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讓韃子先勝一陣!
- 明末:從茅麓山入了大清的關!
- 烽火連城k
- 2038字
- 2024-09-09 20:47:43
咻咻咻——
噗噗噗——
戰場上,箭矢飛舞,鮮血四濺。
在雙方老兵的射殺下。
一匹匹戰馬中箭倒地。
令闖清兩軍皆是產生了騷亂。
第一輪的射殺結束。
沒有任何的遲疑,雙方的老兵皆是彎弓搭箭射出了第二輪的箭雨。
由于大順軍和八旗兵皆身披重甲。
所以雙方的老兵們不約而同地對著對手的戰馬展開了射殺。
又是一輪箭雨的對射。
在這一輪的射殺下,闖清兩軍又各自產生了一些損失。
然而當雙方的老兵展開激烈的對射之時。
直到第二輪的箭雨射出。
闖軍和清軍的新兵們這才紛紛反應過來。
用自己手中的武器加入了對射之中。
咻咻咻——
砰砰砰——
戰場上,箭矢飛出,火銃轟鳴。
八旗兵中的新兵們用的是清一色的弓箭。
而闖軍的新兵用的卻是老式的三眼火銃。
這種三眼銃威力有限根本破不開八旗兵們披掛的重甲。
這也是闖軍的無奈。
因為在湖廣招募的新兵之中會騎射的寥寥無幾。
所以李來亨也只好讓新兵們大批量地裝備老式三眼銃。
以求他們能夠在騎兵作戰時擁有一定的遠程火力。
可是三眼銃這種武器用來打輕甲甚至無甲的蒙古騎兵非常好用。
闖軍的新兵可以臨陣先放三銃再拿著三眼銃當棒槌用于近戰。
可面對八旗兵們的盔甲。
三眼銃的作用只能用來聽個響而已。
然而僅僅是聽個響就已經夠了。
隨著一桿桿三眼銃的開火。
當火器發射所造成的巨響進入八旗新兵們的耳中時。
這些沒上過陣的滿蒙子弟們瞬間就驚恐無比。
俗話說得好,老兵怕機槍,新兵怕大炮。
這句話放在現在便是老兵怕弓箭,新兵怕火器。
雖然在騎兵作戰弓箭的射速穩穩壓制火器。
令披甲弓騎兵完美地碾壓火槍騎兵。
但是火器所能夠造成的聲響和恫嚇卻不是弓箭所能夠比擬的。
所以當闖軍的三眼銃開火后。
在震耳欲聾地爆炸聲中。
即便八旗兵們沒有一個人被三眼銃破甲。
但在巨響的影響下。
深深地恐懼依舊涌上了滿蒙新兵的心頭。
令大批八旗兵為之色變!
“敢后退者死!”
“滿蒙的健兒啊!三眼銃是咱們老祖宗幾十年前便不怕的東西。”
“你們現在又怕什么呢!”
當看到眼前的一幕后,巴哈納連忙大聲呵斥道。
三眼銃這種裝備以前在遼東明軍騎兵中廣泛裝備。
這玩意用來打昔日散落的女真部落的確好用。
可是當奴兒哈赤統一女真,打造盔甲。
武裝了六萬披甲旗丁后。
三眼銃便在遼東被淘汰。
可是幾十年過去了。
這種落后的武器竟然嚇住了現在的滿蒙子弟們。
這真是令巴哈納痛心疾首啊!
滿人入關已經久。
在脫離白山黑水這么多年后。
這些新生代的滿蒙子弟們早已經不如他們的父輩勇武!
如果巴哈納手中的新兵依舊是從遼東編練出來的兵源。
哪怕是同樣是初次上陣。
八旗兵的表現也不會如此啊!
“滿洲的小子們,不要怕!”
“闖賊的火銃是打不死你們的!”
“跟著大軍沖上去宰了闖賊!”
在巴哈納怒吼的同時。
大軍之中的老兵老將們也是紛紛開口。
在將領和老兵們的鼓舞下。
新生代的滿蒙子弟這才勉強穩下了心神。
一支大軍最為重要的便是老兵。
有老兵在,有老兵帶。
新兵們便能迅速成長繼而維持住這支軍隊的戰斗力。
如今為了剿滅闖賊,磨煉滿蒙子弟。
鰲拜也是糾集了整整五千名八旗老兵加入南征大軍之中。
所以靠著這些寶貴老兵的帶領。
八旗兵們鼓起勇氣開始和闖軍面對面的短兵相接了!
鐺的一聲!
狼牙棒和馬槊相撞。
沖鋒在前的闖將高凌云率領和一名清將相戰。
緊接著無數闖軍沖入清軍之中。
紛紛拔出馬刀,拿起三眼銃。
對著八旗兵們展開了兇猛的搏殺。
在大批老兵的帶領下。
僅僅一瞬間的功夫,闖軍便宛如一柄尖刀一般迅速切割著八旗兵。
巴哈納見狀大驚失色。
連忙親自帶領親兵來回督戰。
可是在激烈的肉搏戰中。
面對蜂擁而上的闖軍無數滿蒙子弟開始退卻。
這讓巴哈納不由地大急起來。
眼下他率數千鐵騎為大軍的先鋒。
要是被區區幾千闖賊便破了。
巴哈納又如何在八旗之中見人?
想到此處這位固山額真也是咆哮道:
“八旗健兒了!莫要讓尼堪小瞧我等!”
“但凡有卵蛋的都跟我上啊!”
鐺鐺鐺——
剎那間,戰場上兵器碰撞的聲音不斷。
在上千名的老兵帶領下。
數千八旗兵也是鼓起勇氣奮力相搏。
伴隨著慘烈的廝殺。
一些滿蒙子弟在鮮血的刺激變得勇猛起來。
可是八旗兵雖然人多。
但郝搖旗的部隊中卻有足足三千名闖軍老兵壓陣!
所以在高凌云、羅茂同、武自強、白貴等將領的帶領下。
闖軍還是牢牢地占據了上風。
正在山坡上坐鎮指揮的郝搖旗見狀不由地目瞪口呆。
“韃子的八旗兵這是怎么了?”
“這么多人殺來,老子原本還以為能擋住便是萬幸了。”
“可現在看來似乎擊敗這股韃子不成問題啊?”
郝搖旗喃喃自語道。
“大將軍,請下令吧!”
“我軍還有五百精銳在這里。”
“要是大將軍親率這五百精銳沖上一陣。”
“定能大破韃子于此啊!”
周圍的郝搖旗親信們見狀也是面露狂喜道。
在和八旗兵正式交戰之前。
攝于八旗兵之威。
郝搖旗的部下們也是頗有擔憂的。
但現在看來八旗兵不過如此。
既然這樣又何嘗不能奮力擊敗之呢?
然而聽到這話郝搖旗卻是鄭重道:
“不可。”
“闖王給我的命令是斷后撤退。”
“他的主力還在新野,并且打算向桐柏轉移。”
“雖然本帥現在還不知道闖王的真實意圖。”
“但他必然能有深意。”
“既是如此,本帥在這里攔住韃子一陣就好了。”
“又何必打草驚蛇呢?”
“五百精銳做好接應準備,一刻鐘后鳴金收兵。”
“讓韃子先勝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