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糧食
- 辛樂
- 清幽居主
- 1194字
- 2024-08-14 17:43:23
天昏昏沉沉,院中的柿子樹枯瘦無力,草也成了黃色。羅振黨家中余糧已經不足夠一家人一天的口糧了,大家吃了一頓,剩下的就只夠一個人吃了。家里的人都不吃,都想把最后的糧食給了方華,婆婆笑著說:“華兒,你多吃點兒,你身子骨本就不好,生完孩子也沒敢讓你下床,多吃點兒孩子也得你來喂!”方華一直推脫,他知道這是最后的糧食,不想光自己一個人吃,但念及孩子也就不再推脫了,但他還是顧慮的說:“媽,我把這些都吃了,一家人吃啥?”婆婆說:“咱那時候吃啥,俺們就吃啥”
說起那時候,就不得不提起災荒時期了。在那之前,羅家也有自己的田地。1942年,河南開始大饑荒,他們家顆粒無收,無奈開始逃荒。他們一路避開日軍,他們走過的地方樹皮和樹葉都被他們吃沒了,只為可以生存下去。他們一直向南走,他們知道南方比較富庶,想著可以在南方安家。在這路上碰到了方華家,那時候,芳華一家都是皮包骨,臉上焦黃,比他們一家都要消瘦很多。芳華一家跟著他們走了多天,兩家長輩相互敬重,相互幫助,親如手足。他們一家看著方華家很瘦,于是就讓他們在這里看著孩子,兩個長輩去外面找吃的,找回來之后都會分給他們一半兒。后來走到了四川,他們兩家就在四川一座山上建起了屋子,當了鄰居。芳華一家為了感謝羅家對他們的幫助,于是就將自己家最小的女兒芳華嫁給了與之年齡相仿的羅家的大兒子羅光祖這兩個小輩也是恩恩愛愛,如膠似漆。他們兩家聊天的時候,發現原來他們兩家只隔了一個村莊。
1944年,兩家人知道河南大饑荒過去了,于是就準備回鄉了。在回鄉途中,他們遇到了共產黨黨員,老大年齡合適,于是就告別了家人,隨同他們走了。過了兩個月,他還傳來書信,告訴家人自己已經入了黨,是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了。
方華回憶起了那個時候,想想那個苦日子就對著婆婆說:“那個時候吃的多差,要不讓爸和老二去隔壁村上的劉財主家干活去吧!劉財主也不是多壞的人。”劉蘭想了一下劉財主這個人:我記得他之前是吃百家飯長大的,而且還來吃過俺們家的飯,那時候看他可憐巴巴的,還給了他兩件衣服,后來他長大了,還給我們了兩袋米,確實不是多壞的人。于是,劉蘭就到屋中含羅興家和老二出來,告訴他們倆這個事,就讓他們去隔壁村找劉財主干活去了。
一個月后,兩個人拿了工錢回來,劉財主知道他家的情況,于是多給了他倆一人一袋米。劉蘭得知后,就讓兒媳在家自己領著其他家人前去道謝:“財主啊謝謝您這一個月來的照顧,這一個月,每頓飯你都讓下人給我們家送過來,而且還頓頓有肉,真是太感謝您了,這是我帶來的10兩銀子給您放在這兒了,謝謝您這一個月的照顧”劉財主搖了搖頭說:“這我不能要,我本就是平民百姓出身,我小時候還在十里八鄉挨家挨戶地乞討,就您對我最大方,還讓我在您家睡覺這份恩情我永遠不會忘。這不,快過冬了,那有五床棉被,早就為您裝好了,拿走吧!”劉蘭抱著五床棉被笑著說:“你以后有啥臟活累活都讓他倆干就行,他倆勁兒大,能干”劉財主笑著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