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和闖賊拼了!
- 明末:從茅麓山入了大清的關!
- 烽火連城k
- 2116字
- 2024-09-11 22:21:51
“主子!撤吧!”
“現(xiàn)在闖賊居高臨下,要是我軍在這里盲目地打下去。”
“恐怕要全軍覆沒??!”
圖爾海等巴哈納的部將們紛紛開口。
建議巴哈納撤軍道。
現(xiàn)在八旗兵驟然遇伏。
兩側的高地又被闖賊占領。
一旦闖軍從兩側發(fā)起沖擊將八旗兵切為數(shù)段。
那么他們這些人就要全軍覆沒在這里了。
渾身是血的巴哈納見狀也是拳頭緊攥想要同意部下們的建議。
可是轉念一想這位固山額真卻咬牙道:“不行!絕不能撤!”
“看看咱們手底下的這些滿蒙子弟,他們哪里是昔日威震天下的八旗勁旅?”
“我軍一旦發(fā)令撤退,在驚恐之下大軍的撤退便會變成潰敗!”
“等到那時,我等將一敗涂地?!?
“連帶著大將軍的主力都會受到波及!”
“既然如此,倒不如組織兵馬鼓舞士氣?!?
“在這里和闖賊拼了!”
此言一出,圖爾海等人也是啞口無言。
大軍遇伏而撤這是一種正常的戰(zhàn)術。
正所謂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
讓巴哈納的部隊在三面受敵的情況下堅持作戰(zhàn)這是強人所難。
可是在激戰(zhàn)中軍隊想要撤退卻不是那么容易的。
如果巴哈納的手中還是那支八旗勁旅。
那么毫無疑問他會下令撤退。
可現(xiàn)在的八旗兵卻大多為一群沒有上過戰(zhàn)場的新兵蛋子。
就這樣的一支軍隊。
縱使巴哈納想撤又怎么能撤得下來呢?
昔日淝水之戰(zhàn)中。
苻堅參差不齊的三十萬大軍僅僅是有組織地后撤三十里便產生了大潰敗。
巴哈納靠著少量老兵帶著一群新兵又怎能在闖賊的猛攻下成建制地撤退?
一支新兵眾多的部隊。
能夠在將領和老兵的組織下正面迎敵就不錯了。
又如何能要求他們執(zhí)行復雜的撤退和戰(zhàn)術呢?
所以在此時此刻。
巴哈納撤是個死,不撤也是死!
既然如此,與其大軍潰散繼而危及全軍。
倒不如在此地和闖賊血戰(zhàn)為穆里瑪?shù)闹髁幦∫恍r間吧!
“主子說得對!不撤是死,撤也是死!”
“既然如此,找死總比被闖賊嚇死要好!”
“咱們這些滿洲勇士就帶著滿蒙子弟在這里和闖賊拼了!”
一名名八旗老將老兵們紛紛怒吼出聲。
滿洲之中從不缺乏勇士。
若不是如此,這群野蠻人也不可能竊取天下。
如今危機來臨。
為了大局殘存的老兵老將也是迸發(fā)出昔日的神采。
紛紛要求和闖賊決一死戰(zhàn)了!
“好!事到如今,咱們就在這里死戰(zhàn)到底。”
“為大清流光最后一點血,讓闖賊們看看滿洲勇士的厲害!”
巴哈納哈哈大笑,眼神中流露出決然道。
一時間,圖爾海、滿達禮、賀布索等滿蒙將領皆是豪邁無比。
這些滿蒙老將紛紛帶著老兵組織滿蒙子弟嚴陣以待。
誓要和闖賊決一死戰(zhàn)!
鼓——
一道沉重的號角聲響起。
桐柏山中。
一桿桿闖軍戰(zhàn)旗揮舞。
郭升、黑有功、張士秀率五千闖軍將士喊殺震天。
從東、南、北三面浩浩蕩蕩地發(fā)起了猛攻。
大批闖軍健兒咆哮地俯沖而下。
將大批滿蒙兵砍翻在地,將八旗兵的陣型沖成多段。
然而巴哈納等人卻是一面砍殺敗兵,一面拼死抵抗。
在狹窄的山路上殊死搏殺。
竟然勉強牽制住了闖軍。
此舉也令正在俯瞰戰(zhàn)局的李來亨眉頭微皺。
“看來八旗之中并非無人。”
“巴哈納這個皇太極時期的韃子猛將還是難啃的?!?
李來亨淡淡地開口道。
“闖王說得對,現(xiàn)在的八旗兵的確是不行了。”
“但八旗之中的老兵老將縱使發(fā)須皆白,但也不容小覷。”劉汝魁沉聲道。
李來亨聞言也是點了點頭。
穆里瑪?shù)倪@支八旗兵雖說不復當年。
可畢竟有整個滿清朝廷的鼎力支持。
八旗如今雖然老兵凋零。
但總能湊出一批老兵用于整支大軍的運轉的。
所以想要一鼓作氣徹底擊潰八旗兵闖軍還是難以辦到。
但在李來亨精心構建的包圍圈中。
穆里瑪?shù)牟筷犓茏龅降囊矁H限于此了。
“既然八旗兵還能掙扎一二那么本王便再給他們上上難度。”
“劉汝魁,你率一千五百名精銳先消滅巴哈納的部隊?!?
“再全力進攻穆里瑪?shù)闹熊??!?
“將這兩萬八旗兵徹底埋葬在這里。”李來亨緩緩道。
兩萬闖軍現(xiàn)在的部署是郭升率五千人正面迎擊,郝?lián)u旗率五千人截其后路。
高凌云等八人各率一千人圍攻穆里瑪?shù)闹熊姟?
李來亨則手握兩千預備隊總攬全局。
現(xiàn)在巴哈納既然負隅頑抗。
李來亨自然該投入預備隊一舉消滅這支八旗前鋒。
“末將遵命!”劉汝魁拱手。
立馬率領一千五百名精銳穿梭在大山之中向著巴哈納撲來。
與此同時,在延綿二十里的戰(zhàn)場上。
佘加日、高凌云等八人各率兵馬發(fā)起了對八旗主力的猛攻!
鐺鐺鐺——
噗噗噗——
大復山內的一處處山頭上。
闖軍八部各自為戰(zhàn)。
紛紛在高地上展開了和八旗兵的殊死肉搏。
由于山區(qū)之中重巖疊嶂。
李來亨根本不可能總攬全局。
所以佘加日等八人便各率兵馬分別發(fā)起了對八旗兵的猛攻。
闖軍的戰(zhàn)術無疑是準備和八旗兵進行亂戰(zhàn)、混戰(zhàn)。
畢竟在山區(qū)內作戰(zhàn),無論是哪支部隊都無法展開大兵團對決。
所以闖軍和八旗都只能化整為零。
以一支支小部隊展開拼殺。
然而在這種作戰(zhàn)環(huán)境下。
真正考驗的不是其他而是軍隊的組織度。
山區(qū)亂戰(zhàn)對闖軍和八旗的整體素質要求頗高。
換句話來說。
誰的將領厲害,誰的老兵眾多。
誰能更好地在混亂的局勢中組織起搏殺和抵抗。
誰就能獲得最終勝利!
然而相對于八旗來說毫無疑問闖軍現(xiàn)在明顯更具備優(yōu)勢。
佘加日這些人都是在歷史上死在茅麓山上的闖軍將領。
他們麾下的兵將也多為老本精銳。
在這種情況下。
穆里瑪?shù)牟筷牽v使使出渾身力氣又如何能轉敗為勝呢?
鐺鐺鐺——
噗噗噗——
各處山頭上,大批闖軍奮勇爭先悍不畏死地血勇拼殺。
大將佘加日身披重甲手持一桿馬槊或刺或挑連斬清軍多人。
而帶著八旗兵爭奪山頭的固山額真賴塔也老氣秋橫地拿著狼牙棒瘋狂地砸向闖軍。
奮戰(zhàn)之中,二人皆以勢不可擋之勢殺向了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