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朋友,是困難時心甘情愿幫助你的人

公元前686年,齊襄公、公孫無知接連被殺,齊國內亂,一時無主。

公子糾正打算快馬加鞭趕回齊國,卻聽說自己的弟弟公子小白已經先行一步。眼看就要與王位失之交臂,公子糾急得團團轉。這時有人站出來,主動要求去攔阻公子小白……

那日,30乘兵車浩浩蕩蕩行進在從齊國通往莒國的路上。日頭高照,塵土紛揚,領頭這人穩穩站在最前面的兵車左側,一手持弓,一手握箭,神情肅穆,目眺遠方。就在他們經過即墨30里時,公子小白的人馬恰好從莒國方向迎面而來。領頭這人迅速排兵布陣,率人隱蔽在一旁。待公子小白走近,他舉起弓箭瞄準公子小白腰腹,果斷放出一箭。

只見公子小白應聲倒地,抽搐了幾下后不再動彈,嘴角溢出鮮血,仿佛死去一般。這人自以為大功告成,隨即帶領手下回去交差。

可是等他走遠,公子小白又從地上爬起。他擦干自己咬破舌頭流出的血,又摸了摸被箭射中的衣帶鉤:“嘖,幸好我有演死人的天賦。”

跟在公子小白身邊的鮑叔牙長吁一口氣:“我兄弟也太猛了。”他看著來人離去的方向,心里不禁替對方捏了把汗。不過,當務之急還是快點兒把公子小白送回齊國。這么想著,鮑叔牙趕緊拉公子小白坐上馬車,加速往齊國的方向趕去。當時公子小白還不知道,今天這個差點兒要了他命的人,將在不久之后成為他“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得力助手。

這人正是鮑叔牙的好朋友、春秋時期的大政治家——管仲。

管仲才能出眾、抱負遠大,但無奈家里太窮,溫飽都成問題,還拿什么支撐自己的理想呢?為了謀生,管仲跑遍東南西北,只要不犯法,什么工作都干。就是在這個過程中,他結識了影響他一生的好兄弟鮑叔牙。

鮑叔牙對管仲簡直比親兄弟還要親,司馬遷《史記·管晏列傳》中記載了管仲描述鮑叔牙對自己的好: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管仲和鮑叔牙一起做生意,管仲因為窮,投的錢比鮑叔牙少,但拿的分紅卻比鮑叔牙多,而鮑叔牙對此并沒有意見。)

這時,有人出來閑話了:“老鮑,你這兄弟不夠仁義呀,本來就吃你的穿你的,現在還光明正大占你便宜。要我說,貪財的人不可深交。”

鮑叔牙翻了個白眼兒:“你懂什么?我兄弟家境不好,多分他點兒錢我樂意!”

兩人還有兩個故事:吾嘗三仕三見逐于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遇時。(管仲曾三次當官,次次都以被辭退告終,大家都懷疑他的能力,但鮑叔牙依舊相信自己的好友:“我們管仲的優秀,你們這些凡夫俗子怕是欣賞不來。”他堅信,只要給管仲一個合適的機會,他這好兄弟一定能飛黃騰達。)

另一個就是:吾嘗三戰三走,鮑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管仲曾豪情萬丈地沖上戰場,但三次上戰場,三次都臨陣脫逃。別人笑話管仲當逃兵,鮑叔牙繼續力挺好友:“你們的眼睛都長頭頂了嗎?沒看見管仲家里還有老娘要養嗎?他要是戰死沙場,誰來代替他盡孝啊?”)

試想,一般人如果面對一個占自己便宜、事業上屢戰屢敗、打個架就懦弱逃跑的朋友,還愛得起來嗎?估計得嫌棄得翻白眼兒了。可鮑叔牙就是這么愛管仲,不僅愛他,包容他,還能慧眼識才,看到管仲這塊平凡“石頭”里藏著閃閃發光的金子。

公元前698年,齊僖公駕崩。齊襄公上位后荒淫無道,人人自危。管仲和鮑叔牙分別跟著自己的主公——齊家二公子糾和齊家三公子小白,跑到魯國和莒國避難。

幾年后齊國再度內亂,公子糾和公子小白接到消息,都想搶先回齊國繼承王位,這才有了開篇講到的管仲帶人伏擊公子小白的故事。結果,公子小白詐死,先回到齊國登上王位,成了赫赫有名的齊桓公。

齊桓公上位后,鮑叔牙一直擔心逃亡魯國的管仲。這天,齊桓公早早命人把鮑叔牙請到自己面前:“鮑老師,你有沒有興趣當齊國的相國呀?”

鮑叔牙一聽,首先想到的卻是管仲,他認為只有管仲可以勝任相國這個職位。他捋了捋自己的胡子,開口道:“這事我干不了,不過我可以給你推薦個人。”

“誰?”

“管仲。”

齊桓公一聽,脾氣上來了:“他?沖我射箭的一介莽夫,我沒殺他就不錯了,還請過來給我當相國。我怕是瘋了吧!”

“話可不能這么講……”鮑叔牙耐心地說服齊桓公,一一列舉管仲的才能,“臣之所不若夷吾(1)者五:寬惠柔民,弗若也;治國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結于百姓,弗若也;制禮義可法于四方,弗若也;執枹鼓立于軍門,使百姓皆加勇焉,弗若也。”

眼見齊桓公被自己說動了,鮑叔牙連忙補充道:“管仲當初射你一箭,是因為他忠于自己的主子。你把他要過來,善待他,那他之后不就忠于你了嗎?”

聽鮑叔牙這樣講,齊桓公也放下了心里的芥蒂。他仔細想想,管仲的才能和人品他也是認可的,所以就讓鮑叔牙想辦法,讓魯國把管仲給送了回來。

按鮑叔牙的要求,齊桓公隆重迎接管仲。他為管仲齋戒三日,還尊稱管仲為仲父,管仲和鮑叔牙就此成為齊桓公的左膀右臂。他們一同協作,對內大力發展經濟,讓百姓的生活富起來;對外尊周天子為上,以德行服天下諸侯國。

這一段,在《史記·管晏列傳》中,管仲是這么說的:“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公子糾失敗了,我被關在深牢中受屈辱,但鮑叔牙還是不嫌棄我。只有他了解我不會為小節而羞,卻會因為功名不曾顯耀于天下而恥。)

管仲對鮑叔牙的感激之情是溢于言表的,他內心萬分感動于好友堅定不移地力挺自己,最后忍不住呼喊一句:“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知音難覓,也許連父母都未必能徹底了解我們,那么能真正相知相惜,經歷風霜,始終不離不棄的人更是可遇不可求。

管仲有非凡的才能,但他更感謝鮑叔牙的知遇之恩。歷史上對鮑叔牙的評價是:識才薦賢不妒,謙和愛國忠君。擁有這樣的好兄弟,管仲何其有幸。因此,“管鮑之交”后來也成為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人們之間長久深厚、彼此信任的友情。

人物名片

管仲

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

管仲是華夏名相,通過發展經濟等措施,幫助齊桓公稱霸諸侯。在《史記·管晏列傳》中,有段文字這么描述管仲:

管仲既任政相齊,以區區之齊在海濱,通貨積財,富國強兵,與俗同好惡。故其稱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順民心。故論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其為政也,善因禍而為福,轉敗而為功。貴輕重,慎權衡。……管仲富擬于公室,有三歸、反坫,齊人不以為侈。管仲卒,齊國遵其政,常強于諸侯。

管仲相齊時政令簡潔易行,順應百姓的需求來發展經濟,使得齊國成為經濟和軍事強國。

鮑叔牙

鮑叔牙:姒姓,鮑氏,名叔牙。

他的一生可以說是甘當配角的一生:早年間輔佐公子小白逃亡莒國,后來又及時護送公子小白回到齊國繼承王位。晚年,在管仲去世后,齊桓公堅持要讓鮑叔牙稱相,鮑叔牙提了一個要求,那便是要免去易牙、開方、豎刁這三個讒臣的職務。齊桓公照做了,但沒過多久,他就因為想念這三人又把他們召了回來。鮑叔牙因此郁結在心,最后抑郁而終。

文學拓展

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管鮑”二字早已成了高尚友誼的代名詞,有無數的文人墨客贊頌過這份友誼,其中就有我們熟知的孔子、李白、杜甫等大家。這里我們一起來欣賞兩首引用“管鮑之交”這一典故的代表詩作吧。

貧交行

唐·杜甫

翻手作云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

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

這是一首歌行體的古詩。其中第一句“翻手作云覆手雨”,就是指一些所謂“朋友”像云雨一樣,一會兒趨合,一會兒離散,變化多端。這種酒肉朋友是多么不值得一顧。而從題目我們便不難推測出,此詩是杜甫對“貧交”即“交朋友不在乎對方經濟條件如何”這一交友美德的贊美。

贈任華

唐·高適

丈夫結交須結貧,貧者結交交始親。

世人不解結交者,唯重黃金不重人。

黃金雖多有盡時,結交一成無竭期。

君不見管仲與鮑叔,至今留名名不移。

這首詩是高適贈送給友人任華的。詩中提到黃金雖然貴重,但總有用完的時候,可一旦交到知心的朋友,那是永遠可以相伴相行下去的。詩中對“貧交”的推崇,對“管鮑之交”的贊美,與杜甫在《貧交行》中所表達的觀點不謀而合。管、鮑二人的交友之道對后世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

知識拓展

春秋五霸

“春秋”一般指的是東周前半期,即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而齊桓公就是春秋五霸之首。這里的“霸”可不是惡霸的意思,而是取了“伯”的諧音,意思是諸侯之長。所以“春秋五霸”的含義便是那一特定歷史時期的五位諸侯之長,也就是春秋時期實力最強大的五位諸侯。

公子

看到文中的“公子糾”“公子小白”,你會不會聯想到古裝劇里的翩翩公子?其實在先秦時期,“公子”有著特殊的含義。

以齊僖公為例,他是一國之君主,被尊稱為“公”,那么他的兒子就理所當然地被稱為“公子”。齊僖公的二兒子名叫糾,所以就被稱為公子糾;小兒子名叫小白,便被稱為公子小白。同理,你能猜到先秦時期的“公孫”是什么意思嗎?

戰國四公子

在先秦時期的眾多公子中,有四位公子鼎鼎大名,那就是“戰國四公子”。他們分別是齊國的孟嘗君、趙國平原君、楚國春申君和魏國信陵君。這四個人之所以能名留青史,統一的一點就是他們都禮賢下士,富有謀略,很有威望。而且他們各自也有出名的故事,給中國文化貢獻了諸多典故或成語,比如信陵君“竊符救趙”,孟嘗君養“雞鳴狗盜”之人為門客,又如平原君門客毛遂自我推薦與主公出使楚國的“毛遂自薦”等。

秦·陽陵虎符

前文提到的竊符救趙中的“符”即是“虎符”,是古代一種用于傳達命令、調兵遣將的兵符。虎符最早出現于春秋戰國時期,顧名思義是一只老虎的外形,分為兩半,刻有銘文。其中一半由朝廷保管,另一半發給領兵將領。只有兩半虎符經核對相合時,才能用它來調兵。


(1)夷吾:是管仲的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光泽县| 黄大仙区| 黄梅县| 三江| 五大连池市| 沙田区| 包头市| 象山县| 确山县| 和平区| 高尔夫| 肥乡县| 汉中市| 改则县| 临高县| 襄城县| 扎赉特旗| 宝山区| 元谋县| 江陵县| 唐山市| 阳谷县| 巴彦淖尔市| 石阡县| 城固县| 万全县| 平顶山市| 芮城县| 霞浦县| 新龙县| 佳木斯市| 贵州省| 嘉兴市| 宁德市| 随州市| 大渡口区| 玛沁县| 天峻县| 麻栗坡县| 泗阳县| 罗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