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創新、專利、標準的協同轉化研究
- 舒輝
- 3002字
- 2024-08-26 14:28:43
前言
技術創新、專利與技術標準結下了不解之緣:技術標準離不開專利,其背后往往是以大量的專利作支撐;而專利的基石是技術創新,沒有技術創新就不可能有專利,特別是在沒有自主創新的情況下更是如此。同時,標準化戰略與專利戰略、技術創新戰略密切相關,它是實施專利戰略、技術創新戰略的最高層次的境界,是最高級的專利戰略和技術創新戰略。對企業而言,只有當自主專利變成技術標準時,才能體現和實現企業的價值;對國家而言,只有擁有足夠的具有自主專利的標準,才能擁有核心競爭力和在國際上稱雄的資本。而要實現這些目標,就需解決技術創新、專利與標準的轉化問題,特別是在當今“技術創新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壟斷化”的競爭環境下。正是基于這個目標,本書選擇技術創新、專利、標準的協同轉化作為研究對象,以期通過系統性研究為提高我國技術創新、專利、標準協同轉化的效率與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持與具體策略。
本書是以作者撰寫與主持的數十篇與技術創新、專利、標準相關的學術論文、數項課題的研究成果為基礎,運用相關經濟學理論、管理學理論和技術經濟學理論,經過整理、提煉、排序所形成的以“技術創新、專利、標準協同轉化的關系分析→技術創新、專利、標準協同轉化的影響要素分析→技術創新、專利、標準協同轉化的核心問題分析→技術創新、專利、標準協同轉化的路徑分析→技術創新、專利、標準協同轉化的推進策略分析”為主線的研究體系。
全書由以下七個部分內容構成。
第一部分:導論。
本部分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內容:一是從國際背景的視角,簡要介紹當前有關技術創新、專利、標準方面的發展態勢及其影響,從國內背景的視角,闡述當前我國在技術創新、專利、標準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其態勢;二是從知識產權與技術標準關系、專利與技術標準關系、技術創新與專利/知識產權關系、技術標準與技術創新關系四個方面,對國內外關于技術創新、專利、標準協同轉化方面的研究進行綜述;三是闡述本書的目標,以及本書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四是提出本書的研究問題、研究框架與研究方法;五是從“技術創新、專利、標準協同轉化的關系”“技術創新、專利、標準協同轉化的影響因素”“技術創新、專利、標準協同轉化的問題”“技術創新、專利、標準協同轉化的路徑”“技術創新、專利、標準協同轉化的推進策略”五個方面,歸納總結本書所取得的創新內容。
第二部分:技術創新、專利、標準協同轉化的關系分析。
借助于協同學理論思想和生命周期理論,依據熊彼特范式的創新階段非線性模型,從創新時間與空間兩個維度探討在“創新成果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壟斷化”的市場轉化過程中,技術創新、專利、標準三者之間的協同關系。具體研究內容包括五方面:一是構建技術創新、專利、標準協同轉化的非線性模型;二是構建技術創新、專利、標準的協同轉化關系模型;三是分析技術創新、專利、標準三者之間的協同關系,具體從創新成果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壟斷化三個階段分別對它們的協同關系展開探討;四是分析技術創新、專利、標準協同轉化的時間維度,主要是從生命周期的角度,針對技術創新、專利、標準協同轉化進行研究;五是分析技術創新、專利、標準協同轉化的空間維度。
第三部分:技術創新、專利、標準協同轉化的影響要素分析。
根據“創新成果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壟斷化”的轉化進程,從技術、市場、政府、企業四個方面,探尋影響技術創新、專利、標準協同轉化的關鍵因素。具體研究內容包括五方面:一是基于波特鉆石模型,構建技術創新、專利、標準協同轉化的影響因素系統模型;二是從理論推導和文獻回顧兩個視角,探究技術創新、專利、標準協同轉化的影響因素與關鍵指標;三是通過專家打分的方式,對理論推導和文獻回顧所獲得的影響因素與關鍵指標進行梳理,以確立最終的影響因素指標體系;四是針對確立的最終影響因素指標體系,運用層次分析法對其進行權重計算;五是根據權重計算的結果,確定技術創新、專利、標準協同轉化三階段的關鍵影響因素。
第四部分:技術創新、專利、標準協同轉化的核心問題分析。
根據“創新成果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壟斷化”的三階段轉化進程,探討在轉化進程中所遇到關鍵性的技術、市場、管理、政策、法律等問題。具體研究內容包括三方面:一是在技術創新、成果專利化階段,針對原始創新、引進再創新和集成創新三種創新類型的專利化核心問題進行問卷調查、計算與分析,總結得出三種創新類型各自存在的核心問題;二是在專利標準化階段,針對專利角逐標準、專利影響標準、專利占領標準和專利壟斷標準四個專利標準化階段的問題進行問卷調查、計算與分析,進而得出各自的核心問題;三是在標準壟斷化階段,針對事實標準和法定標準兩種標準壟斷化過程中的問題進行問卷調查、計算與分析,進而得出它們各自的核心問題。
第五部分:技術創新、專利、標準協同轉化的路徑分析。
本部分的研究內容包括三方面:一是以技術創新、專利、標準協同轉化模式為因變量,以技術水平、市場化程度和對象的重要度為自變量,并將技術水平、市場化程度、對象的重要度三個維度分為高、低兩個檔次,從而構建技術創新、專利、標準協同轉化的三維模型,得到技術創新成果、專利、標準協同轉化兩種路徑下的八種類型;二是依據技術水平和市場化程度的高低不同,針對政府推進路徑下的A型、B型、C型、D型四種類型,分別從典型特征、作用機理、實施策略、實施條件、典型案例五個方面進行了詳細論證;三是針對市場選擇路徑下的E型、F型、G型、H型四種類型,分別從典型特征、作用機理、實施策略、實施條件、典型案例五個方面進行了詳細論證。
第六部分:技術創新、專利、標準協同轉化的推進策略分析。
本部分從企業、政府、行業協會三個層面,針對“創新成果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壟斷化”三階段的轉化進程,探討具體的推進策略。具體的研究內容包括四方面:一是探討推進技術創新、專利、標準協同轉化的策略框架;二是探討企業層面技術創新、專利、標準協同轉化的推進策略;三是探討政府層面技術創新、專利、標準協同轉化的推進策略;四是探討行業協會層面技術創新、專利、標準協同轉化的推進策略。
第七部分:結論。
本部分主要從技術創新、專利、標準協同轉化的關系、影響因素、核心問題、路徑、推進策略五方面,對本書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進行歸納總結。
本書的突出特色和主要建樹體現在以下四方面。
(1)運用協同學理論與生命周期理論,構建出“技術創新、專利、標準協同轉化非線性概念模型”“技術創新、專利、標準的協同轉化關系模型”,以及“創新成果專利化階段技術創新、專利、標準的協同關系”“專利標準化階段技術創新、專利、標準協同轉化關系”“標準壟斷階段技術創新、專利、標準協同轉化關系”等多種模型,進而從空間與時間維度探討它們之間的協同轉化關系。
(2)借助于波特鉆石模型,構建出技術創新、專利、標準協同轉化的影響因素鉆石模型。進一步以此模型為依據,構建出技術創新、專利、標準協同轉化的影響因素指標體系,以及創新成果專利化、專利標準化和標準壟斷化三個階段的要素層關鍵指標體系。
(3)以對象重要度、技術水平及市場化程度為坐標,構建起技術創新、專利、標準協同轉化的三維模型,得到技術創新成果、專利、標準協同轉化的八種模式。
(4)在技術、管理、法律三者綜合的理論框架下,從三個層面(企業、政府、行業協會)和五個方面(技術、市場、管理、政策、法律),提出了企業、政府、協會三個層面的針對性推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