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
佘淮重重嘆了一口氣,隨即從書桌前起身,然后將前面學習的書本和試卷、稿紙收拾好,然后把需要的塞進書包。
明天,他就要出發去南粵省會花城的美術培訓機構,再次進行集訓了。
【叮!】
預料中的提示在視線中出現,不過佘淮心中早已是古井無波。
【宿主已完成第70天的自我學習計劃,前20天總成果累計:文化174,繪畫114,提示:新的學習環境或將改變,請宿主及時根據學習作息做出新的學習計劃,請文藝兼具,并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
【觸發任務:美術生備考內容有先后,藝在前文在后,日常繪畫學習考試中累計完成5次三科總體成績均分達80分(良好),可解鎖一次物品獎勵】
“咦?物品獎勵?”
看到再一次觸發的任務,佘淮倒是沒啥反應,只是任務獎勵,讓他驚了一下。
物品獎勵.....會出現什么呢?
有沒有宇宙飛船、未來電話這類外星科技產品啥的,或者是獎勵現實的物品?
一時間,佘淮的期待感在蹭蹭地上漲。
8月26日,依舊處于南粵的酷暑時節,艷陽高懸天際,氣溫有如蒸籠內的蒸汽。
清晨,佘淮從岑瓊玉手里接過了三千塊錢,然后一大早辭別家人,背上比身體還寬的畫袋,拉上行李箱和書包、工具箱,坐上了前往文樂鎮上級市--碉城的公交車。
到花城的美術培訓機構,他得到碉城坐大巴車,然后再轉公交。
帶著一堆行李,還挺麻煩的,但沒辦法,現在不是原先的大部隊行動了,而是他自己出行。
雖然知道有一起復讀的同學,但他沒手機,也聯系不到。
另外,他所在的高中,今年又沒和他們那一屆的集訓畫室合作,可能是利益分配料泵了。
和別人一起出發也麻煩,佘淮就干脆自己出發了,獨來獨往的,更輕松自在。
美術集訓,專屬于高三美術生迎接術科高考的能力提升時期。
這時候,美術生們會停下文化課程的學習,專心為了美術高考而進行高強度、分階段的能力訓練,從而更全面掌握素描、色彩、速寫這三大全國藝考基礎科目。
然后,畫室的選擇,就成為美術生們最關心的事情。
像是聯考通過率高、??汲煽兺怀龅?,教師具備美院背景或較深的教學經驗,包含這些要素的畫室,無疑是美術生最多的。
佘淮沒去其他畫室,而是依舊選擇上一年的集訓畫室。
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參加集訓的美術生們能有個四五百人左右。
畫室的成績也不錯,老師的能力也OK,另外和一些美院也有聯絡關系,當然,這些要素重要歸重要,其中最關鍵的還是學生自己的學習能力。
畫室再好,老師再牛逼,自己能力不行,那也對藝考沒啥大作用。
經過一個小時的公交徙行,佘淮順利抵達碉城汽運總站,去花城的車票挺多,也是順利買上了,20分鐘后發車。
正值暑假最后的時間,各地外出工作、上學的人也是挺多,車站候車廳里滿滿當當都是拖著行李,帶著家人的旅客。
“咦?佘淮!你也在這里啊?”
注意力在看著系統面板的佘淮,耳邊突然出現了一道帶著驚訝的喊聲,緊接著,一張清秀的小臉出現在他的視線中。
對方上身粉色短袖T恤,下身一條黑色校服長褲,在車站的燈光下,泛出明媚的青春氣息,因為天氣的緣故,臉上帶著些許汗珠,面色微紅。
看到佘淮,女生笑意嫣然走了過來,走動間擾動的氣流,一縷淡淡的花香味飄向他。
“大班長?你這是要去大學上學了?”
佘淮下意識喊出了在學校時對對方的稱呼。
大班長,亦即眼前的少女,本名秦書瑤,是佘淮原先美術班的班長,也算是他高中的朋友之一。
“嗨!上啥大學啊,我也復讀了”。
秦書瑤一臉淡然地說了這么句話,隨即坐到了佘淮隔壁的座位上,面上沒有半點在意自己這句話在佘淮心里的轟動性。
“你.....你都復讀???”
這由不得佘淮不驚訝,要知道,對方可是他們那一屆美術生甚至是文科生的頂頭無冕之王。
高中三年,文化成績始終端坐第一桂冠,輕松上六百多的狠人,而對方美術能力也是不弱,只是??际斋@略有不足,按理說這樣也用不著復讀吧?
“志愿滑檔了,想想干脆再來一次好了”。
面對佘淮的驚詫,秦書瑤也是照樣淡然回答,高考錄取,七分靠考,三分靠報。
目標院校錄取員額滿了,滑檔實在是不出奇,全國有無數高考生成績都挺好的,但也都照樣得經歷錄取滑檔這事兒。
“這樣嘛,那你也要到花城,去那個畫室???還是之前的?”
意外歸意外,但這畢竟是人家的傷心事,佘淮也就沒多張嘴,轉而問起其他的話題,對方出現在這,又是在這時間,而且身上帶的裝備跟他差不多一樣,那多半是跟他的目的一樣,去進行美術集訓。
“嗯,不過我換畫室了,你呢?”
“你也知道的,我沒高考,回原來的畫室不用交學費”。
“也是,能省錢就省錢”。
不知道其他學生的復讀政策,美術生復讀,是可以依照高考的對應成績,減少學費比例的,比如本科的打七折,而重點的全免之類。
佘淮情況特殊,原畫室也是知情和惋惜的,畢竟要能參加,他這也是一個本科過線名額。
是以,在得知他想要復讀的時候,畫室校長也很干脆地讓他免交學費,然后直接進重點班。
“怎么想著換畫室?遠嗎?”
發車前還有點時間,檢票又沒開始,所以佘淮跟秦書瑤兩人便繼續閑聊著,這要是兩個畫室挨得近,同學一場,說不定后面還能有個照應。
“以前人太多了,感覺有點失衡,而且換個新環境,說不定能有新的進步,新畫室也不遠,就在亞運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