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該怎么跟自己的缺點和平相處,該怎么發自內心的接受自己的缺點?我好像并不想解決問題,只想發泄情緒釋放焦慮找人申訴為我撐腰。也許應該大聲說出自己認為的事實,不管它是有用的還是愚蠢的,都不會因為你把它藏在肚子里而有所不同,而且大家都更喜歡跟“誠實”的人溝通。什么叫放松?怎樣的狀態叫放松?在人堆里哈哈大笑還是和室友聊睡前故事?或是刷手機?或是記錄下腦中的文字?還是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困了就睡餓了就吃?那什么又是人生的樂趣呢?發工資買衣服買護膚品買零食買自己一切想買的東西?那什么又是內心的平靜呢?聽一本書聽媽媽的話按時上下班有親人在身旁?我不是為了改變別人對我的看法而改變,我是為了自己內心的平靜而改變。
腦袋里的想法好像一秒都沒有停過,連睡覺都會做夢,但那些想法在現實中我又沒有去實現過。想它干什么呢?生活中有那么多的東西自己都不懂,光會花錢又有什么用?有時候錢花光了卻都不知道是為什么花的。自己購買回來的究竟是煩惱還是舒心也不知道。我的視線被每一家店門口的折扣商品吸引著,腦子里想的卻是錢大錢。但具體是多少也說不出來。幻想一大堆卻說不出一條清楚明白的來。覺得自己生活中的問題好多,但卻不知道解決哪一個?只想賺大錢可怎么去賺卻是一點想法又沒有?我發現我的價值觀還是來自外婆那時候的教導,做事+省錢。因為我覺得外婆家什么都有所以她說什么我都信。但其實我自己內心的想法跟她的想法是有沖突的。我既不喜歡做事也不喜歡省錢,所以我便越過越擰巴。好像做什么都拉拉扯扯的。
明明日子過的很好卻事事都要抱怨一遍,明明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卻還要責怪別人讓別人心不安。明明內心優越感很強烈卻偏偏要表現的自己過的差。明明所有事情都在自己掌控范圍之內卻偏偏要表現的一切都是不得已。為什么只有恐懼才能調動起自己的行為?也就是說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是因為恐懼而不是因為事情本身?是不是只有讓心死掉才能辦好事情本身?小時候以為安全感來自父母,結婚后以為安全感來自丈夫,工作時以為安全感來自老板,茫然時以為安全感來自朋友與親戚,孤獨時以為安全感來自出現在腦海里好久不聯系的人,有困難時以為安全感來自身邊比自己強的人。但安全感的來源應該是我們自己。自己就像個孩子一樣,穿什么衣服需要別人給意見,即使自己不喜歡也會買下來,因為讓別人看的順眼很重要。做什么工作要媽媽給意見即使心里不喜歡也會去做,因為讓媽媽心里舒坦更重要。但是自己的那個我呢?早就沒有了不見了消失的無影無蹤了,甚至有沒有存在過都不一定。打開樊登讀書App就像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原來這個世界上除了音樂電視劇明星綜藝節目還有書,原來出了問題除了忍受和抱怨以外還是可以被解決的,雖然我還有好多問題都沒有解決。有時候想到讓自己有感覺的字如果沒有及時記錄下來,過后便會忘記,而忘記了就想不起來了。我要走走路讓自己冷靜一下,不能讓一雙免費的鞋子刺激到我的神經,莫名的就讓自己興奮。嫉妒會把人盯死在一個地方動彈不得。而我是想讓自己的路繼續向前走的。一直坐在機器面前踩衣服感覺就像是有螞蟻在啃食腳底一樣讓人不安,苦不敢說自己苦,因為是自己沒本事,飲料、電視劇、小說、不停的找這些東西麻痹自己,遮掩覺得自己沒有價值的感受。我不知道什么有價值也不想去通過干更多的活來創造什么價值。我只想天生優越。只想什么好的都比別人好一點點強一點點多一點點。可現實卻恰恰相反我什么都比別人差一點。身高比別人矮腿比別人粗皮膚比別人差性格比別人軟反應沒有別人快。活也沒有別人干的多干的快,除了吹牛沒有一樣能給自己帶來優越感。我怎么能不痛苦怎么能不內耗怎么能不嫉妒怎么能不煩躁。想讓自己變的有力量感些,是不是就不能腦子里只裝著錢!因為對于它自己是真的很無力的。想讓孩子聽話除了威脅、交換、撒謊還有什么辦法?還是想讓別人聽話本來就是不對的呢?小時候覺得學習是浪費時間玩是自己想要的,到了中年覺得玩是浪費時間,工作賺點小錢才是自己想要的。到底要怎么樣才能讓自己的心理和身體都舒服呢?
我很怕別人知道我的缺點,所以在別人面前,我盡量不談關于自己的一切。只說別人結果卻變成了一個說是非的人。每當覺得別人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時候或者想跟別人爭輸贏的時候,往往就是自己產生狹隘的想法的時候。脫離事實的時候至少最近兩次都是這樣。無論是走在街上還是待在家里,只覺得別人都想要自己的那一點錢,聽著有些荒唐如果你不想要別人的東西,別人又怎么會能要你的錢。也許我的丑是為了襯托我的自卑,我的貧窮只是為了襯托我的小氣。我的一切不如意是為了襯托我的消極。我的焦慮是為了襯托我愛多管閑事。
留著絡腮胡的大學生,60歲左右的老年人,因為沒有生意而無精打采的店員(也就是我自己),因為沒有人接手而疲于發傳單的青年。雖然偶爾有幾個打扮時髦的年輕女人路過讓人眼前一亮,但整條街還是顯的懶洋洋的。
好喜歡樊老師那種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那種感覺,就在他眼里沒有糟糕的孩子,沒有絕望的生活,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自己不思考,每天就任由別人的價值觀帶著你走,你會走進深淵。因為你不知道別人究竟是怎么想的?
媽媽真的是這個世界上神奇的存在,她沒有文化不漂亮能力很普通也沒有社會地位甚至個性還有缺陷,但她卻是孩子的神,她說什么孩子就信什么,也許剛開始會有反駁,她做什么孩子就做什么也許剛開始會不認同。但最后孩子就是會變成媽媽的延伸。即使別人的媽媽外表再體面她心里再羨慕,但她都不會去模仿去學習別人的樣子。她就是發自內心的覺得媽媽想的說的做的就是自己要想的要說的要做的。即使懷疑也會屈服,她不敢破開媽媽的思想圈,因為她知道一旦她脫離開媽媽的思想圈那她做什么在媽媽眼里都是不對的了。
有些人不管多久不見,一見面還是忍不住想批評對方。是因為對對方有期待嗎?
生活中好像總有些什么需要丟掉又需要被填滿,破了的襪子.護膚品空瓶.穿膩的衣服.失落的情緒。一切東西都需要我們學習去更新去創造去變的更好。有些人不管多久不見,一見面還是忍不住想批評對方。是因為對對方有期待嗎?
別人只想知道你是怎么解決問題的,對你的感受和情緒根本沒有興趣。
讀不懂萬卷書,除了出門打工也沒有理由行萬里路。往后余生要怎么辦才好?
外面在下雨今天出門我將和雨相遇。
明明每天都過的是重復的日子,卻天天都有著求而不得的煩惱。腦子里一片空白卻偏偏又無法忍受那一片空白。不是想刷手機購物就是想吃東西,從來沒有想過做什么事情做多少事情。
我發現我對別人的感覺感受是那么的漠不關心和沒有興趣。
每天走一樣的路,上一樣的班,卻想著過不一樣的人生。
可以忍受丑可以忍受臟可以忍受痛,可以忍受孤獨,卻獨獨不能忍受餓。
別人看似順利的人生會不會只是因為別人接受了她自己的一切了呢?
我明白為什么我不自由了,因為我被自己的自作多情困住了。而大城市是不需要情的,進步是不需要情的,賺錢也是不要情的。
大晴天的藍天白云,天上的星星?涼爽的晚風,舒服又滿足,其實我也會發現生活中的一些美好,可別人都說那不重要,因為成年人美好只有用錢買來的才是真的美好。
你所想的不是你應該想的,你所做的也不是你本該做的。于是你迷茫了。
即使在等紅綠燈也要把手機拿出來看一看,好像總擔心錯過什么,但其實根本沒有人找我。沒有人找才好啊,就想無聊隨便刷刷手機啊。
只要一想到一整個月每天都要上班,我就一天班都不想上了。真是想想就覺得累。
所有對別人的期待,抱怨、責怪、怨恨最后都會反噬回來變成對自己的鞭策,是我們對自己也有期待吧
對于有些事情我們總以為是父母是領導是別人對自己施加的壓力,但其實那是自己潛意識里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