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萱也知道姥爺是GET到她的意思了,可也不能總拿她小時候的事來當說辭啊。
自己小時候是愛吃,還特別愛吃甜的,盡管老媽不讓姥爺買,姥爺也知道吃多了不好,可就是禁不住她癟嘴委屈巴巴的樣子,她小時候最拿手的就是從老爺這騙吃騙喝!
她小時候有兩項絕活:一是要吃的,只要沒有給她想要的,她就站在哪里,委屈的癟著嘴,眼淚含在眼眶里,就這么看著大人,肯定沒過一會,好吃的就到手了。
二是要抱抱,萱萱自己還都能記得很清楚,小時候她不愛走路,只要把她放到地上走幾步,她就會嫌累,然后張著雙手跑到大人膝前說:“走不動,走不動,抱!”這招攔路要抱抱是百試百靈。
但是那都是小時候的事情好不啦,她現在都長大了,小時候的事在她看來都好幼稚的。
“切,那都是我小時候的陳年黃歷了,姥爺你還把我當小孩,還買好吃的,我最近這兩年啥時候跟你要過零食?早改邪歸正啦!”
“你是沒要過,可是我也沒少給你買不是?”
“你買了是買了,見我動過么?我可是要保持好身材的,不能像我媽小時候那樣,跟個皮球似的!”
“你這是殺人誅心啊!明知道我最大的遺憾是沒看著你媽小時候,你還總跟我提...”
“我哪里敢誅心,再說,姥爺你不就擅長治心病么!”
“寒磣誰呢?我是物理治療,你是毀人道心...”
這一老一小斗著嘴,可沒耽誤腳底下的步伐,轉眼就進了屋,只留下門口的俞惠和翟有攸夫妻兩。
翟有攸這時已經調適好自己的心態了,自己確實理虧,今天只要媳婦樂意回頭,他做小伏低也好,巧言哄騙也好,怎么也得把媳婦給哄回來。
“那啥,媳婦,咱也別在門口站著了,進....屋?”
翟有攸說的這叫沒有個底氣,他估摸著,媳婦是不想讓自己進屋,否則就不會在門口堵著了。
“上車!”俞惠也不管翟有攸啥表示,直接就扔出兩個字,然后率先出門奔著門口翟有攸的車走了過去。
剛剛她積蓄起來的委屈、憤懣和不甘,已經消散了不少。
原本緊張的氛圍,讓這一老一小這么一攪和,稍稍緩和了下來。
俞惠也拿自家女兒和老爸沒轍,這一老一小,就跟親生的一樣,吃能吃到一塊去,玩也是!
看到媳婦略顯無奈的表情,翟有攸也松了一口氣,要是俞惠還是像剛才那樣一副與所有人為敵的磨樣,油鹽不進的,那還真不好說話了。
翟有攸體貼的為俞惠開了副駕駛車門,然后自己在小跑回駕駛座,這個殷勤和體貼,仿佛上午的事情根本沒有發生一樣。
俞惠也沒多說,既然人家服務到位,她就理所應當的接著了,也許這只是狼在吃肉前最后的憐憫呢!
等車子絕塵而去,四合院的門口又出現了那一老一少的身影。
“我就說爸媽沒啥大毛病呢么,姥爺,你沒看到剛才我爸那殷勤的樣兒么,要是他兩真有啥大矛盾,我媽也不會這么痛快跟我爸走不是。”
“你個小孩,你懂啥?你媽那是憋著呢,隱忍而不發呢,等沒人的地方,看你媽不鬧個天翻地覆的!”趙衛民覺得外孫女還是個小孩,他也是,跟個小孩討論大人的感情問題,這該多無聊。
“切,我是一般小孩么?我啥不懂?我敢跟您打賭,過了明天,他兩又好的跟蜜里調油似的了。”
萱萱也不是沒見過爸媽吵架,雖然十個指頭也能數過來,但是哪次不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吵架過后,爸媽又好的跟一個人似的。
“我感覺這次不一樣,你媽這次過于平淡,反而給我一種不好的預感,仿佛是暴風雨之前的平靜,太過詭異。”
“那就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吧!他們兩太順遂了,需要些調料來增添些生活的樂趣!”
萱萱一副小大人的口吻,彷佛談論的是書里的故事情節一樣淡定。
“你這小小孩,哪來的篤定?好像你知道怎么回事似的,你知不知道,凡事只要沒到最后一刻,都不要妄下定論!要不然,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哎呀,姥爺,你又開始嘮叨,不聽不聽,老和尚念經!”
“現在嫌我嘮叨了?剛剛上躥下跳的是誰?不行,我得跟你姥姥匯報一下,萬一有啥事,可別都怪到我頭上,我可是事先匯報過了!”
趙衛民看著今天得情形覺得不太對勁,他覺得有必要跟濱城的媳婦先說說,一起分析一下,跟這個小外孫說不上啊。
“切,想姥姥了就直說!還拐彎抹角拿我媽當幌子!”
“怎么說話呢!沒大沒小,看我一會怎么跟你姥姥告狀!”
“我姥姥才不會說我呢,姥爺,你先想好怎么說吧,別夸大事實,也別縮小事實哈!”
萱萱就覺得自家姥爺在姥姥面前就是個告狀精,什么事情都匯報,一天一匯報!
“我不像某人,有事也不回家說!”趙衛民笑瞇瞇的看著外孫女。
“某人?某人指誰?我怎么沒看到某人?再說了,有啥可說的?”萱萱左顧右盼道,她當然知道老爺說的某人是指她。
至于事情么,就是她在學校的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可能是老師跟姥爺說的。
趙衛民覺得萱萱這點跟俞惠很像,都是有事不愛回家說的。
“你就不怕這次料太猛?到時候你可別找我哭!”趙衛民撇了一眼外孫女,這小孩腦子里都尋思些啥?還有嫌生活太平淡的么?
“我不會的啦,我是誰,真要我爸我媽到勞燕分飛的那個地步,哭的肯定不會是我媽和我就是了!”萱萱很是篤定。
“呸,童言無忌!別瞎說!”
“我這叫未雨綢繆!”
“那好吧,我拭目以待!”
一老一小往車子遠去的地方撇了一眼,一人一邊關上了大門。
這正是:當局者迷,身在局中煩惱加身;旁觀者清,看熱鬧打眼不嫌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