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出征從軍
- 太子為何還不造反
- 魚小昆
- 1798字
- 2024-08-23 18:36:34
第二天一早,窗外剛有一縷陽光落進床上,高穩便醒了,醒來時發現自己正好好的躺在被窩中,估計是小月幫我換的衣服,高穩想到,心中不由得又多了一絲溫馨。
高穩翻身從床榻上坐起,腳搭落在床邊,看著窗外梅花兩三,心中不禁生起一抹留戀,或許我可以留在這里陪他們一世,或許在這里老死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高穩在心中問著自己。
正想著,門外傳來仆人的聲音:“少爺,馬車已經備好了,老也說要出發了。”
“知道了”回過神來的高穩淡淡回了一句。
“是”門外的仆人應聲退下,
高穩下了床,穿好衣服,先去了西廂房那里向母親辭別,
走在廊院中,高穩發覺今日的院子格外冷清,進了西廂房,卻看見母親床上正拉著帷帳,
高穩正想問母親怎么了,床上的鮮于氏已聽出了來人是誰,沙啞著嗓子說:“你要去就去吧,不用來見我了”
高穩見到這番場景,如何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于是往前湊了湊,撒嬌道:“母親不想孩兒去,那孩兒就不去了,留在這里陪母親。”
聽到這番話,鮮于氏如何還忍得住,一把拉開帷幕,抱著高穩痛哭起來,邊哭邊說道:“都怪你那個不爭氣的爹,要讓我兒受這番苦難,這天底下哪有讓九歲的娃娃去參軍打仗的道理,都怪你爹爹沒用。”
說著,鮮于氏淚眼婆娑的抬起頭來,望著高穩說:“孩子,要不咱不去了吧。”這邊鮮于氏正說著,高士廉便闖進來,拽著高穩就往外疾走,邊走邊說:“你這婆娘懂什么。”
話音還未落,已帶著高穩到了院子外,上了早已在門外備好的馬車,連忙叫車夫駕車。
直等到車夫策馬揚鞭,把車駕出二里地,高士廉這才放下心來,對著一臉懵圈的高穩解釋道:“昨晚你娘一聽到這事,當場就和我翻臉了,整整罵了我一晚上,還揚言說要帶著你回娘家,我這也是沒辦法了,才使出這招快刀斬亂麻的。”
高士廉歇了一口氣繼續說道:“再說了,你得罪了魏王黨,跟爹我出去打仗,正好避避風頭,到時候你就跟在爹的左右,爹再好好教教你這行軍打仗之法,以后說不定能用上。”
如此在路上花了十幾天,終于到了毗鄰涇州的寧州,
在這一路上,高穩已經聽高士廉說了不少關于涇州的情況了,這涇州是以涇水而得名,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地形險要,
而這叛王羅藝也是當今天下有名的豪杰,曾被李二封為異姓王,據說他生性狡黠,剛愎,但勇于攻戰,能武善射,屢立戰功,
所以此次乃是吏部尚書長孫無忌和右武侯大將軍尉遲敬德率軍討伐,而高士廉則負責把守寧州,掐斷羅藝撤退的路線,防止他逃到突厥人那里去。
同時由于這里的前任都督致仕,他也要在這里當幾年都督。
不過高穩原本對軍隊的熱情已經被十幾天的舟車勞頓折磨沒了,這幾天的路行下來直接讓我們高少爺原本胖乎乎的肚子直接瘦下一圈來。一到目的地高穩直接躺到準備好的床上呼呼大睡起來。
待他醒來之時,猛地發現床頭站著一個漢子,身材削瘦,面色微黃但目帶精光,太陽穴高高鼓起,一看就是個練家子。看高穩醒了一驚,便笑著說道:“小侯爺你別怕,我叫范宰,是侯爺手下的親兵,侯爺讓我喊小侯爺您去點兵臺,說是讓你去見見世面。”
高穩說了聲好,便翻身從床上起來,整理好了衣服跟著范宰去了點兵臺,剛到校場,高穩便深深地感受到為什么唐朝早期的軍隊被稱為無敵于世,只見得眼前大概有數萬人,列陣于野,卻軍容整齊,無人喧嘩,面色嚴肅。
看著眼前的景象,高穩腳步不由的慢了下來,心中也產生了些許想法:要是主帥是我就好了。在前面領路的范宰見狀笑了笑,也不加催促,畢竟沒幾個男人能抵擋住這樣的誘惑。
走了一會,終究是到了點兵臺,立于這高臺之上,所觀之景又大不相同,只見得他爹立于欄桿旁,披風颯颯,下面的軍隊是鐵甲如山,長槊如林,一個個盔甲鮮明,英姿勃發。正應了高賀那首詩: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看得高穩是血脈賁張,恨不得以身代之。
見到高穩來了,高士廉只是點點頭,然后讓旁邊的號旗手開始揮旗來號令諸軍,只見諸軍隨著令旗揮動而變換,雜而不亂,令行禁止。讓人不由心生敬佩,一邊的高穩哪見過這陣仗,一時間只覺得男兒自當如此,滿腔的豪情壯志又回來了。
點兵用了足足半個時辰才結束,隨著一聲令下,諸軍紛紛歸營,這場點兵才宣布結束。
結束后,高士廉帶著高穩下了點兵臺,回了大軍主帳,問他:“爹這本事想學嗎?”
縱使高穩是二世為人,此時也被這一波弄得神魂顛倒,不禁說到:“想學。”“好,那爹就全都教給你,不過就是有點辛苦,你可得堅持哦!”高穩堅定地點點頭說:“爹,你放心,我一定不會辱沒我們高家的門楣的。”就這樣,小小的高寶寶被他爹騙上了賊船,開啟了地獄生存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