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大清忠臣吳三桂!
書名: 明末:從茅麓山入了大清的關!作者名: 烽火連城k本章字數: 2389字更新時間: 2024-09-16 22:05:44
如此一來,就吳三桂小富即安的性格。
我大清一頂鐵帽子拋出。
他不得哈著嘴巴,伸出舌頭,流著口水。
汪汪汪的給朝廷叫上幾聲?
鰲拜此言也是把吳三桂的性子給拿捏到七寸了!
可以想象的是一頂鐵帽子給吳三桂蓋上。
吳三桂在西南指定高興得睡不著覺對我大清感激涕零。
造反這種事情這位平西王自然不會想了!
孝莊等人聞言也是再度凝重起來了。
我大清的八頂鐵帽子可都給了宗室王爺。
這要是再給吳三桂這個漢人一頂。
這實在是有違祖制??!
但是很快孝莊、岳樂等人便想清了。
不就是一頂鐵帽子嗎?
我大清在爵位上從來都是看得開的!
爵位不就是個名頭嗎?
吳三桂就算得了鐵帽子又能拿我大清多少俸祿、吃我大清多少歲米?
人家孫可望投降的時候。
我大清直接一頂義王給這些大西國主戴上。
甚至直接將手握五百殘兵的孫可望捧著了漢王之首!
給了他遠超吳三桂這些漢王的待遇。
結果等西南平定后。
順治帝在用完孫可望后便反攻倒算把人家給當成夜壺了!
我大清昔日能給孫可望一個漢王之首。
現在便能再給吳三桂一頂鐵帽子!
大不了等闖賊剿滅后。
我大清再像對付孫可望一樣把吳三桂這位鐵帽子王給搓圓了!
“皇上,太皇太后!”
“鰲少保所言在理!”
“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給吳三桂一頂鐵帽子又能如何?”
“先帝為了能平定西南同樣給了孫可望一個號稱漢王之首的義王之爵?!?
“孫可望受封之時寸功未立手中也只有區區五百殘兵?!?
“而如今的吳三桂卻手握十幾萬精銳!”
“既然如此,以吳三桂的實力和戰功又為何不能戴上一頂鐵帽子?”
岳樂鄭重拱手道。
此言一出,一眾滿洲王公們也是紛紛點頭。
我大清有著諸多不好但就是務實!
孫可望昔日聯明抗清之時率數十萬兵馬求一秦王之爵不可。,
但當他兵敗勢窮率幾百殘兵來投之時。
我大清不但給了他王爵。
而且還鑒于南明昔日的一二字之爭。
直接給了孫可望一個義王之爵!
位列漢王之首!
即便我大清是抱著過河拆橋、卸磨殺驢的心思。
但至少我大清也能先過河再拆橋,先卸了磨再殺驢不是?
而現在我大清的八旗兵慘敗。
正是穩住吳三桂先滅闖賊的時候??!
所以一頂鐵帽子滿洲貴族們也不怕給吳三桂戴上!
畢竟給吳三桂戴頂鐵帽子他又翻不了天。
可要是我大清不給人家戴頂鐵帽子。
萬一吳三桂一著急想要自己進步在王爵上戴頂白帽子。
我大清可就要抓瞎了!
于是在議政王大臣會議上。
給吳三桂加封世襲罔替的決議又通過了。
只是即便如此,地盤和爵位是給吳三桂。
但是四川本就是吳三桂所掌握的地盤。
我大清讓其正式兼領不過去給了里子。
而鐵帽子王爵雖然是實利。
但利的也只是吳三桂一人??!
所以為了防止吳藩之人以下克上,在八旗兵慘敗的刺激下裹挾吳三桂造反。
鰲拜也是正色道:“皇上,太皇太后。”
“地盤和爵位我大清雖然都給了吳三桂?!?
“但是論起實利朝廷所惠的不過是吳三桂一人而已!”
“而平西藩下的十幾萬精兵強將,特別是歸附于吳三桂的十萬西營降兵?!?
“我大清如果不給出實利?!?
“恐怕這些人安撫不住,吳三桂在部下們的裹挾下也難以自保?!?
“所以為了穩住平西藩的驕兵悍將。”
“奴才提議,昭告天下。”
“暫時恢復給吳三桂的軍餉。”
“我大清在今年撥紋銀九百萬押完云貴,用來喂飽吳藩兵將!令其暫息反意!”
伴隨著鰲拜的開口全場的氣氛瞬間就為之一變。
地盤和爵位對于滿清來說基本上無傷大雅。
畢竟四川本來就是吳三桂所掌握的。
而一頂鐵帽子王對于滿清來說也只是一個口頭承諾而已。
這些對我大清的整體情況并不會有什么影響。
但是九百萬兩的軍餉卻是會極大地惡化我大清的財政!
畢竟我大清歲入不過區區一千八百萬兩紋銀,即便加上每年從江南刮來的四百萬石漕糧。
滿清每年的歲入也不過錢糧兩千兩百萬。
這點錢糧既需要養活十萬八旗兵和京城中的幾十萬滿人。
又需要養活全天下的數十萬綠營。
除此之外還得撥給三藩大批軍餉用來安撫漢王漢將。
如今每年就一千八百萬兩的紋銀歲入。
鰲拜卻建議撥銀九百萬給吳三桂。
這特么吳三桂一人便吃了我大清今年的一半歲入。
八旗兵將、文武百官、天下綠營、尚耿二藩再分剩下的九百萬歲入。
這尼瑪還讓我大清活不活了!
“鰲少保,我大清歲入不過一千八百萬?!?
“雖然還有江南的四百萬石漕糧。”
“可這筆糧食是要用來養活幾十萬旗人和九邊各鎮兵將的。”
“也就是說我大清真正可用的歲入只有一千八百萬的銀子?!?
“如果將其中的一半給了吳三桂。”
“京城百官的俸祿,八旗兵的月例,綠營兵的軍餉,尚耿兩藩的賞賜又該如何是好啊?”
岳樂愁眉苦臉地表示反對道。
雖然吳三桂的軍餉的確曾經高達九百萬兩一年。
可那卻是在初步平定西南之時滿清為了安置十萬西營降兵所撥的。
那時候的滿清為了能平定西南一統天下。
的確可以給吳三桂九百萬。
但是到了現在滿清又如何愿意勒緊褲腰帶再給吳三桂九百萬啊!
我大清一年就一千八百萬兩的歲入。
給了九百萬給吳三桂其他人喝西北風去???
此言一出,滿洲貴族們也是紛紛點頭。
九百萬這個數字滿清的確給過吳三桂。
但是隨著西南的平定。
滿清給吳三桂的軍餉也是連年再削。
從一開始的九百萬削到了現在的五百萬。
甚至在年初朝廷還議論進一步削減吳三桂的軍餉。
如果不是李來亨殺出了夔東。
這種削餉的趨勢會一直持續。
直到康熙親政時將吳三桂的軍餉削到了三百萬。
而康麻子親政后更是將吳三桂的軍餉再次削減一百萬。
讓三桂子每年只拿區區二百萬去喂飽麾下的那么多兵將。
可即便是這樣吳三桂也捏著鼻子省吃儉用自掏腰包忍了。
搞得三桂子都一大把年紀了。
為了彌補軍餉虧空竟然還要上山走私,下礦打灰。
用自己辛辛苦苦掙得血汗錢來給部下發餉。
就這朝廷還看他不順眼。
馬寶等西營降將也成天罵罵咧咧的。
搞得吳三桂心力交瘁整個人都要精神崩潰了!
結果他的忍辱負重卻換了一紙撤藩詔書。
令吳三桂這個老實人徹底爆發!
要是他人知道了吳三桂造反前的那段悲慘經歷。
非得聞者傷心,聽著落淚不可。
在云南這地界每年拿著區區二百萬喂飽十萬驕兵悍將。
一直壓著部下們十幾年不讓造反。
活活地把白文選、祁三升、狄三品這些老西賊給磨死。
這尼瑪吳三桂不是大清忠臣還有誰是大清忠臣啊!
換其他人來云南這個火藥桶早特么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