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雨猶如絕境之中那一處逢生的光芒,令石虎不得不拼盡一切辦法去抓住這一線生機。
劉遐也未曾預料到天公如此不作美,可他也不曾氣餒。
“調鐵浮屠迂回西南,殲滅敵人!”
“是!”
劉遐望著羯胡士兵烏泱泱朝西邊而逃,雨點稀稀,嘴角卻勾起一道淡淡的弧度。
太行山,壺口關。
把守要地的羯胡士兵遭受劉演的率領的兩萬精兵和一萬天策軍偷襲。
廣固城的工司在曹郯的指點下成功研制出火炮。
雖然這個火炮還很落后,開個幾炮就需要停下來等待炮膛冷卻,但數量上來了,這點問題也不算什么了!
在如漫天星雨一般的轟炸下,壺口關原本堅若磐石的城墻,仿佛豆腐塊被炸的稀巴爛。
劉演乘勢將壺口拿下,把握住并州進入冀州的關口通道。
此外,為了阻止平陽方面劉聰派軍支援石勒,曹郯命劉演成功說服他的叔父劉琨出兵攻打漢趙,讓其騰不出手來幫助石勒。
如此,在般陽三杰的層層蠶食下,羯胡在冀州的地盤盡皆丟失,獨留襄國苦苦支撐。
而外援漢趙、幽州王浚盡皆被阻擋在外,不得動彈。
襄國的城墻高深且厚重,火炮的威力不足以將其攻破,于是曹郯命祖逖等人圍而不攻,中間還打退幾次石勒率軍突圍。
最終,圍城兩年,襄國終為祖逖三人所破。
兩年內,襄國內局勢糜爛,早在一年內糧食早已消耗殆盡,城中的苦民,易子而食。
屠戶的砧板中竟堆滿手骨、脛骨,外面的鼠肉、犬肉值千文,而人肉居然堪堪一半。
在持續一年煎熬且黑暗的日子中,石勒絕望下開城投降,后被押往廣固城與先前俘虜的石虎一同在城中斬首!
——————
上面便是般陽下冀州的大概劇情,中間可能有些許的波折,亦如王浚的唇亡齒寒,或者劉琨的反水,但是都不在話下了,因為般陽的大勢已成。
至于后面呢!
我心中也有了大體的劇情:
根據史料,這個時候的劉聰沒幾年好活,屆時他的兒子劉桀接任帝位后沉迷女色為老丈人靳準弒殺。
而修生養息幾年的般陽勢力越發強盛,曹郯見準時機,命祖逖、劉演、蘇峻三路進犯,一路攻取洛陽逼迫劉曜不能回師,一路攻平陽,拿下漢趙和部分并州等地,一路提防劉琨。
此時,除了劉曜五胡基本平定,再乘勝而進,下洛陽。
大局基本定了!
場上的勢力基本就是幽州王浚,江東司馬睿,蜀州成漢,并州劉琨,隴西張軌。
基本石勒一死,天下大局已定。
滅幽州王浚,擒江東司馬睿,降并州劉琨,下隴西張軌。
再效仿漢光武帝劉秀,得隴望蜀,從漢中、夷陵兩路進軍,滅掉成漢。
————————
本來后面還有收服桓溫、苻堅的劇情,可是已經難以展開,因為我實在是太忙了!
這是我的第一本簽約小說,諸君可見,十分粗糙。
劇情和文筆都還有待打磨,不過寫了那么多相比開始還是進步了許多,畢竟我是一個理科生,文學素養不可以說有,基本就是無(苦笑)
可能看得有點亂,基本就是想到什么寫什么,哈哈!
晉末雄主寫了近四個月,中間除了麻木和痛苦,自己其實還是挺喜歡把這個當做副業的!
如果可以真的不要寫歷史文,查史料真的讓人想死,好在有deepseek幫忙查一下地理環境等資料,不然真的讓人想die。
現在忙的東西很多,等自己工作穩定下來,有空了自然就會開下本書,這本應該不算太監吧?
嘿嘿,全勤都沒了,真的沒動力寫下去了,哭!
有了這本書的經驗,我可以很從容的說摸到了網文作者的門檻。
(雖然還只是小撲街。。。)
總結一下,就是對起承轉合的運用更加熟練,對劇情的把控,節奏,爽點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其實中途的人物轉換其實很正常,我看其他大神的小說都有這些,可能是因為寫的還不算最好吧,自己看自己寫的總是會覺得很垃圾,很尷尬。
說了那么多,其實我就是小撲街,這些結語估計也沒有人去看,只能期待下本更好咯。
不說了,說著說著寫了那么多,我不煩估計別人都煩了!
最后!
諸君,江湖路遠,望爾等萬事順心如意,步步高升。
日后再見,你微揚的嘴角,就是對我最好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