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說純屬虛構,歷史為骨,請勿引戰?!?
“朕乏了,亨兒你在屏風后聽夠了嗎?”
李亨從李隆基身后的屏風里走了出來,“父王,兒臣只是來拿書的?!?
“拿了半個時辰的書?”
“是?!?
高力士與李亨對了一下眼神:太子你不要送啊。
“亨兒,你想要兵權嗎?”
“兒臣不想?!崩詈嗷炭?,圖窮匕見,原來父王的匕首在這?
“說說,你有何顧慮?站了這么久都坐下吧,力士讓御膳房上些吃食過來?!?
“諾?!?
幾人猶猶豫豫的落了坐。
今晚的皇上好生奇怪,比起以前的殘暴,好像多了一絲捉摸不透的仁慈。
王忠嗣:皇上在想什么?
皇甫惟明:不曉得。
李亨:我只是來打醬油的。
“說吧,你有什么顧慮?”李隆基開門見山的說。
“父王這是何意?”比起被陰死,不如死的明白點,李亨忐忑半響反問道。
“朕想讓你坐鎮長安?!?
這可是要讓位的意思,唐明皇讓位?怎么想都十分魔幻。
還沒等三人從吃驚中晃過神來,下一句更是讓三人覺得不可思議。
“朕打算御駕親征一統蠻胡,將整個天下合為一體?!?
忽視三人接連呆滯的神情,李隆基繼續說道:“在此之前,朕想要滅李相和安祿山。”
王忠嗣眼睛一亮直言不諱道,“可有對策?”
“對癥下藥,還需二位將軍協助太子,明日早朝后……”
——
次日早朝
“昨夜,王忠嗣將軍連夜歸朝,與朕商討了一番石堡城一事,兵法有云:‘善戰者,先為不可勝,待敵之可勝。’,石堡城易守難攻,攻下利益甚微,諸位愛卿覺得呢?“李隆基端坐在龍椅上,俯視著階下的群臣。
李林甫身后的幾位大臣互視了一眼,皇帝向來跟著他們的想法走,昨日還因石堡城勃然大怒,今日咋就提到攻下石堡城的利益了呢?
李林甫率先出列。
“陛下,臣認為石堡城易守難攻,是抵御吐蕃的一座屏障,早日攻下,可定吐蕃。”
安祿山順勢道,“臣附議,河西兵馬七萬余人,攻下一個小小石堡綽綽有余。”
王忠嗣:“臣抗議,七萬兵馬并非數字,他們也是大唐子民!”
安祿山暗笑看向王忠嗣,道:“王節度使掌管河西、攏右、朔方、河東四鎮,手握五十萬大軍,英勇好戰,卻連區區七萬兵馬也不肯出嗎?”
“……”
王忠嗣雖善戰,但不通朝野,皇甫惟明老將軍站了出來。
“安節度使可有子乎?”
“有?!?
“我若讓你兒子去跳萬丈高崖為我取一瓢水解渴,你可愿意?”
“高崖取水那不就是送死嗎?”
“沒錯,就是送死,強攻石堡城就如同高崖取水,萬騎兵馬便是萬戶之子,為一瓢水血流七里,尸橫遍野,萬戶掛白,天下齊悲,豈不可笑?”
李林甫與皇甫惟明在政事上向來不對付,去年皇甫惟明還曾勸過李隆基要辭了李相,如今正好新賬舊賬一起算了:“去年皇甫將軍攻打石堡城時好像不是這么說的吧。”
李隆基敲了敲龍椅,神情令人捉摸不透,他忽視李林甫的話,表明立場道:“好一個高崖取水,諸位愛卿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