要好好培養,老師傅們更要盡心的教,在我們許記打鐵作坊大家不用擔心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你教的徒弟越多,以后給的工錢就越多。”許誠對著眾人說道。

“多謝東家!”

“我們一定會好好教的!”

“都虧東家給了活命的機會,我們一定會聽從您的話!”

眾人紛紛回道。

許誠這時走到用來融鐵的爐子前問道:”你們可有誰知道這鍛鐵的硬度是如何控制的?”

“東家,小老兒知道跟用火鍛燒的次數和添加的一些材料有關,里面的道理就不太清楚了。”一名年齡稍大、面容黝黑的鐵匠回道。

“這位是?”許誠朝李武問道。

“東家,這位姓程,沒有名字,因常年打鐵面色都熏黑了,經常被叫做程老黑或者打鐵程。”李武回道。

“哈哈,老程既然擅長打鐵,如果喚作程鐵如何?”許誠即興幫著取了個名字道。

“程鐵?這個名字好,小老兒也有名字了,多謝東家!”被叫做程老黑的鐵匠高興地回道。

經過了取名這個小插曲后,打鐵作坊的眾人明顯跟許誠熟絡了不少,大家發言的積極性明顯增加。

許誠聽了大伙關于煉鐵的一些發言之后說:“很好!技藝的提升往往來自我們這些工匠的思考!

剛才大家說了不少平時打鐵的心得,李武你要注意收集。

據我在歐羅巴的一本書中看到,決定鐵硬度和柔韌度等特性的,最主要的一個因素就是鐵中的含碳量。

沒有經過鍛造的生鐵含碳量很高,所以硬而脆,很容易這段,沒有什么可塑性。

經過我們反復的煅燒,將里面的碳燒掉一些,就是減少所謂的含碳量,這個鐵的品質就上來了。

我們經常講的百煉鋼就是這個道理,鍛造的次數多了,才能不斷減少鐵中的含碳量,提高鐵的品質。”

“哦,原來是這個道理!”

“東家一說我們就明白了!”

“東家懂得可真多!”

……

眾人又紛紛議論道。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且末县| 宾川县| 盐池县| 府谷县| 明溪县| 镇康县| 嘉荫县| 吴旗县| 曲沃县| 明水县| 松溪县| 玉林市| 华池县| 科尔| 信丰县| 朝阳市| 靖安县| 鸡西市| 扶风县| 邵东县| 雅安市| 建昌县| 滨海县| 伊金霍洛旗| 江城| 文登市| 靖远县| 涞水县| 育儿| 新建县| 扶余县| 鄂托克旗| 永泰县| 安多县| 景德镇市| 临江市| 阿拉善右旗| 冀州市| 重庆市| 南昌县| 剑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