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收攏父親舊部,重整大西河山!
- 明末:從茅麓山入了大清的關!
- 烽火連城k
- 2099字
- 2024-09-19 22:40:00
此言一出,孫征淳宛如遭到了晴天霹靂一般震耳欲聾!
他仔細地思索卻是發現馮雙禮說得在理!
他父親在西營中的威望非常復雜。
當孫可望執政西南之時西營中有大批人不服他。
但是當孫可望出走降清后。
隨著李定國扶永歷朝廷上臺。
西營的幾十萬兵馬不但連飯都吃不飽還要被南明的袞袞諸公肆意辱罵清算。
在這種情況下。
除了李定國的嫡系外。
幾乎所有的西營兵將都哭著喊著念叨起了孫可望的好。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
已經當上大清義王的孫可望反倒在西營中獲取了威望的巔峰。
這是他從來沒做到過的事情!
而現在被南明禍禍后的西營為了能吃飽飯。
連吳三桂這種大漢奸都不挑了。
這要是孫可望此時能從棺材里爬出來回到西南。
西南的十萬西營將士非哭著喊著迎國主不可!
只可惜孫可望已經死了。
這種情況是永遠不能發生了。
可就像馮雙禮說的孫可望這個國主死了但孫征淳這個世子還在啊!
孫可望留下來的政治威望此時此刻正被孫征淳所繼承!
孫征淳本就是孫可望的親子。
其地位遠遠比李來亨在闖營中要高!
他如果能回到西南那么靠著父親的政治遺產。
焉能不令西營將士納頭來拜否?
要知道闖營之所以會分裂還不是因為李自成沒有親子。
如果李自成在九宮山死時他有親兒子在世。
闖營的那些大帥們又豈能各奔東西?
所以說被滿清遺忘的義王府此時正是凝聚西營的關鍵!
只要孫征淳能回到云南。
狄三品這幫人又怎么可能四分五裂不得不歸附在吳三桂麾下呢?
更何況在孫可望的墳頭前。
除了孫征淳這個國主世子外還有馮雙禮這位西營的都督!
馮雙禮在西營中地位極高。
和白文選一起被稱為了永歷雙壁。
無論是戰功還是資歷都只在西營四王之下。
而隨著孫可望四兄弟相繼去世。
馮雙禮和白文選便成為了西營中地位最高之人。
除了孫征淳這位超然的國主之子再也無人能夠和他們二人抗衡。
甚至相比于白文選。
馮雙禮這位曾經代表秦系和李定國決裂的西營都督其在西營中的威望還要更上一層樓。
畢竟白文選是李定國的生死兄弟。
一向效忠于李定國甚至不惜兩度叛主。
而隨著李定國在西南的失敗。
失去了西營軍心的李晉王便無可挽回地喪失了自己的威望。
和他走得非常近的白文選也因此無法服眾。
如今孫征淳有孫可望留下來的政治遺產。
又有馮雙禮地位極高的西營都督相助。
如果孫征淳和馮雙禮能夠回到西南。
那么在馮雙禮的輔佐下孫征淳借著國主世子的身份打出興漢滅滿的義旗。
又何愁西南的十萬西營將士不齊聚在他的麾下啊!
等到那時孫征淳不僅能為父報仇。
甚至還有可能靠著西營大軍完成他父親都沒完成的夢想。
一統天下,登基稱帝!
所以想清關節后孫征淳也是滿臉漲紅整個人都激動起來。
他在北京被滿人所欺。
雖不至于窮困潦倒,但也如籠中鳥兒一般沒有尊嚴。
可要是回到西南重聚父親舊部,恢復大西江山。
那么孫征淳就會變成第二個李來亨。
領導西營將士在天下間叱咤風云啊!
“吳先生,此事你怎么看!”孫征淳壓制住心頭的激動詢問道。
“世子本就為人中龍鳳,當繼承國主遺志。”
“回到西南重整河山為父報仇也!”吳逢圣緩緩開口道。
此言一出,孫征淳也是頗受鼓舞。
但是他轉念一想卻開口道:“吳先生,若我回到西南那家中的母親和弟弟又該怎么辦?”
孫可望生有三子。
長子征淇,次子征淳,幼子征灝。
孫征淳不過是孫可望的第二子。
而現在大哥孫征淇已經病死了,三弟征灝又年幼。
義王府內又有老母需要贍養。
所以孫征淳也是顧及自己母親和弟弟啊。
然而吳逢圣聞言卻堅定道:“世子,成大事不拘小節。”
“你若是顧及王妃和兄弟自束手腳,自入囚籠。”
“只會為滿清所輕,為世人所笑!”
“唯有繼承國主遺志一往無前光復河山才能成就大事。”
“更何況,即便世子重回北京他日若西南出事。”
“清廷顧及世子的威望必然對義王府下手。”
“倒不如先赴西南,整頓國主的十萬舊部。”
“如此一來,待世子兵臨長江有覆滅滿清之力后。”
“清廷顧及世子的實力反而不敢對我義王府下手。”
“世子在西南打得越兇悍,王妃她們在北京就越安全。”
“當世子能收拾河山一統天下之時,清廷為了后路必然不敢加害我義王府。”
“反倒是世子猶豫寡斷,無進取天下之志。”
“會令我義王府滿門盡早屠戮。”
“所以誰輕誰重世子自當明朗。”
孫征淳聞言心中也是點了點頭。
他的京城中母親和弟弟的確不能成為他的牽掛。
要是為了母親和弟弟自束手腳只怕孫家滿門就要被滿清屠戮無遺了。
反倒是在西南放手一搏。
借助十萬西營將士打出大西的威風來。
當孫征淳真的有覆滅滿清的潛力后。
為了后路清廷自會對母親和弟弟善待的。
畢竟滿清若是狗急跳墻孫征淳定滅滿洲全族不可!
“聽吳先生一席話,征淳受教了。”孫征淳拱手行禮。
而后他對馮雙禮道:“馮叔父,不知南下之事你已經有安排了嗎?”
“請世子放心,從臨國公兵出夔東之時我便已經派人去探查。”
“若是世子隨我南下,叔父將帶著世子先入太行再尋機渡過黃河進入豫西山區。”
“等到那時,我等便可借助夔東輕而易舉地回到西南!”馮雙禮自信滿滿道。
此言一出,孫征淳也是長出了一口氣。
“既然如此,我即刻回京拜別母親再行啟程!”
馮雙禮和吳逢圣二人聞言卻是大驚失色。
“世子萬萬不可!你與慶陽王之所以還能出京祭拜國主。”
“全仗著清廷狂妄自大,目中無人!”
“沒有把世子和慶陽王當回事!”
“但現在天下不穩,清廷遲早會想到世子對西南的重要性的!”
“所以未免夜長夢多,世子當隨慶陽王速速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