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李白離開四川時肯定攜帶一筆不少的錢財,不然不會在揚州一年花掉三十萬余錢,那么,這三十萬錢財在李白所處時代是什么樣的概念呢。
我們要了解到唐朝人使用的貨幣叫做開元通寶,它鑄造于唐高宗武德年間。開元,具有唐曲隨改朝換代的意思。在當時唐朝規定,十枚開元通寶重一兩,一枚就是一錢。后來各朝各代鑄造錢幣大都依據開元通寶的標準,而前這么個重量單位也一直沿用至今。
開元通寶銅幣所謂的成分中,大多數百分之八十都是銅,其余百分之二十都是鉛和錫。因為由于成分比例合理,在唐朝滅亡之后,開元通寶雖已不發行,但是一直與后代鑄造新錢混合使用,一直達到明朝后期才被禁止使用。那么關于李白三十萬錢在開元年間具有多大能買哪些能力。我們查了許多關于一些史料記載當中,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一斗糧食平均價格為二十到三十,也就是說一匹絹帛的平均價格大體是四百到五百錢。一斤豬肉平均也就六百錢左右。即使一斗名貴的酒也不可能賣到上萬錢,比如說李白詩中所謂的金樽清酒斗十斤,或者是王維所說的新豐美酒斗十干。這也就是文學中夸張的一些成分吧。更何況一匹馬平均價格為千至數萬之間。更何況三十萬錢不過是李白施舍別人的,那么他自己擁有五十六萬甚至更多的錢財,也就是說李白年輕的時候當時擁萬貫家財。也算上一個富家土豪。
但是這樣出手闊綽生活持續時間也不長,出川之后的兩三年里,李白沿江一路東下先后漫游今湖北金陵,洞庭以及,江西廬山等地。此時他的生活似乎也漸漸陷入了窘困之境,情緒也非常低落,甚至染上了疾病,吳會一浮云,飄如遠行客。功業莫從就,歲光屢奔迫…
,后來在唐玄宗開元十五年李白在安陸娶許氏為妻子,生活相當穩定,剛好并曾西入長安尋求政治機遇,在這一時期他的經濟狀況自然比漫游楚漢的時要好,但也時常需要他人的救濟。包括到了安史之亂的前后,李白手頭更不寬裕了,他在給自己家表外甥高鎮的詩中他自己曾經說過,欲邀擊筑悲歌飲,正值傾家無酒錢,在《贈劉都使》,歸家酒債多,門客粲成行。總而言之,在成家以后李白似乎更沒有那種千金三十萬余的壯舉了,其家庭經濟狀況雖然不至落魄窮頓,,但是非要說富有,那也與事實相差甚遠。
如果我們按照平常人的想法,不論三十萬是六十五萬多錢,雖然算不上億萬富翁,也算是小家乍富,小康家庭。如果是進行籌劃,我估計李白一家也過上殷實平靜的生活。可是李白政治理想,都那么不尋常,他非得要實現在政治上一沖上天,來一個一鳴驚人想要做帝王之師,你也想要宰輔之臣,他要來個名動天下。他要如果實行這種政治理念。就得要采取一戶尋常途徑跟手段的。這也就決定他的這個金錢消費觀念也是不同的。照這么來說那么區區幾十萬錢自然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數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