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一個字‘練’
- 流年藝始
- 宕機羊仔
- 2033字
- 2024-10-04 12:30:00
畫室占據了一整層的一半,布局呈東西方向的長條狀。
然后被分割成了好幾個空間,分別是精品班、重點班、名師班等各個分級的教室。
外界常言美術生都是有錢人,便是因美術培訓的學費而產生的錯誤判斷。
當然,這么判斷也不完全錯,因為美術生的學習路真的很燒錢,像是佘淮所在的重點班,半年學費原價近兩萬,精品班是三萬多,而名師班足足七萬。
另外,美術生的購物車里,隨便一本繪畫教材的售價就大幾十上百塊,買一次畫材又是上百支出。
學美術前,吃香喝辣的隨心所欲。
學美術后,日漸消瘦不說,三餐不飽,食欲不振,頭發散亂,黑眼圈上臉。
但每周的周末,依舊覺得自己買的畫材畫具還不充分。
白顏料?炭筆?畫紙?
對不起我沒有,有也不借,買了也說沒買,再就是我也不多了!
誰說學美術是花錢如流水的?
那簡直是瀑布,就是海嘯,這個時候給家長發信息打電話,壓根不需要多言,家里秒懂你意思,下一秒就轉錢過來了。
佘淮的重點班就在畫室最前面的那個教室,剛好正面那一側有窗戶,能夠看到畫室外面。
時隔大半年多,他又一次坐在畫室,佘淮足足平復了兩秒鐘激動的心情,這才擺弄起自己的畫架。
而方子旭則是在他隔壁落座。
說美術生是負重前行一點不夸張,四五斤重的金屬三腳架、至少二斤的畫板、加上速寫板、水粉畫筆、調色盤、畫筆等等,再加上還有個大的黑色工具箱和顏料盤、椅子。
單單是畫具畫材,而且是在物品不充分的狀態下,佘淮這一趟帶的東西便不下三十斤。
這不是負重前行是什么?
架好了自己的畫架,佘淮便抽了一張素描紙貼在畫板上,他準備開始進入集訓訓練狀態。
今晚,大概率是要開新生大會,然后讓新一屆美術生們自由適應,然后明天才正式開始集訓生活。
不過,美術學習是個積累的過程,不能靠別人推著自己前進,自我的驅動才是最重要的提升方式,在掌握了繪畫基礎的前提下,訓練量的增加便能很大程度上拔高繪畫水平。
當然,藝術是一個需要天賦的行業,美術在其內同樣如此。
同時開始學畫畫,有的人畫出來的畫面總能比別人要略有感覺,而有的人不管怎么學都在原地踏步,這便是天賦優劣在左右著。
手里捏了一支中性炭筆,佘淮先是在畫紙上排線,環境不同,這畫畫的手感自然也有差別。
是以他便要先通過排線,來找一找畫畫的手感。
從一開始幾分鐘的生疏感過后,佘淮感覺自己的手已經變得順滑多了,手里的炭筆也是在畫紙上排出了如流水般,粗細一致、間隔相等的細線。
隨著時間的緩緩流逝,畫室外面的嘈雜聲漸漸平靜,而畫室教室里的美術生卻慢慢多了起來。
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集訓該怎么進行,但作為美術生,多練無疑是多數人的共同認知。
三個小時無聲無息的過去,佘淮畫板上畫紙的空白處,被一個個單一的素描物體占據。
從高一開始接觸美術至今,佘淮自認自己的繪畫基本功不差,雖系統評價只有一級,但也是能超越50%高中美術生的程度。
只不過,這個水平也只是在本科的標準線上下徘徊,尚未抵達真正的優秀水準。
當然,暑假的苦練,也還是有功效的,以自己的感覺,佘淮覺得自己如今畫出來的畫面效果,應該能穩在本科線以上。
別以為穩定在本科線很簡單!
身為特殊的高考人群,美術生每年在高考大軍中的比例約5%左右,看起來這么一個為數不那么多的群體,卻每年貢獻著超300億的市場消費。
可每年的升學率,卻只有6%左右。
藝考,作為藝術院校及各大院校藝術專業的自主招生考試模式,一直被眾多學生和家長視為考入名校和大學的‘捷徑’。
哪怕在2012年,這種想法同樣盛行。
可有誰見過走‘捷徑’的人,比走平常路的人,到達目的地還要晚的的‘捷徑’嗎?
就以南粵今年6月的高考來說,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報考總人數69.2萬,其中全省藝術生有4.4萬,而參加美術術科統考的有4.3萬多人。
但最終本科的錄取人數只有24萬不到,省全國部屬重點院校的錄取率僅有2.49%,也就比河南高了0.05%,排名全國倒數第二。
而這之中的美術生錄取人數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甚至更少,錄取率比一本錄取率更低。
那剩下的美術生都去哪了呢?
各地綜合大學、師范類以及地方學院,還有復讀和直接就業。
每當聽到有人說學美術是走捷徑的時候,佘淮都恨不得反問一句,既然是‘捷徑’,怎么本人或家長不讓自己小孩來走一遭呢?是單純不想嗎?
又是一個小時過去,畫板上的畫紙已經被擠得滿滿當當,佘淮停下筆,撕下畫紙,隨后拿上了放在一邊的速寫板。
比起一畫就得耗費好幾個小時的素描和色彩,他更傾向于練習能快速提高的速寫。
畢竟按標準考試時間,它也才30分鐘,而現在訓練,在不用畫背景道具的情況下,佘淮20分鐘左右就能畫好一張。
量,是美術生提高繪畫水平必須經歷的階段。
正所謂量變方能產生質變,即便是天賦好的,手底下的量不夠,即便理解很優秀,但最終的畫面呈現依舊難逃稚嫩的結果。
人數逐漸增多的教室,佘淮除了方子旭外,還見到了好幾位曾經熟悉的面孔。
顯然,這一屆的復讀生比起當初,還要多上許多。
而會選擇復讀的人也就兩種,一種是認為自己沒考好,一種是覺得自己能考得更好的。
唔,嚴格而言,佘淮應該算第三種。
因為他連考都還沒考,不過即便這樣,也足以看出美術升學的難度是在逐步提高了。
換句話說,那就是‘炮灰’也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