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府審判法庭內,很多皇帝都是臉上一喜。
嘉靖最喜歡聽司馬真噴人了,尤其是揭穿漢文帝的虛假面具。
誰讓那些文臣老是說他不如漢文帝,還讓他學習漢文帝,文臣讓學的東西,肯定是反著來的。
修仙呢勿擾:
“你總算來了。”
“好好的給他上一課,稅率這么高,還搞薄葬,明顯就是欲蓋彌彰。”
“有些人為了證明稅率,用薄葬,為了證明薄葬,用稅率,這不就是左腳蹬右腳,直接就能飛天一樣的理論?”
“我試過了,摔的老慘了。”
那些年為了修仙,他也是吃夠了苦。
.........
說得好!
司馬真算的稅率清清楚楚,還有歷史上的荀悅提供的史料,這簡直完美證明了漢文帝的稅率高得離譜。
有人偏要死不認賬。
女尊男卑鳳壓龍:
“其實這樣也好,一次性把漢文帝身上的謠言都給扒光。”
“才好正確的看待這人是仁君還是暴君。”
........
漢文帝rua著食鐵獸的手微微用力,心里恨不得把這些人全部干掉。
為什么要懷疑他,史書都不信,還能信什么?
但他不著急說話,自己下場去爭論,太低級。
果然,不等他開口,他的代理律師就發話了。
趙恒:
“你竟然敢說漢文帝薄葬是假的?”
“你果然是個史盲。”
“難道漢文帝的遺詔是假的?”
“漢文帝的霸陵沒有封土是假的?”
“赤眉軍沒有盜墓霸陵假的?”
..........
司馬真看到對方的名字,一愣,這人他見過啊!
不就是在網上帶著一群漢文帝的粉絲在哪里亂吹的頭子嗎?
你在視頻彈幕干不過,又來這里找虐了,那必須得成全你。
司馬真開了一瓶冰可樂,美美的喝了一口,然后就開始了中門對狙。
司馬真:
“那當然都是假的啊!”
“漢文帝不用封土不是為了薄葬,而是怕被盜。”
“史書上就很清晰的說了,有一天,漢文帝跟張釋之一起去霸陵查看陵墓的工程進度。”
“漢文帝就問,怎么樣帝陵才能不被盜墓者破壞,我用北山之石做棺槨,然后呢,再用樹漆和膠,灌入棺槨的縫隙中,把棺槨封的嚴嚴實實,這樣是不是后人就無法盜我的墓了?”
“大臣們就說,好,就得這么干,陛下英明。”
“你聽聽,漢文帝壓根就不想薄葬,他就是奔著厚葬去的,唯一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題,是防盜。”
“最后,還是張釋之給漢文帝說,你只要在陵墓中放了金銀財寶這些引起人貪欲的東西,你就是用南山之石也不行,照樣被盜。
你要真的想要不被盜,你就直接薄葬,里面沒有金銀銅鐵,只放一些瓦罐木器,誰都不會搭理你的墓穴。”
“漢文帝聽了沒?”
“一點都沒聽,他照樣厚葬,而且厚葬的程度,令人咂舌,絕對驚爆你的眼球。
但聰明的漢文帝從張釋之這里得到了一個啟發,然后另辟蹊徑,不用封土,讓盜墓賊無法確定他墓穴的位置。”
“然后,又在遺詔中說,自己要薄葬,就是為了麻痹盜墓賊,然后裝一波節儉而已。”
........
秦始皇聽出了門道,這必須給你拆穿啊!
迷人的老祖宗:
“說到北山之石,我就有話說了,這是一種非常名貴的石料,堅固耐用,最重要的是采集史料很難,是會死人的。”
“誰在用這種石料當棺槨,秦始皇。”
“也就是說,漢文帝所謂的薄葬,剛開始是照著秦始皇的標準去的。”
..............
曹操哦了一聲,把事情給想通了。
賊非賊我非我:
“這不就是聽起來順耳了許多。”
“我感覺這就是真相。”
“什么薄葬,糊弄鬼呢。”
“真要薄葬,會問怎么防盜的問題,你不搞封土也就罷了,連個墓碑都沒有,以至于后人連他陵墓的精確位置都找不到,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我就最不見不得這種客戶了,不是給我工作增加難度嗎?差評!”
............
李世民也覺得漢文帝做的有點過了。
六邊形戰士是個啥意思:
“此地無銀三百兩這句話說得好。”
“一針見血。”
...........
如果皇帝們沒有親自看到司馬真算漢文帝的稅率,他們肯定不會懷疑漢文帝的薄葬。
但稅率一出,一切所謂的好的名聲,都要被懷疑了。
漢文帝眉頭緊皺,這些人對他是滿滿的惡意。
是他太優秀了,遮蔽了這些人的光芒吧!
虎毒不食子:
“這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趙恒也順勢反擊。
趙恒:
“陰謀論來了吧。”
“漢文帝不封土,你說是竟然是怕被發現位置。”
“漢文帝問了一下張釋之,張釋之都說了要薄葬,還因此被漢文帝升了官,你又說這成了漢文帝厚葬的證據。”
“你這一手玩得好,就隨便懷疑唄!”
“感情老百姓不盜霸陵,赤眉軍秋毫無犯,都是假的唄。”
“可惜人家百姓眼睛是雪亮的。”
.............
司馬真真的很佩服對方,明明早就被辟謠的東西,還說的煞有介事。
司馬真:
“我就知道,你要拿赤眉軍的事情來佐證。”
“很多人吹漢文帝,就會說,赤眉軍攻入長安,洗劫了西漢陵墓,唯有霸陵幸免,這是因為百姓愛戴,還因為是薄葬,百姓知道陵墓里沒錢,所以才這樣。”
“真正情況是這樣嗎?”
“完全是扯淡,求求你看看史書吧。”
“真正原因是:赤眉軍的行軍路線就不經過霸陵哪里。”
“當時的赤眉軍怎么行軍的?”
“根據《后漢書,劉盆子傳》可知,赤眉軍攻占長安之后,縱情享受,大吃大喝,很快就吃光了長安的糧食,于是,他大火燒了宮殿,帶領赤眉軍開始向西北逃竄。
開始的行軍路線是向北邊偏西的安定,然后又轉到了長安西邊偏北的陽城,番須,大軍走到這里的時候,天降大雪,把山谷都填滿了,大軍是凍餓交加,大批的赤眉軍死亡,怎么辦?
有人就提議,干脆咱們回頭把帝陵給挖了,用所得的金銀財物,去換取糧食,于是他們又掉頭回去跑去了咸陽原,挖了這里的陵墓,尤其是茂陵和長陵,也就是漢武帝和劉邦的墓。
甚至,呂后的尸體還被拉出來,給挫骨揚灰了。
而這個時候,劉秀已經派出了大司徒鄧禹,占領了長安城。
所以,歷史謠言就出來了,他們盜了西漢帝陵,唯獨霸陵沒有被盜。
好像霸陵就在咸陽原,卻沒有人懂一樣,但,真正的情況是,霸陵不咸陽原,而是在白鹿原上。
白鹿原在哪?是在長安城的東南角。
咸陽原在哪里呢,在長安的西北角。
也就是說,跟赤眉軍的路線截然相反。
赤眉軍怎么可能去盜霸陵呢?
從咸陽原去霸陵有多遠呢?
足足超過了60多公里,中間就得經過長安,這是直線距離,如果按照當時路況,也許就會超過一百多公里。
現在人開車從茂陵去霸陵,上繞城高速,你也得至少1個小時以上才能到,赤眉軍是瘋了吧,為了盜一個陵墓,回頭要跟劉秀的正規軍死磕。
所以,什么百姓愛戴漢文帝,什么漢文帝薄葬,所以百姓不盜墓,完全是扯淡。”
.....
嘉靖捂著臉,感覺十分無語。
修仙呢勿擾:
“哈哈,感情漢文帝只能靠欺騙了唄。”
“利用話術,給人造成了霸陵和其他帝陵在一起的假象,然后扔出史料,其他帝陵被盜,霸陵沒有被盜,就得出了這么一個可笑的結論。”
“真相是,人家赤眉軍開始也沒有想著盜墓,是活不下去了,回頭盜了西漢9個帝陵。”
“都是臨時起意,拿來的那么多的心思。”
“有些人就是往自己臉上死命的貼金,硬給百姓加戲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