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群賢畢至
書名: 三國,咱到處都有親戚作者名: 萬澤山的李太后本章字數: 3992字更新時間: 2024-08-31 10:21:20
初平元年,三月
冀州,鄴城
張信已經回到鄴城七八天,這幾日主要還是修整,同時也是商議今后的戰略。
可外面張和來報:少爺,平原縣令劉備來了。說是你召他來的。
張信:玄德來了啊。。。
說著張信光著腳,赤膊上身跑了出去,當看到劉備后,張信一把抓住他的手說:玄德你終于來了,走。。。去我房里。。
張和看到這里心想:少爺光著腳,赤膊上身拉著一個人去房間,不應該是對待美女才這樣嗎?還是說少爺憋久了男女都可以,那我是不是該考慮為少爺付出一下自己。
來到張信的書房后,張信拿出一個任命書道:玄德,你看,這是我讓我爹做的,任命你為河內太守,這可比你那個平原郡好很多,只不過這里原來是王匡的地方,需要一定的治理,還要防御黑山賊,想來想去也就玄德你最合適,你會治政也會領軍。
一過來就讓自己當郡守,這比公孫瓚要大方多了。而且張信還把原來王匡的人給劉備管理。只不過他不遠處卻駐扎了華雄的部隊。
張信現在心中有兩個擔心,第一就是中原局勢,第二就是公孫瓚會不會找茬。而且公孫瓚找茬時候劉備會不會反叛,如果反叛那要不要殺他,殺他關張會不會報仇
第二天,張信拉著細狗,穿著短衫來到州牧衙門:老爹干嘛呀。
張溫:你怎么穿成這樣。。。不成體統。
張信:在自己家想怎么穿都行。。。
張溫:你啊。。。帶你認識下,這位清河崔琰。
張信立馬行禮:見過崔先生。
張溫:潁川荀彧先生。
張信:你是,茍或?
荀彧:我叫荀彧。不是茍或。
張信:好的茍或。。。。
荀彧:張公,你這兒子怎么這么氣人。
張信:別啊,文若,我就是看到你很喜歡。。。。
張溫:文若,我這兒子和你鬧,那說明當你自己人,他要正經那就不一樣了。
荀彧:哼~~~這次隨我來的有我荀家好幾房的人,還有潁川陽翟棗氏等人。
張信:那你侄子荀攸來了嗎?
荀彧:公達要擔任蜀郡太守,因道路不通,停駐在荊州了
張信:那請文若幫我請公達來冀州,我許一郡之太守。
荀彧:太守!如此重恩,那不知道小公子如何安排荀彧。
張信:任冀州從事,地位僅此田、沮,可以隨時進我父子房間。身邊配200侍衛,公家出錢,可自行任命縣令以下職位官員。
荀彧:不可,彧寸功未立,就任高官,切不可。。。不如先做個司馬隨少主平定四方之亂。
張信:你自己說的哈~~~我可沒耍賴。。。對了老爹我也帶個人給你認識。。。
就看到此時張飛帶著淚花跪在門外。
張溫看過去突然站了起來,跟家中家老張德道:阿德,你看這黑漢子。。。
張德是張溫的親兵,張和、張平的父親,雖然也快60了,任因為擔任張府管家精神頭還是不錯,只聽他道:很像扈少爺啊,我記得當年從河北把扈少爺接回來時候十七八歲,也是一副黑鐵塔樣子,豹頭環眼,燕頷虎須,你說他天生就是當武將的料,可他卻喜歡殺豬。
此時張飛跪著進來給張溫磕頭三次后說:孫兒張飛拜見祖父。
張信:老爹,他就是扈哥的兒子,張飛。
張溫:你真是飛兒。。。你的表字翼德對吧,那還是我取的。
張飛:我就是叫張翼德
張溫:哎,可憐我的扈兒突然暴斃,后面我讓人找了很多地方也沒找到你們母子。
張飛:當年父親路上染病亡故,母親和我就被舅舅節奏去了幽州涿郡,而我別的不會只記得爹從小教的殺豬本事,對了我還會畫丹青
張溫:哈哈哈~~~還真是你啊,記得你小時候來看我時,別的沒學會倒是跟趙岐學會了丹青。
張信扶起來張飛道:老爹你是不知道啊,緣分啊,翼德現在在平原縣令劉備手下做事。
張溫:縣令。。。。這怎么行,等下我就給你寫個文書,去當個郡都尉,后面雖張信去立些軍工,我給你保個候
張飛一聽趕緊跪下:阿翁,那個劉備是我結義大哥,我們說好了有福同享有禍同當的。
張信:老爹,這個劉備也是個人才,治理地方和領兵都不錯,我讓他去做河內太守了。而翼德你安心留在魏郡,反正都是給祖父做事,沒必要天天在一起,夫妻也沒這么粘著啊
張溫:是的,你也快而立之年了,該獨立做事,不能什么都靠著你大哥,而且你們現在是朝廷官員,自然先以公事為重。
張飛:孫兒知道了,我就留在魏郡吧。
張溫:今天高興高朋滿座,我們一起宴飲,喝酒作詩。
喝到一半時候,一個張信看著臉熟的人走向張信:張校尉,還認識陳某嗎?
張信仔細看了看脫口而出:陳噴子。
沒想到對方酒杯一甩道:是不是你,這個諢號是不是你傳出來的。
張信:別啊,陳噴子,這是夸你。。。你每次懟人不都是噴人家一臉口水嗎,噴子實至名歸啊。
“信不信我噴你”
此時荀諶上前拉住他:陳琳,注意場合,這是少主。
陳琳:友若這小子太氣人了,你知道嗎,當年在何進府里就聽說他嘴欠,連大將軍也被他在后面叫何胖子
沒想到荀彧此時哈哈大笑走過來說:孔璋,孔璋,消消氣。你要知道我的你就覺得你的還好。
張信:茍或你好好勸他。
荀彧:叫我荀彧,不要說茍或。。。
陳琳一聽茍或立刻消氣了:現在氣氛不錯我準備做個駢文大家聽聽,這是我前兩天想好的,今天請各位賢達品鑒一下:媛哉逸女,在余東濱。色曜春華,艷過碩人。乃遂古其寡儔,固當世之無鄰。允宜國而寧家,實君子之攸嬪。伊余情之是說,志荒溢而傾移。。。。。。。。。。
一首止欲賦說出,全場喝彩,要知道今天這個宴席除了新到的那些名士,河北名士也全到了,也就是說在場的最差的也是一個文學院院長水平,現在對陳琳的賦喝彩,說明建安七子不是浪得虛名。。
沒想到此時陳琳突然看向張信道:聞少主從多位大儒,還聘了蔡邕大家之女為婦,想必也是胸有錦繡吧。
張信怒目陳琳:你小子等著。。。等我把禰衡找來噴死你。
張信:既然到這個氣氛了,那我就做首詩吧。。。此詩叫短歌行(對不起了曹老板):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此詩通過宴會的歌唱,以沉穩頓挫的筆調抒寫詩人求賢如渴的思想感情和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
這么一首應景的詩一出來,就連張溫都站起來喝彩:好詩啊,好詩啊,文書速速記下來。
第二天,鄴城內就開始傳唱宴會中的詩賦,張信從一個武將的名聲立刻變成冉冉升起的名士。
只不過現在張信卻抓著荀彧等城內文武忙著新的事情那就是創收、安民
張信:現在各地流民變多,雖然冀州不缺糧,但也不能一直養著他們,我有二法,第一為屯田,大的郡國設典農中郎將,小郡設典農校尉,同時官府提供土地,收獲的谷物按比例分成。用官牛者,官六私四;不用官牛者,官私對分。這樣的辦法達到了積糧供軍的效果,百姓雖然吃虧,但能有一個安定的生產環境,他們應該會很滿足了,此法分軍屯和民屯,具體操作,你們擬定個章程。
田豐:此時交給我辦吧
張信:第二就是創收,我想做兩個事情,第一就是在鄴城建立一個商業區,此區域匯集最好的酒肆、妓院、珠寶店、布店,什么最好的鄴城沒有,其他地方也別看了。而這個模式做好后,其他商業區或者城市照模式就可以做平替版本,讓一般百姓也能享受到。第二個就是鹽業,現在河北的鹽400錢一石,可那個鹽又苦又難聞,聽說有的差的還會吃死人。
荀彧:不止河北,當年雒陽也是如此,至于雪花鹽也只有貴人才有的吃,但也屬于稀缺之物。
張信此時拿出一袋子雪花鹽道:此乃我從古書中習的方法加以改進的雪花鹽,一石也只要400錢,你們覺得可賺錢否。
甄儼看到這個立刻說:我甄家要了這鹽,讓我們去賣,按照現在一家一月吃鹽1斗算,一年就是1石2斗,而現在冀州治下近百萬戶來算那就是120萬石,一年賣鹽近5000萬錢,這還只是一州,如果賣出去了一年給冀州賺幾萬萬錢還是很輕松的,如果拿這些錢買其他地方糧食。。。那么。。。。。
張信:甄儼你的奸商嘴臉出來了。
沮授:伯長(甄儼表字)也沒說錯,甄家本來就是河北數一數二的大商家,他們說的一定沒錯。
張信:我想在邯鄲、平原開設新的鹽場,在渤海開設海鹽場,由個郡太守直接管著,而甄儼你的新職位就是商務從事,你的商號和工場都是官辦可以聘用私人武裝保護如何。
甄儼:那是不是我可以以冀州名義四處經商?
張信:對。商雖為賤籍,但無商不通,通則利。而經商賺的錢一成必須拿來建設學堂,被給我撤什么不得讓百姓知道太多,我只是知道讀書識字人多了,人才就多,人才多冀州才發展更好。
田豐:可這會不會讓世家忌憚,現在冀州七成都是世家幫著,我們在座的也都是各個世家的代表。
張信:好的,順應天時的才是好世家,不然這類世家就是與張家八字不合,必備其他世家吞并。對了鹽場的事兒你們跟各自家里說一下,甄儼只負責對外銷售還有鹽業管理。另外下一步我準備搞鐵礦等,你們誰家有想法,先找茍或。
一番安排讓張信找回了前世給員工開會安排工作的樣子,只是自己是不是也要推行KPI,但是要玩KPI對方會不會要五險一金啊。
想到這里張信覺得:自己還是不夠心狠~~剝削人怎么能有善心呢。
才回到家,就發現蔡邕和老爹在那喝茶聊天。
張信路過前堂也不打招呼,可張溫卻叫住了他:你小子看到人也不打招呼,給我過來。
張信走進前堂:老蔡,老爹。
張溫:你小子下個月就17了,我和你岳丈談論,要不就你生辰那天就把你和昭姬的婚事辦了。
張信:這么快嗎?
張溫:再不快,我怕你給董卓做孫女婿了。
蔡邕:男子可以取一妻一嬪,那董卓孫女為嬪我沒意見。昭姬只能為正妻。
張信:我沒意見,但這么多年了,啥時候讓我看看昭姬,大家都說她漂亮,賢良淑德,我卻沒見過一次啊。
張溫;男女授受不親,你以為和西涼蠻子那般嗎
蔡邕:對啊,我今年的罰糧都交了,你再不成婚。。。
張信:行,但我得去你家驗驗貨,不然誰知道你給個啥給我。
蔡邕:見我女兒也行,我女兒聽說你的詩寫的不錯,你寫一個給她,她覺得好,就見你。
張信:那就寫一篇給你吧。芙蓉賦
覽百卉之英茂,無斯華之獨靈。
結修根于重壤,泛清流而擢莖。
退潤王宇,進文帝庭。
竦芳柯以從風,奮纖枝之璀璨。
其始榮也,皦若夜光尋扶桑;
其揚輝也,晃若九陽出旸谷。
芙蓉蹇產,菡萏星屬。
絲條垂珠,丹榮吐綠。
焜焜韡韡,爛若龍燭。
觀者終朝,情猶未足。
于是狡童嬡女,相與同游,
擢素手于羅袖,接紅葩于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