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無天佛祖
- 誤穿西游,武俠系統和茍住的主角
- 光源普照
- 2190字
- 2024-12-12 23:04:22
站在火云洞前,半晌無應答。
王石拱手施了一禮:“既然燧人氏不愿相見,小僧告辭。”
王石離開火云洞地界。忽然,面前空間魔光閃爍,一朵黑蓮似是從空間長出。
黑蓮旋轉半圈,一披頭散發的大魔盤坐在黑蓮上目視王石。
“閣下何人,來找小僧何事。”
“本座無天,來此助小友擺脫這滿身的因果業力。”
聽聞無天之名,王石知道,這定是無天佛祖,佛魔量劫來了。
“無天道友,小僧如今并不在乎身染的業力,小僧只求人妖在血泊中殺出一道共生路,哪怕只是一小部分能夠放下芥蒂,相互關懷。”
“何為殺出一片共生路?”
“人族和部分親和人族的妖族休戚與共。結成同盟。雖有種族之分,卻無內外之別。”
“小友,人妖血仇可追溯至上古年間巫妖量劫。而后三皇五帝夏、商、周、秦皆于妖魔再造累累血仇。
只怕你這心意難全啊!小友何故發此大宏愿。”
“無天道友,你可知我與爾等洪荒上界生靈、仙神最大的區別在哪里嗎?”
“無天不知,還請小友解惑。”
“明知前方無路,砸也要砸出條路來。明知必死之局,死,也要死在局中。
我輩修士,從不惜命,我輩修士,絕不戀己而舍道。”
“哪怕一無所獲,徒勞死去?”
“那便一無所獲,那便徒勞死去。”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是愚蠢。愚蠢至極。”
“這世間總是需要愚蠢的人來開荒的。”
無天端坐蓮臺,沉默片刻,岔開話題。
“小友你來火云洞何故?”
“欲借人祖燧人氏三百火鴉。”
“可是那從人間煙火源中誕生的先天人道火元之精。”
“是,可惜,還沒開口便已被拒絕。”
“這先天火元之精總共不過三千之數。你可真敢開口。如若我是燧人氏,也不會給你。”
“若是以這三百火元之精,換一場大功德,博取萬世流芳之名,無天道友可否同意?”
“只怕與這大功德相應的是大業力。”
“倘若因果業障我背,功德氣運皆送。無天道友可放心?”
“小友詳細說說。”
無天佛祖聽到這里反倒來了興致。
“人族和妖族須達成共生關系。人族雖懦弱卻是天地主角族群。
妖族雖強大卻因巫妖量劫之故,生來業障纏身,修行難,且受人道大運壓制,千年大妖不及人族百年修士。
小僧愚鈍,不念長生,不謀仙道,愿以身為刃,斬盡世間兇妖惡徒。”
“你如何謀劃?”無天佛祖問道。
王石手托帝經,笑道:“以此書為引,能否功成全看民意。”
“王石經,此書以你命名,又是以你殘軀所煉制,如果本座所料不錯,這是承載你自身之道的帝經。”
“無天道友對我所在世界甚是熟悉,可惜這雖可稱帝經,卻非我自身之道。”
“可惜人王商紂要是能有你界諸多帝尊的氣魄,想來封神量劫當平添諸多波瀾。”
“我愿稱其為人王帝辛,他所面對的有五尊至強者,本應支持他的先祖先賢們又背刺他。
能坦然的面對,走到最后不失帝王氣度,就已經很好了。”
“鳳鳴西岐,乃是天數。”
“龍肝鳳髓不過是天庭的一道菜。這鳳凰在我看來也就一般。”
“闡教順天而行,足以說明西岐乃是天道所鐘。”
王石看著無天佛祖,斟酌了下用詞,才緩緩說道。
“無天道友,那五位至強者我不宜訴說。
我只能說世間一切早已在暗中標注好了價格。以五打一卻是沒有勝利者。六位至強者一個沒撈到好。
拉偏仗的先祖先賢們怎么也不會想到他們會成為殉葬品。
人王降格,族群大運自上限降低三成,自此人族不出準圣。
闡教廣成子,人教玄都。這兩個都是先天人族,能被圣人看上收做首徒,論跟腳福澤皆屬上乘。
可惜,到頭來算計了自己,自此永為大羅金仙。
至于火云洞,三皇,天皇伏羲,地皇神農,人皇軒轅,原本他們在位格上可比圣位。稱為人道至圣,等同于和那六位至強者同等業位。
可惜,如今他們連大天尊都沒得比。現在更是被稱呼偽圣。
至于人族五帝,原本有人王位格托舉,身份比大天尊昊天的地位都高。
他們原本之所以比大天尊位格高,是因為人王本就是人道至尊,在位格上等同于大天尊。
現在人王降格,新繼任的姬發自稱大天尊兒子,呵呵。
可封神過后,閻羅王都能和他們五帝稱兄道弟。遇見哪吒、楊戩、雷震子這等人族后輩神靈都得平輩相交。
與其說這是他們算計失利,倒不如說這些都是人王的殉葬品。
在小僧的理解中,人王可以死,但不可敗。”
無天佛祖看著王石,說道:“若你是姬發,你會怎么做?”
“小僧不才,領人王之名,攜四教之勢,持五圣之威,令闡教,人教眾仙,攜弟子伐天。”
“如果闡教人教不同意呢?”
“好辦,罷黜百家,獨尊佛道。自此人間煙火氣和道家玄門絕緣。
那兩位教主若是能喊出西周無道,暴周當誅。那才是整個洪荒的笑話。”
“那如果成功了,你打算如何分封。”
“分封?方外之人豈能貪戀紅塵。若是放不下這世間繁華,這姬發整出來的太子之位,就很好嘛。
有一個算一個,孤封他為太子。”
“如此折辱圣人弟子,你就不擔心身后事?”
“不去想,在我那方世界,族中老祖或者教中長者,在壽元無多的情況下根本不會茍活,而是帶著極道帝兵出去尋晦氣。身死,帝兵回。
為人王,當為人族謀前路,絕非醉生夢死,貪權享樂。”
“可否一觀王石經。”
王石將經書奉上。
無天佛祖接過觀看,久久沉默不語。
片刻后,無天佛祖問道:“你有如此經文,何須去火云洞取那火鴉?”
“無論人還是妖,累世積怨下都對彼此難以放寬心,無法坦然面對。
即使少數人或者妖愿意交好,也難以相信對方會接納自己。
內心的芥蒂和成見是一座大山,單憑自己無論如何也難以挪動。”
“所以你就想著從火云洞取火鴉一脈,讓火鴉一族作為前鋒,來劈開人妖之間的隔閡。”
“是的,在這件事情上需要一個先鋒,當規矩被打破,內心中的隔閡和成見,往往會迅速消融。
他們會在內心中不斷說服自己,看,他們火鴉一族都做了,反正有火鴉一族在前面頂著。”