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土法制藥
- 大明晚鐘
- 余璟笙
- 2031字
- 2024-10-08 23:30:27
秦必桓也拿出自己為數不多的錢:“老爺,我還要給你買菜做飯,只剩這么點了?!?
何繼新也拿出一些銅錢:“老爺,您吩咐我購置物品,我也所剩無幾了?!?
一股暖意涌上高珵心頭,他接過小青小紅的錢,大致數了一下,算上銀飾,有將近十兩銀子,買個一二百斤蒜頭應該不成問題。
他說:“必桓、繼新,你們還要替我辦事,錢先留著吧。小青小紅,我替老陸謝謝你們,等不久后我有錢了,一定雙倍還你們?!?
小青欣慰地笑了:“老爺,您忘了嗎,咱已經是一家人了,還談什么錢……”
小紅低頭說道:“只要老爺吩咐,我們什么都給您……”
一旁王筠蘭見此情景,表情復雜,她取出頭上的銀衩遞給高珵:“高公子,算我一份?!?
嚴小慶制止道:“少主不可,您再賣,首飾都賣完啦!”
王筠蘭:……
高珵見狀也不好意思拿王筠蘭的首飾了,說道:“王姑娘,這段時間你也不容易,就不用了吧,等熬過這幾日,我自然有辦法籌錢。”
王筠蘭不說話,收回首飾,悄悄走開了。
宋人豪心眼多,發現了問題:“高兄啊,你怎么可以這樣!”
高珵將錢交給嚴小慶,立馬投入設備調試中,敷衍宋人豪道:“怎樣?有本事你也拿錢來,沒錢就趕緊幫忙!”
宋人豪:“唉……”
秦必桓將大蒜搗碎,使其蒜酶與空氣接觸活化,以達到催化蒜氨酸,產出大蒜素的效果。
一半先行晾曬,另一半裝進瓷瓶,再加入少量水,瓶口處連接銅管,再用黏土封住接口,使得水蒸氣不散發出管外。
高珵又讓何繼新取來小柴棒,用小火慢慢加熱,雖然高溫會分解一部分大蒜素,但也是沒辦法了,只能靠降低產出量,來達成成功率。
小青小紅取來濕布,不停在銅管上澆冷水擦拭,以達到冷凝的效果。
最后用一個小號瓷瓶,接住從銅管另一頭滴出來的水珠。
忙活大半個時辰后,終于提取出大約三十毫升的蒸餾液體,高珵朝里面看了下,底層有少許黃色沉淀物,應該就是含有大蒜素的混合物了。
何繼新小心翼翼地在瓶底破開小口,使底部的黃色液體緩緩滴出。
待黃色液體漏完時,快速將小口堵上,等下一輪萃取再打開來接住。
再更改制作條件,例如火候、泡水時長、用酒代替水等方法,如此嘗試多次后,已經提取三瓶大蒜素混合物。
剩下的晾曬干的蒜泥,泡在白酒中,等待兩個時辰后,提取上層浮起的黃色液體,也是分離出來大蒜素混合物。
正好,尚德堂有三位病人,其癥狀就是典型的細菌感染,可以用來試驗第一批的三種大蒜素效果。
一個是吃了變質食物引起的胃炎,一個是下地干農活時戳破了腳引起傷口潰爛,一個是反反復復在身上長著真菌感染引起的體癬。
高珵安排他們三人服用提取出來的大蒜素混合物,以觀其效,越是緊要關頭,臨床實驗尤為重要,畢竟機會只有一次,一旦冒險誤用了,后果不堪設想。
這三位病人被這嗆鼻的黃色液體熏得不敢吃,但王少堂主沒有制止,這位高先生又名聲在外,只得硬著頭皮吃了下去。
療效的話只能等明日再看看了,在此間隙,高珵還要通過蒸餾白酒來提取高濃度酒精,用來消毒傷口。
方法與提取大蒜素類似,高珵還是做出了三批,分別是蒸餾一次、兩次、三次。
蒸餾一次提煉出來的酒精,并不能用火點燃,因此可以判定酒精度太低,不合格。
蒸餾兩次提煉出來的酒精,可以被點燃,呈現淡藍色火焰,濃度應該比現代高度數白酒酒精度還要高些。
蒸餾三次提煉出來的酒精,點燃后火焰竄得很快,沒過一會就揮發完了。
由此證明,蒸餾兩次出來的酒精,最接近七十五度醫用酒精。
這個就不用叫人試驗了,直接給陸成澤用上就行,無非就是殺菌效果好壞而已,并不會加重病情。
忙到這里,夜已經深了,幾個人都疲憊不已。
雖然陸成澤還在發燒,但也只能忍一忍,先行消毒傷口。
今夜下半夜繼續換一批人來做,爭取明早觀察三位用藥病人的療效,以及把手頭上的大蒜搗鼓完,達到可觀的劑量再給陸成澤服用。
高珵渾身無力,小青小紅將他扶到床邊睡下后,她們也趴在高珵的床沿睡著了。
其余大部分人繼續按高珵示范的步驟提取大蒜素,不知不覺,已到天亮。
三位病人按時前來復診,高珵驚喜地發現,除了長癬的人效果不明顯外,另外二人的病情有了顯著療效。
也許是體癬本身就是頑疾,不易治愈,也許是這批大蒜素混合物提取時加熱溫度過高,大蒜素流失過多,沒有達到治療閾值。
總之為了安全起見,這一批相同制作參數的大蒜素混合物就不能用了。
高珵將剩下的大蒜素混合物集中倒到碗里,其量有小半碗,經過王筠蘭同意后,由嚴小慶喂陸成澤慢慢喝下。
不知道效果如何,但是一次是不夠的,大蒜還要繼續收購。
今日來送大蒜的人少了,拿酒來的直接沒有,這也難怪,普通老百姓家,哪有這么多食材儲備呢?更何況是上流人士才有錢飲用的白酒。
高珵只得派出秦必桓、何繼新、宋人豪等人,到京城各處收購。
尚德堂求購大蒜、燒酒的消息也傳到昌福藥行陳彥昌耳里。
他早已看出高珵與李巖非一般人物,張通判不可與之為伍,一直想找機會接近王筠蘭,示好也好,合作也罷,總之不能與她為敵了。
雖然還不清楚這兩樣東西有何奇妙之處,但為了探查尚德堂此舉所圖,還是命人代為張羅,并通過貨郎運往尚德堂。
尚德堂今日負責在門口接收物資的是一位年輕大夫,他也沒有作疑,還是按之前定下的規矩,按市場價一半的價格付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