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4.陸上絲綢之路
- 漢書人物大全
- 以葉知秋1
- 1656字
- 2025-07-14 08:25:24
在與西域各國取得聯系之前,武帝用《易經》占卜,卜辭說:“神馬當從西北來。”得到烏孫馬,武帝將烏孫馬命名為“天馬”,后來又得到的大苑的漢血馬,比烏孫國的馬更健壯,武帝改稱烏孫馬為“西極馬”,稱大苑馬為“天馬”。
朝廷開始在令居以西修筑要塞,設置酒泉郡,建設通往西域諸國的驛站,并派使者到西域各國。武帝喜歡大宛馬,所以出使大宛的使者更是絡繹不絕。使者一批一批的趕往那里,多的有幾百人,少的也有一百多人,來回攜帶的東西與張騫大致相同。后來大家見怪不怪了,出使的人數才逐漸減少。但每年派往西域的使者,多的話有十幾批,少的話也有五六批。遠的地方,一去就是八九年,近的幾年就可返回。
當時朝廷已經滅亡南粵,在西南夷設置了牂牁郡、越雟xi郡、益州、沈黎郡、文山郡,把這些郡連接起來,希望能通過西南夷通向大夏。但前后派出十幾批使者,都在昆明受到阻攔,有些漢史被殺,攜帶的錢幣、禮物被搶走,朝廷調動大軍殺了數萬蠻夷,但后來派出的使者還是不能通過。
自從張騫因為出使西域而獲得尊貴的榮譽之后,就有很多的官吏和士兵都爭著上書,請求當使者到西域去。武帝認為西域的路途遙遠,是個苦差使,不是誰都愿意去的,便不再考慮出身及經歷,接受他們的請求,授予他們符節。可這些人里面有不少是出于邪念才請求當使者的,他們把皇上賜給西域國家的財產布帛等侵吞為私有,回來后胡亂編造在西域的見聞,說得天花亂墜,但是這些吹牛的人往往被任命為正使,老實的反而只能當副使,這就使得狂妄之徒競相效仿,造假之風越演越烈。
西域各國也越來越討厭漢朝使者,覺得他們說話不著邊際,又認為漢軍距離遙遠,難以抵達西域。有些國家就不給漢朝使者供應糧草,使得他們限于困境,使者對西域各國也產生了怨恨,經常發生相互斗毆的事。
樓蘭、姑師是小國,處于東西之間的交通要道上,曾經攔劫漢使王恢等,甚至與匈奴騎兵勾結,在半道上劫殺漢使。出使西域的漢使就向武帝建議,可以征服西域小國。他們說西域諸國雖然筑有城堡,但軍隊的戰斗力很弱,很容易打敗。于是武帝派從驃侯趙破奴率軍攻打匈奴,將匈奴打敗。第二年,趙破奴率領700余名輕騎兵抵達姑師,擒獲樓蘭王,滅亡姑師國。朝廷在酒泉郡修建亭障,一直修到玉門關。
漢使者在黃河上游找到黃河的發源地,山上有很多玉石,采集大量玉石帶回,武帝查閱古圖書,把黃河的發源地確定為昆侖山。現代的地理學確認,黃河的正源位于青海省巴顏喀拉山北簏的卡日曲。《山海經》《淮南子》等古籍記載“河出昆侖”,將黃河源頭與神話中的昆侖山關聯。漢武帝更將于闐南山命名為“昆侖”,強化了“重源伏流”說。這種認知受限于古代勘探技術,且昆侖山在文化中被視為“萬山之祖”,承載著華夏文明的精神象征。
西域大宛等國派遣使者,跟隨漢使來到長安,看到漢朝竟然如此富有、強大,而西域使者把鴕鳥蛋和犛靬liqian(羅馬帝國)的魔術師獻給朝廷,武帝看了很高興。武帝經常帶著西域客人到海邊地帶巡視,特意帶他們到大都市及人口繁華地區,一路上賞賜給他們財物、絲帛,讓他們帶上這些厚重禮物返回西域,以展示漢朝的富有。西域客人在大庭廣眾面前表演摔跤,雜技,展示西域各種奇怪物產,圍觀的人很多,武帝就到處行賞,聚酒成池,掛肉成林,并讓西域客人參觀倉庫里的府藏,以展示漢朝的雄厚財力,西域客人看了都嘖嘖贊嘆。而西域魔術師的奇幻表演,摔跤、雜技,花樣翻新,也使得漢人興趣盎然。于是西域與漢的聯系日益緊密,西域使者年復一年地保持通使貿易。但大苑以西的小國認為漢朝距離遙遠,仍然態度傲慢,不肯屈服。朝廷便饋贈禮物,對他們實施羈縻政策。
漢武帝開通通往西域各國的道路,最初的想法只是為了征討匈奴,開拓大漢疆域。但戰爭結束了,被張騫帶到西方的中國絲綢,卻源源不斷地走向世界;西方的珍寶黃金也涌進西漢都城長安。絲綢之路,一條由開拓者張騫走在最前面的萬里通途,把古老中國和遙遠的西方世界連在了一起。作為中西文化交流的見證,絲綢之路澤被后世,惠及天下,是人類文明與發展劃時代的篇章。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透過漫漫黃沙,古老的絲綢之路,時至今日,依舊散發著它不朽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